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4章 第 64 章(3/3)

第64章 第 64 章(3/3)

醉酒花间 2023-01-20

 朝中谁都有资格反对圈地,就他鳌拜没资格。

 三句话说不到一起,两个人就打成了一团。

 俩人打架的时候不少下人都看见了,康熙和福全没有亲眼目睹,在派人询问完情况后也能绘声绘色的和俩弟弟描述当时的场景。

 总之就是,整个安亲王府是乱成了一锅粥。

 隆禧和常宁听的津津有味,甚至还想拿盘点心边吃边听。

 他和安亲王不太熟,但是他对那个王伯印象深刻。不单单因为那是他们柔嘉姐姐的亲阿玛,还因为他实在是太能生了。

 安亲王岳乐,饶余亲王阿巴泰之子,他们家汗阿玛的堂兄,今年不过四十出头,已经生了十六个儿子和十三个闺女,虽然其中夭折的居多,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那位王伯是真的热衷于生孩子。

 不过除此之外,安亲王在朝中的名声很好,能力在同辈人之中也是佼佼者,不然也不会传出他们家汗阿玛临终之前想要把皇位传给这位堂兄的传闻。

 王府要养的人多,需要的钱财自然也多,宗室王亲们几乎都是暴发户的心态,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知道收敛,朝廷发的俸禄不够花,肯定要他们自己想办法搞钱。

 对他们来说,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圈地。

 有开国元勋在前面带头圈地,底下人跟着有学有样,偏偏皇帝还不能拿他们怎么办。

 朝廷的确下令禁止圈地,但是约束不住底下的人也没办法,别说皇帝还没有亲政,就算他亲政了,面对一群军功赫赫还比他辈分高的开国元勋也无计可施。

 一个人两个人他可以不顾情面,满朝勋贵全都在圈地,他没法一个人对抗一群人。

 康熙以为他要奋斗好些年才能彻底解决圈地令遗留下来的问题,万万没想到鳌拜会忽然倒戈,毫无征召的就站到了他这一边。

 圈地令不是鼓励八旗兵丁跑马插标、肆意抢夺,朝廷第一次下令圈地是在顺治元年,他们家汗阿玛当时还是个六七岁的奶娃娃,政令自然不可能出自他手。

 入关之后正是稳定江山的时候,就算他们刚入关什么都不太懂,多尔衮的脾气也不太好相处,朝廷也不可能发布政令让底下的士兵肆意抢夺。

 最开始的圈地令只是清查、分配京畿一带的无主田地,一应事宜由户部负责满汉分居各自生活。

 有主的土地给地的主人一定补偿,没主的就直接征收,各地的地方官清理造册,说是给功臣分配田产,其实那些土地全部都归官府所有,各家各府只能耕种不能买卖。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都会重新分配田产,朝廷的做法不是心血来潮。

 前朝的官田皇庄问题非常严重,老朱家的宗室王亲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侵占民田,隔三差五就上奏说哪哪儿是“荒地”,哪哪儿是“无主的闲田”,申请把那些土地田产变成他们的私产。

 宗室王亲们划出来的地方没人会详查,基本都是上奏了就会批准,没人在意他们口中的“荒地”“闲田”是不是真的荒地闲田,也没有人在意无端被抢走田产的百姓要怎么活下去。

 他们入关之时民间百废待兴,除了要镇压各地的乱军之外,还要尽快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安顿下来。

 最了解民间情况的是汉臣,提出要重新分配田产的也是汉臣,无主的荒地太多,各地巡抚接连上书要开垦荒田恢复民生,然后才有了后来的圈地令。

 当时登记在册的田产多是京畿一带的前朝皇庄,各府州县乡村满汉分开,田产分给八旗兵丁后还有分给流民,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官府还租借耕牛协助开荒。

 分配田产的主要目的是开荒种田,不是让他们争抢土地。

 康熙相信最开始有圈地令的时候朝廷想的是好的,可惜政令是一回事儿,底下实行的时候又是一回事儿。

 诏书上写着只准动无主的荒地,但是真正实行起来没人管那些地有主还是没主,只要看上了就策马圈占。至于田产原本的主人,要么变成旗下包衣,要么连小命儿都保不住。

 如果不是现实和预想相差太多,圈地令也不会立刻被叫停。

 开荒垦地恢复民生不能等,之后朝廷又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可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八旗勋贵私底下偷偷圈地。

 康熙怕两个弟弟听不懂,特意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讲圈地令是怎么回事儿,说到最后一拍桌子,咧嘴笑的欢实,“你们猜这次怎么着,鳌拜打架气昏了头,要清算这些年违规圈地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鳌拜:老子发起火来连自己都打!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