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6章 第 66 章(3/3)

第66章 第 66 章(3/3)

醉酒花间 2023-01-20

 所谓民为邦本,民间太平和乐,军中才能有更多强壮结实的士兵,到时候有战事需要他们出马,兵强马壮的带出去也倍儿有面子。

 满洲的地位不能下降,但是首崇满洲和让民间安居乐业并不冲突,

 小阿哥和他大孙子正崇拜着,他要是因为舍不得钱财半途而废,以后哪还有脸在他们面前当大人。

 不就是得罪人嘛,他这些年得罪的人那么多,也不差这一回。

 眼看着皇上也长大了,他这也算是为皇帝分忧解难,有现在这份情谊在,他们家达福将来的路只会更加顺畅,不像他那个扶不起来的儿子,铺好了路都不知道往前走。

 为了他大孙子的前程,为了他们小阿哥的未来,他辛苦一些不算什么。

 鳌中堂打定主意,歇了这么一会儿也差不多了,他得回书房继续整理当年的留下来的政令。

 他干活没什么不能打扰的规矩,正好让小阿哥和他大孙子看看他们崇拜的人办起正事来有多正经。

 隆禧笑的灿烂,左右他今天时间宽裕,在书房里找个地方坐下,然后拿了本鳌拜看过的文书教达福认字,认他认识的字,同时不忘卖弄他刚听来的学问。

 分地之前要丈量土地,因为首先分地的是八旗的兵丁,户部派去主管丈量事宜的都是满人官员,让他们带着笔帖式、甲丁等人去需要登记造册的田里丈量。

 丈量土地不用尺,而是用绳。前后两匹马带着绳索来丈量,这种用绳子当基准的法子叫“绳圈”,每绳圈圈住的土地是七垧。

 这个绳圈具体是怎么回事儿隆禧也不清楚,他也不知道一垧是多大,但是不妨碍他现学现卖讲给达福听。

 旗下兵丁圈地时肆无忌惮,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圈多少就能占多少,事实上他们也都是这么干的,但是朝廷的律令却不是那么写的。

 土地丈量之后登记造册,怎么分给旗下将士也有标准,士兵每丁给地五垧,副都统以上的官员给地三十垧,不同的等级分的地也不一样,总之就是官越大分的东西越好越多。

 隆禧不知道五垧三十垧究竟有多大,但是他知道当时的“记丁授田”肯定不合理。

 记丁授田,就是先统计这家有多少丁口,然后根据第一次登记的人数来分田产,分过田产之后朝廷就不再给他们发口粮,让他们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到这里还很正常,可是那记丁授田后面还有个规矩。

 ——嗣后虽增丁不添给,亡故降革不退出。

 也就是说,不管你家以后生了多少娃,也不管你家是不是要绝后,记在你家名下的就只有这些地,再多没有,别人想抢也没那么简单。

 听上去和他三哥晚年那个“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仔细一琢磨就琢磨出哪儿不对头了。

 一个是给钱,一个是收钱。

 交税的时候当然是越少越好,朝廷固定税额,民间百姓越多,平摊到一家头上的税就越少,政令出来后自然全天下都欢天喜地。

 但是分地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八旗入关后正是人口增加的高峰期,他们除了当兵当官没有别的营生,兵丁官员有定额,现在不是在关外的时候,是个男丁长大都能当兵,丁口一多总有当不上兵被刷下来的人。

 家里一共只有那么多地,当不上兵又没有田产,他们总不能干等着饿死。

 所以隆禧觉得,圈地屡禁不止可能和那也有关系。

 当爹的总会想法子给家里的孩子谋出路,谋不到官职就谋田产土地,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怎么能看着孩子连饭都吃不上。

 政策就是这么修修补补,他能想到的问题他哥肯定也能想到,事情留给哥哥和大臣们头疼,他只需要办好自己的差事。

 鳌中堂摩拳擦掌要清算所有圈地的人,但是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几乎所有的八旗将士都参与其中,他总不能真的把所有人都罚了。

 田产土地也是这样,大官儿圈了地是囤积家产,就拿鳌中堂来说,他鳌拜就是把这些年圈的所有地都还回去,家里人也依旧可以锦衣玉食。但是小官儿圈地是为了填饱肚子,不能一概而论。

 先放鳌中堂凶神恶煞的出去得罪人,然后再让他哥拿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来以理服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要在墙上开一扇窗,有人会不同意,再提出在墙上开一扇门,那人就会同意开窗,想要得寸得先进尺,这样才更容易达到目的。

 嗨呀,完美!

 作者有话要说:康熙:鳌中堂!朕的肱股之臣!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