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清第一卷王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八十七章198

第八十七章198

映在月光里 2023-01-17

  齐佑见时辰不早,就答应了下来。这时,梁九功上前禀报太子来了,康熙让传。

  太子很快进屋请安,齐佑跟着站起身,彼此团团见礼。

  康熙让太子坐,齐佑忙让出了下首的位置,往后依次退让。

  太子谢恩后坐下,看向齐佑笑着问道:“没曾想七弟也在,我没有打扰到你的正事吧?”

  真没劲!

  太子明明想知道齐佑来找康熙事大事小,问得这般山路十八弯,估计是与康熙一样,疑心病犯了。

  齐佑不喜欢这种谈话方式,干脆将话答死了,不软不硬说道:“没有打扰,我已经与汗阿玛说完了。”

  果然,太子脸色微不可查变了变,身子在椅子里挪了下。他飞快偷瞄了康熙一眼,见他脸上看不出什么神情,赶紧坐直了。

  太子心里不大舒服,当着康熙的面又不敢说什么,勉强说道:“没有就好。”

  康熙微微皱起眉,问太子道:“你来是有何事?”

  太子忙答道:“前些日子汗阿玛交待下来的差使,我已经做完,来跟您回一声。”

  齐佑听着太子的禀报,康熙交代给他的差使,不过是过年过节时,要保证京城不出岔子,必须安宁祥和。

  外面的雪还在下,眼见有越下越大的势头。雪下得越大,穷苦百姓就越难熬。

  尤其是些破旧的大杂院,里面混着许多户人家一起住。大雪压塌屋顶,以及取暖引起火灾等等,方是重中之重,需要严加防范。

  太子这么快就来回差使,不过是随意找了个借口来见康熙,探一探齐佑进宫的原因罢了。

  康熙唔了声,不置可否,叮嘱道:“雪还在下,可别放松了警惕。”

  太子呆了下,连忙应了,往回找补道:“还是汗阿玛想得周全,雪依然在下,尚不能放松警惕。汗阿玛放心,明儿个我还会再去盯着。”

  他转头看向齐佑,笑着问道:“不知七弟可有空,不如明儿个我们一起去瞧瞧吧。正好你没怎么在京城呆过,到处走动一下,算是认认路。”

  齐佑一口拒绝了,说道:“对不住,我明天已经与四哥约好,还有些事情与他商议。”

  太子勉力笑着说了声可惜,心又一下开始不安起来。

  齐佑回京之后,就与四阿哥大阿哥来往密切,不知道他是不是站在了他们那边。

  太子如今的疑心越来越重,只要没登上大位的那天,他就无法完全相信任何一个兄弟。

  齐佑不在京城,太子知道他的性格,向来不拉帮结派。

  太子不放心的是其他兄弟,生怕他们要拉拢齐佑。

  对于齐佑的本事,太子早就领教过,加上他能做事,还深得康熙看重,太子如何都不能让出他。

  即使是毁了,也比齐佑支持任何人好。

  可惜他们都在齐佑宅邸见面,在他宅邸里近身伺候的太监得高桂和,跟着他一起常年在外,远离宫里盘根错节的势力。

  内务府分下去的各旗奴才,与他们攀不上线。齐佑身边犹如一座孤岛,别说太子,就是康熙想打听都没门儿。

  齐佑真与四阿哥约好了,明天再一起商议些河道的细节,懒得去管太子做如何想。

  今天被康熙试探了许多次,伴君如伴虎,再伴一个半君,他实在是吃不消,累了。

  康熙唔了声,说道:“老七忙,这点差使你就自己去吧,拉上他作甚。”

  太子脸上闪过尴尬,垂首应是。

  康熙朝窗外看了眼,说道:“雪下大了,你别等着明日再出去瞧,回去用过饭后,趁着天还亮着,早些去走动走动。交待他们要注意着些,切记莫要掉以轻心。”

  太子垂下眼眸,一一应下,起身恭敬告退。

  齐佑见康熙没有留太子用饭,暗自诧异了下。

  太子领了京城治安的差使,照着齐佑以前的了解,不过是出去随意走动一下,督促吩咐下面当差的人去跑腿。

  康熙亲口让太子出去,他就万万不敢再随便了,大雪天气得真到处走动察看。

  看来,康熙对太子也并非很满意。齐佑再转念一想,很快就释然了。

  康熙日渐苍老,成日面对着正年富力强的太子,好比在时刻提醒着他,身下的那把龙椅,迟早得易主,交给他人。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储君等同于怀璧其罪。太子还曾多次监国,康熙越老,他的罪孽就越深。

  太子被废的种种罪行,最真实的莫过于:“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只剩下父子俩之后,康熙随和多了,如同寻常人家那般,与齐佑絮絮叨叨说起了闲话。

  皇家与老百姓也一样,到了过年过节时,比平常要忙碌百倍。老百姓要准备年礼节礼,皇家则要给宗室大臣等些奖赏。

  加上各种筵席,每到这时候,内务府收到的贡品虽多,往外拿的也多。

  齐佑听到康熙说曹寅写了折子来,欲借银子去做铜买卖时,顿时惊了一下,问道:“曹寅要借十万两银子?汗阿玛,若是亏了的话,他打算如何还?不对,他可有写明还钱的日期,打算还多少?”

  康熙顿了下,说道:“曹寅说了,北边的铜价贵,南边的铜价便宜。将铜贩卖到南边,定能赚到银子。”

  齐佑无语至极,做生意若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十万两啊!

  如今知府一年的月俸,不过一百二十两。曹寅大手笔借十万两去做生意,知府要八百三十三年,活成千年的王八,方能拿到这么多俸禄。

  换一个算法,如果这笔钱,拿去给知府加俸禄,还将他们如今的俸禄翻五翻,按六百两一年来计算。

  再假如能在任上领到三十年的俸禄,朝廷可以支付五个半知府的终身俸禄。

  这个数量看似不多,只如今全大清上下,统共才一百七十七个州府而已。

  这仅仅是曹寅向康熙借的其中一笔银子,齐佑不清楚他如今究竟借了多少。

  没有拐弯抹角,齐佑径直问道:“汗阿玛,曹寅一共欠了多少银两?”

  康熙将两淮的盐务一并交给了曹家打理,尽管多处都没算进去,曹家依旧亏空近两百万两银子。

  康熙沉默了片刻,将盐务与曹家的事情说了,“曹寅也难,盐务上的事情着实太过复杂,并非一下能理得清。怪只怪,那些商人狡猾,他实在是尽力了。”

  齐佑明白过来,康熙给曹寅的这十万两,买卖赚不赚钱不在考虑之内。他就没打算要回来,暗中在替曹寅填补空缺。

  突然,齐佑体会到了大阿哥的种种不平,以及曹家为何会被抄家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得到的关照太多,多得碍了太多人的眼。

  曹家虽是康熙放在江南的眼线,曹家的姻亲李家同样是康熙眼线,曹家与李家,差别相差太多。

  康熙的乳母很多,并非曹寅生母孙氏一人,仅曹家有如此殊荣。

  在曹寅去世后,曹家在康熙面前的情分,淡了不止一星半点。

  康熙对他的亲儿子,包括太子在内,都没有对曹寅大方。

  如果不是年纪对不上,齐佑都会怀疑,曹寅才是康熙的亲儿子,还是最溺爱的那一个。

  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还是曹寅那些年的御前侍卫生涯。

  齐佑脑子飞快转动,将曾是御前侍卫,最后飞黄腾达,成为康熙心腹的官员过了一遍。

  得到数字,足令齐佑心惊。他微垂眼睑,敛去了眼中的情绪。

  齐佑难得沮丧不已,科举改革,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乎。

  康熙的任人唯亲,是大清吏治腐败的根源所在。只要他当政的一天,大清上下的官场,绝不可能变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