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2章 第 82 章(2/3)

第82章 第 82 章(2/3)

醉酒花间 2023-01-20

 但是现在,京城周边的三岁小孩儿都能说两句台湾郑经有多可恨。

 ——话说那郑经虽名不见经传,其父郑成功却是难得一见的大英雄,那是前朝的国姓爷,带兵打跑了欺压百姓的红毛番的有功之臣。

 ——郑成功如何如何暂且不提,只说那郑经,这名字取的不好,他可太不正经了。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但是到了郑经这里,就成了虎父生犬子,白白败坏了国姓爷的好名声。

 ——听说国姓爷当年去世的突然,其中隐私如何旁人不敢多说,但是有一点,肯定和他郑经脱不了干系,那家伙不光和弟弟的乳母通奸生子,还屡屡违抗父命,甚至煽动将士来让国姓爷下不来台。不少台湾那边过来的将士都说国姓爷死的冤,那是被亲生儿子给活活气死的啊。

 ——诸位要是不信,国姓爷的亲弟弟郑袭可以作证,郑氏的家事旁人不好多说,但是国姓爷死的冤,平头老百姓没法给他报仇,也得把那郑经干过的禽兽不如的事情公之于众。

 ——可怜台湾那边的老百姓,本来以为赶跑红毛番就能过上好日子,谁能料到前有狼后有虎,赶跑了红毛番还有个郑经,那郑经在台湾横征暴敛养兵,百姓的日子比红毛番在的时候还要艰苦啊。

 ——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那郑经通奸生子气死生父,如何能治理好台湾?

 ……

 说书先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专注于郑经通奸生子,有些专注于郑经欺压百姓,有些专注于朝廷诚心招降,还有些就是纯粹的凑热闹,听说朝廷在台湾府周围的小岛上安了不少火炮,成天就说郑经麾下的士兵听到炮响后如何如何。

 郑经麾下的士兵如何如何隆禧不知道,他只知道京城的百姓吃瓜吃的挺开心。

 顺治年间朝廷开始海禁,民间的反清主力集中在台湾和沿海等地,朝廷为了防止百姓勾结乱军,严禁商船民船私自下海贸易。

 犯禁者不论官民,一律处决,船上的货物尽数没收,犯人的家产全部赏给告发人,一旦出现犯禁者,地方文武官一律革职,从重治罪。

 康熙元年的时候,郑芝龙的手下又给鳌拜出了个平贼五策,鳌拜什么脾气他还不了解,那就不是个精细人儿,让他耐着性子分析这条可行那条不可行比登天还难。

 于是要命的迁海令来了,从山东到广东,沿海一带所有的百姓内迁五十里,百姓商贾一律禁止出海,沿海的村落城镇尽数焚烧。

 美名曰,他们用不了,也绝对不给乱军留。

 隆禧:……

 他想撬开鳌中堂的脑壳,看看里面是不是全是水。

 剿灭乱军归剿灭乱军,一下子让那么多百姓内迁五十里是想干什么?还让不让海边的老百姓活了?

 他只下令让百姓内迁,后续的安抚工作做了吗?

 不安排内迁的百姓,让那么多沿海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百姓会对朝廷有好感才有鬼了,本来不想和郑氏勾结的在他的一通骚操作之下也想和郑氏勾结了。

 隆禧知道迁海令的来龙去脉后特意去问了他们家三哥,可惜他哥当时也是个小孩儿,只知道沿海一带不少地方官上疏请求取消迁海令,不过都被鳌拜给压了下来。

 鳌中堂给的理由非常简单,他觉得迁海令有效,虽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正是因为迁海令禁止百姓和台湾那边有交往,才使得郑氏内部频频出乱。

 要是沿海的百姓不断的给台湾那边供给粮草,这些年也不会有那么多郑氏降将渡海归来。

 鳌拜的这套说辞可以说服很多人,朝中大部分人都觉得通过禁止百姓出海来打压台湾郑氏很有成效,那些因为迁海令不得不流离失所的百姓在他们眼中都不算什么。

 迁海令之后,朝廷下令在迁界之处筑造墩台,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开挖界沟设立木桩来区别内界外界。

 墩台里面是百姓住的地方,墩台外面的房屋道路全部夷为平地,还在迁界之处派重兵设防,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官府的命令,敢越界只要被抓住就是处斩。

 建造墩台和开挖界沟都需要人,朝廷下令界内未纳入移民的百姓服劳役,以责任制的法子制定他们去哪个地方造哪个墩台。

 因为干活的都是服役的百姓,所以不算人力的花销,可是即便如此,每建一处墩或者台只材料都要花一二百两银子。

 隆小禧后来算了一下,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从山东沿海到广东沿海,还没算出后面有多少个零他就自闭了。

 难怪民间反清复明声势浩大,他要是沿海的百姓,他也反清复明,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那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是伤敌人一个指甲盖然后捅自己一刀子。

 从南宋开始,沿海和江南就是贸易最发达的地方,朝廷下个迁海令简单,一纸文书下去毁的是沿海一带数百年来的家底。

 都说打仗的时候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迁海令一下去,沿海一带不会比打仗好哪儿去。

 难怪后来会有什么闭关锁国,原来根子在这儿呢。

 台湾又不是只能和他们这边通商,郑成功、郑经又不是傻子,没法和江南沿海通商他们不会去其他地方吗?

 台湾的土特产那么多,他们又有商船,东洋、南洋那么多小国哪儿不能去,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隆禧自闭了好几天才缓过来,然后就去打听沿海一带现在是什么情况。

 正好两广总督周有德回京述职,他是又装乖又卖萌才换得留在御书房旁听的资格,结果问完之后又自闭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