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清第一卷王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七十九章177

第七十九章177

映在月光里 2023-01-17

  尤其是番薯,吃起来甜滋滋,比起没有味道的洋芋,要好吃很多。

  齐佑却告诉他,洋芋才能当做饭吃,番薯不能。因为番薯只能填饱肚子,没什么好处,吃多了还会泛酸,对肠胃不好。

  林大牛却认为,人饿得没饭吃的时候,连树根草皮都能吃。若是有番薯吃,那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齐佑没有多解释,因为番薯没营养,吃了只能说饿不死。洋芋却不一样,里面富含丰富的淀粉,可以当做主食。

  可偏偏,洋芋却不是那么好种。

  齐佑边走边说道:“洋芋明年不能种这么多,而且要换一块地种植。唔,就换到山坡上新开垦的地试试。还有番薯地,明年得施肥了。”

  林大牛想到种番薯的那片地,土质明显与别处不同,说道:“种了番薯之后,那地就结成了块,一点都不肥沃了。这东西虽然长得好,却吃肥得很。不过七阿哥,为何洋芋明年要换块地种?”

  齐佑无法解释种子的退化问题,说道:“洋芋与番薯差不多,需要大量的肥料,明年再种的话,地就不行了。还有,我打算明年再少种些水稻,换成精细耕种,拿来做试验田。”

  林大牛种惯了地,以前他们在顺义时,齐佑也提过试验田,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也是,还是得种能饱肚子的东西。若是明年的水稻收成不好,这地就可惜了。”

  齐佑笑着说是,他打算将洋芋与番薯送一些回京城,让康熙下令在云南等地试种。

  不过,齐佑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果然,狼覃军将番薯与洋芋送到了乾清宫,水稻小麦收成不好,有了这两样,康熙同样挺高兴。

  番薯还好,这玩意儿不稀奇,宫里人知道吃多了对身子不好,都是浅尝则止。

  听说洋芋能当做主食,康熙喜不自胜,大声叫好。可等这股兴头一退去,他就开始犹豫了。

  无他,还是因为赋税的考量。

  试种的农作物,朝廷肯定在最开始时,无法收取粮食赋税。若是有人钻空子,将所有的地都拿来种上番薯与洋芋,朝廷的赋税就收不上来了。

  齐佑的建议也考虑到这点,提出了解决办法。朝廷要事先规定,起初只能种植多少。

  康熙深知,一旦有利可图,朝廷的禁令就是一张纸。

  而且,土地大多都掌握在地主与权贵手上,寻常百姓没多少地。

  百姓造反不成气候,一旦想到若是地主与权贵联手起来,康熙就坐不住了。

  考虑来考虑去,康熙最终还是否了齐佑的建议,只在皇庄试着大面积栽种。

  齐佑接到康熙的信,苦笑连连。

  朝廷太穷了,一年的赋税都损失不起。他早就考虑到了下面的人会如何应对,朝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等到第二年大面积耕种,就要照着原来的田地收取赋税。

  旗人的人口还是占极少数,大清天下还是以汉人为主。而汉人的地位在旗人之下,说到底,还是满汉矛盾令康熙没了底气。

  齐佑只能安慰自己,在皇庄种就种吧,总比康熙完全置之不理的好。

  从内务府赚了些银子,秋收过后有了空,齐佑趁着这段时日,抓紧让人修学堂。

  这天傍晚,齐佑正从外面回院子,许久未见的萨布素等在那里,他愣了下,笑着问道:“军营那边不忙?”

  萨布素一身浓浓的喜气,笑着说道:“忙,怎么不忙。只有件大事,哪怕再忙我也得亲自前来,跟您说一声。”

  齐佑上下打量着萨布素,诧异地哦了声,“你来了正好,我正要找你呢。”

  进了屋,得高奉上了茶水,萨布素只吃了一口,便迫不及待放下茶碗。

  话到嘴边一转,萨布素还是将自己的事情咽了回去,问道:“七阿哥找我何事?”

  齐佑说了学堂的事情,“这件事耽搁不得,不管有多少银子,都得先将学堂办起来。顺义那边的学堂开办得还算顺利,我也有了些经验。其他教授本领的先生,到时候可以从顺义那边找。北边严寒艰苦些,就多出些俸禄给他们。识字的先生,得托你从流放过来的犯人中找。”

  萨布素一口应了下来,“这是小事,流放来的读书人多得很。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能来做先生,哪怕不用给俸禄,只要管着他们的吃住,他们就要感恩戴德了。不过七阿哥,我听说今年的庄稼收成不好,也没见您去张家口拉粮食来,他们饭都吃不饱的话,哪有闲心来读书识字啊?”

  开垦出来的荒地,都归了各家,地里的稻谷与小麦收成不好,按理说该由他们自己负责,不关齐佑的事情了。

  可齐佑撒手不管的话,他们没了饭吃,肯定不会留下来继续开荒种地。在齐佑的预计中,至少还得补贴与养着他们两三年。

  幸好今年番薯与洋芋的收成尚可,可以填补一部分的粮食缺口。至于明年,齐佑调整了种植方式,小麦加上番薯,收到的粮食肯定比今年好一些,到时候能应付过去。

  如果不办学堂,让他们读书学本事,各部落融合性的问题是一回事,只靠闷头种地,粮食产量哪怕赶超鱼米之乡的江南,也不过如此。

  惟有读书,靠着科学技术改变生产力,才能真正解决温饱问题。

  齐佑深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年不行就十年,哪怕只提高一成的产量,就是□□大飞升。

  齐佑提了番薯与洋芋的事情,萨布素听后,喜得眉毛都快飞了出去,说道:“虽说这两种作物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好,至少有了点盼头。七阿哥,到时候您可得给我留一些种子,明年我让庄子里也种。”

  齐佑一口应了,闲闲问道:“你先前说有件大事,究竟是什么事情啊?”

  萨布素放下了茶碗,迫不及待地道:“七阿哥,我是有桩喜事,得请求您的同意。”

  齐佑莫名其妙问道:“什么喜事?你又要纳小妾了?这我也管不着啊!”

  萨布素尴尬了下,嘿嘿笑道:“不是我,真不是我,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对吧.......去年才纳了一个,我一把老骨头,再多纳就吃不消了。”

  齐佑淡笑不语,就那么静静望着萨布素。

  萨布素纳小妾,最看不惯的还是施世纶。他曾经特意跑来找齐佑,唾沫星子横飞,骂了好半天萨布素为老不尊,让齐佑管着他些。

  齐佑深感同意,却无法开口应和,更无法管。

  主要是吧,他亲爹康熙比萨布素厉害多了。除了三年一选秀,留下新鲜水灵的秀女进宫之外。私下里,还有无数娇俏可人的汉人姑娘供他享乐。

  康熙不算老,到底已经做了祖父。要说为老不尊,天底下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萨布素的五房姬妾,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萨布素道:“我大哥的小儿子常春,今年十五岁了,识文断字,如今在军营里当差,当着笔试贴的差使。常春生得高大,一表人才不说,人还忠厚可靠,如今正在说亲。我大哥大嫂看上了张家那个姑娘,就托我来跟您说一声。七阿哥,我知道您将这群姑娘看得比眼珠子还重,只是,她们以后真就不嫁人啦?”

  齐佑听萨布素拉拉杂杂扯了一大堆,不过是为了替侄子求娶张松。他不禁笑了起来,说道:“我当然不会禁止她们成亲,只是,我不能答应你。”

  萨布素一下急了,说道:“七阿哥,常春的人品我能作保,大哥大嫂为人宽厚,待儿媳妇们都好,跟亲身父母也无甚区别。七阿哥若是不信,可以去打听,有没有大嫂磋磨儿媳妇的事情发生。”

  齐佑无语,耐心说道:“你看你,急什么急啊,你得听我先说完。张松的亲事,得要她自己答应。她愿意嫁人就嫁,嫁给谁也得她自己点头,你问我有什么用。”

  萨布素张大了嘴,难以置信道:“他们可是您的包衣奴才......就算您大度,儿女亲事也该是父母做主,她一个姑娘家......,罢了罢了,有本事的姑娘与别人不同。我这就去问她......”

  说到这里,萨布素的话语凝滞,干笑道:“我去问也不合适,让常春亲自去问更不合适,这......要不七阿哥,您帮着去问问?”

  齐佑难得呆愣当场。

  关于感情与婚姻,两世他都未曾经历过。这是他除了写诗之外,又一件不擅长的事情。

  “常春的意见如何?”齐佑想了想,问道。

  萨布素满不在乎道:“常春的意见做不了数,哪轮得到他说话。再说,张家闺女有本事,比他可强多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要不是常德早已成了亲,我早去替他求娶了。”

  这个时代都基本是盲婚哑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旗人还好,旗人姑娘避讳的不多,可以经常出门。

  选秀落选的姑娘回家定亲,大多都门当户对,彼此还算了解熟悉。

  北地离京城太过遥远,选秀应付了过去,不用等着宫里挑选。

  不过齐佑就算不懂,也认为常春的意见还是很重要。

  若常春早有了心仪的姑娘,家中不与他商量就定了亲,以后夫妻双方肯定会有矛盾。

  “你得跟常春说一声,征求他的意见。至于张松这边.....”齐佑第一次感到为难,说到这里,他脑子轰然一响。

  停顿了半晌,齐佑终于硬着头皮说道:“我替你问一问吧。”

  萨布素笑得合不拢嘴,忙不迭道:“多谢七阿哥,张家这边,就有劳您了。我这就马上赶回去,跟大哥说一声,问问常春的想法。”

  齐佑送走了萨布素,脸色淡下来,怔怔坐在那里,半天都没动。

  前世拖着病体之躯,齐佑挣扎着努力学习,活着,从没有过其他多余的想法。

  所以他从没意识到,自己这辈子还有成亲的事情。

  先前齐佑说到张松,想到了他们年纪差不多大。在宫里时,如他这个年纪时的兄弟们,身边已有了通晓人事的宫女伺候,开始着手议亲。

  康熙对儿女亲事关心得很,若在京城给他定了亲,或者给他选了侧福晋格格通晓人事宫女......

  齐佑坐不住了,翻身爬起来就给康熙写信。

  另外一边,康熙给齐佑的信,已经到了半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