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清第一卷王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六十七章140

第六十七章140

映在月光里 2023-01-17

  齐佑听到施世纶,思索了下,说道:“汗阿玛,施世纶以前跟在他阿玛施琅施大人身边,懂得海战。不如这次,将他调到黑龙江河筹措水师吧。”

  去年商户拿到了内务府的布匹等东西,趁着过年赚了一笔银子。愿意无偿造船,换取出海许可的商户也确定了下来。

  再过上一段时日,等他们召集好造船师傅,便会启程前往黑龙江府。

  康熙听到齐佑直接点名施世纶,眉头一拧,不解问道:“施世纶廉洁奉公,刚正不阿。如今他在扬州为官,扬州府的风气大变样。他在任上做得好好的,你为何想要调他到水师之中?”

  齐佑直言不讳说道:“他治理地方不行,纯粹是胡搞。”

  康熙还从没见过齐佑这般尖锐之言,不禁愣了下,唬下脸道:“休得胡说,施世纶忠心耿耿,乃是不可多得的良臣。”

  齐佑笑了笑,没有说施世纶,而是说起了六部:“六部之中,一般吏部最重要,掌管天下百官的任用。礼部掌管礼法规矩,加上科举,第二重要。接下来就是户部,掌管天下的钱财赋税。再次是兵部,兵部只听上去好听罢了,因为兵部并没有兵权。接下来是刑部,掌管刑狱等大事,但刑部之外还有大理寺,都察院一起判定,刑部并非一言堂。排在最后面的,当属工部。”

  康熙不明白齐佑说这些话的意思,一时没有做声。

  齐佑笑道:“吏部人人都挤破了头想去,因为都是肥差,是个人都能做。”

  康熙快被气笑了,说道:“吏部掌管官员考评,官员必须能识人,知人善任,岂是你说的那样简单。”

  齐佑道:“哪用那么复杂,谁听话就用谁。再说有满汉两个尚书,左右四个侍郎,出了差错,彼此可以推诿责任。”

  康熙呆住,脸色变了变,头疼了起来。

  鄂尔多作为吏部满尚书,以前在任上时就因为失察之罪,被罚降了级。

  他是侍卫出身,算得上康熙的近身之臣,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在内务府,兵部,户部都任过职,最后调到了吏部。

  康熙瞪了齐佑一眼,哼了声道:“你说这些话,可是要气你老子?”

  齐佑忙得很,哪有闲工夫说废话,也从不说无用的废话。

  他所有的话,全部都围绕着常平仓这件事,指出官场腐败的根源。

  齐佑从容不迫说道:“我气汗阿玛做什么,只说我见到的实情罢了。刑部与户部,加上工部,这三部,官员都需要一些真本事。比如刑部当差的,判罚得有依据,照着哪一条哪一律判罚,对于律例如何释义,都需要认真研究琢磨。若是刑部当差的,连大清律都背不下来,那就可笑了。户部呢,算账是最基本的要求,除了算账,还要懂得民生经济。如何调节天下财税,度支收益,做好风险防范,这才是他们应当做的事情。只是,我至今没看到他们有何作为。”

  康熙脸都快挂不住了,暗自骂了句兔崽子。虽然他说得句句在理,但召他回来,就纯粹是给自己这个老子添堵的。

  齐佑最后说到了工部,不免叹息了一声,“其实工部才最重要啊!”

  康熙怔楞了下,说道:“为何你会这般想?”

  齐佑说道:“工部所做之事,才是天下太平的保障。比如说农桑,河工水利等,乃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

  如今还是以农为本,粮食亩产太低,要大力发展经济压根不现实。

  工部负责的农桑,水利,河道,则直接影响到粮食的收成。

  黄河经常决堤,一发大水就冲了庄稼。就算重视农桑,却不把种地的百姓放在眼里,实属本末倒置。

  康熙沉默了下,明白了齐佑说这些话的意思,说道:“施世纶亲自巡视过河工,他不是信口开河。”

  齐佑不客气道:“他就算看也看不懂。当然不止是他,工部尚书,好似也没几人能懂,半吊子水都少。不懂之人,指挥懂之人去做事,能知人善用还好,就怕那瞎指挥的,误了大事。”

  康熙想到鄂尔多,朝堂六部,包括大学士们的出身履历,脸颊抽搐了下。

  齐佑望着康熙,诚恳地道:“汗阿玛,让懂行之人去做事吧。施世纶廉洁归廉洁,但他真不懂民生经济,更不懂判案。他倾向那些所谓强者,还有人称颂他是替穷苦百姓做主,是青天大老爷,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他纯粹是视律法于无物,如果都照他那样做,律法不用了,案子也根本不用审。谁有钱有势,就判谁有罪。”

  觉罗氏是天底下最有权有势之人,康熙下意识一凛。

  齐佑想到施世纶在扬州做的事,真正无语至极。

  扬州有港口,又历来是盐商重镇。当地富裕繁荣,施世纶看不惯的场所就多了些。

  扬州人自古以来爱好享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早市早茶丰富,晚上各种洗浴场所也很热闹。

  施世纶认为扬州人这种享乐之风不好,强自下令禁止,居然被称赞为肃清了扬州风气。

  这就是齐佑认为他瞎搞的最大原因所在,他不是在肃清风气,而是将活跃的扬州,治理成了一摊不会流动的死水,扼杀了了扬州的经济。

  齐佑说道:“汗阿玛,任何一个行业,背后都有一堆关联的行业,其中任何一环断掉,影响的可是方方面面。就拿施大人最看不惯的青楼来说,如果青楼倒闭,那些姐儿们去了何处,他可有妥善安置她们?他就是只管杀,不管埋,这可不行。”

  康熙剜了齐佑一眼,骂道:“你居然知道青楼姐儿,若敢去的话,仔细着你的皮。”

  齐佑垂眸羞涩一笑,康熙知道他不会去,他也没空去。

  见他笑,康熙跟着他一起笑了起来,说道:“姐儿们在扬州没了生计,自会去别的地方揽活,你何须担心她们。”

  齐佑叹了口气,康熙真是说得轻巧。

  她们的下场,要不被转入地下,要不就是被变卖掉,落入更不堪的境地。

  她们这些人的命比蝼蚁还不如,伎人的命运去向,压根不会有人在意,没了就没了。

  齐佑说道:“汗阿玛,若是我要关闭这些地方,首先得朝廷下令关闭,还是那句话,有法可依。接下来,则该想到这群没了进项之人,该如何活下去,要替他们安排好退路。当然青楼只是一方面,比如其他的场所,扬州人喜欢吃茶饮酒,乃是因为扬州繁荣,他们口袋里有银子去花费。施世纶禁止之后,死水不流,这对当地的商户,商贸都是巨大打击,朝廷商税也收不上来。施世纶的清廉值得敬佩,只还是用到别处去吧,别去地方上为官了。”

  康熙其实对施世纶也不大满意,想了想,便一口应了:“他能在水师中继续做下去,也算是子承父业。”

  说完这些,齐佑见外面太阳已经快西斜,说道:“汗阿玛,我打算趁着城门还没关,直接回去了。路过顺义就在那里歇息一晚,能顺便看看学堂可好。”

  康熙眼一瞪,说道;“晚上赶路不方便,你急什么,歇一晚再走也不迟。”

  齐佑说道:“多谢汗阿玛关心,我年轻,没事。”

  不知为何,齐佑一回来,康熙与他谈过之后,总会有种莫名畅快,心安加上通透的感觉。

  只齐佑来回奔波劳碌,康熙又舍不得,感到亏欠他良多。

  犹豫了下,康熙知道他放不下手上的事情,忙叮嘱他道:“好好好,我就不留你了,省得你耽误你的功夫。不过,记得路上慢些,别出了差错。等下我让狼覃军随后赶来,护着你前去黑龙江府。”

  齐佑一一应了,告退离开。出了御书房,李光地等在那里,见到他眼睛一亮,疾步上前打了招呼,热情无比说道:“七阿哥回来了?七阿哥可忙,我还有好些事情,想与您说,等下我可否能来找您?”

  齐佑没空与李光地详谈,他想了想,说道:“李大人,我现在要出发去顺义,恐没空见你了。你要去张家口.....”

  停顿了下,齐佑心思一转,说道:“李大人,别人如何做我且不去评价,我自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你且听一听啊。认真问问你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其实没那么难抉择,端看你舍不舍得罢了。”

  李光地浑身一震,楞在那里,望着齐佑匆匆离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齐佑慧眼如炬,多智近妖。他知道自己要问什么,他让自己去问自己。

  哪有那么难,就是为俗世,为名声,为权势,为富贵所累。舍不得,放不下罢了。

  齐佑到了乾清门,恰好遇到太子与大阿哥也走了过来。

  看到两人明显不对付的样子,齐佑微微一笑。上前见礼之后,只说了声赶路急,不给两人问东问西的机会,飞快离开了。

  骑马出了京城,齐佑望着好似一下明朗开阔起来的天空,累归累,心情却飞扬了起来。

  伏尔泰回卢梭的一段话,齐佑记得很清楚:“我收到了你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在使我们都变得愚蠢的计划上面运用这般聪明伶巧,还是从未有过的事。读尊著,人一心向往四脚走路。但是,由于我已经把那种习惯丢了六十多年,我很不幸,感到不可能再把它拣回来了。“注”

  算下时间,伏尔泰与卢梭差不多就同时期。

  他们还在为那把龙椅抢来抢去,外面的世界,无论思想还是其他,已经天翻地覆。

  人类进化多年,才到今日直立行走的地步。齐佑不愿见到他们再跪下,趴着用四肢行走。

  齐佑认为,他们都不配,也不能坐那个位置。

  他能。

  他要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站起来,挺直脊梁骨,活出个人样来!

  作者有话说:

  注:引用出自伏尔泰看了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之后,写信给他的回复。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