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嫁娶不须啼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0章 荷包101

第50章 荷包101

怀愫 2023-02-18

  等到战事初定,景元帝还未行册封大典,就先急发政令,减免赋税以养生息,让百姓有田可耕,各处都将流民送还原籍,不可使田地荒芜。

  田价一稳,米价也稳了,现在的田价稳步回升。

  按一金十银来算,阿宝这一匣子小金饼换成银子总有三百两,中等田地能买下三十亩。

  要是有人急卖,还能多买一些。

  阿宝自己拿主意,大半钱拿来买地,归在林家的田庄里,如今她正经是有田的人了。

  景元帝听在耳中,就是林家并无怨言的意思,他颇为满意,宝华多舌确是宝华的错,但林家不能因此生怨。

  放下茶盏,看了看林大有的胡子:“你这胡子可算是长齐了?”

  林大有嘿嘿一笑:“没长齐,我闺女把这一溜给我剪平了,她说这样就看不出来了。”把缺口剪平,可不就齐了,只要看不出来,便没人笑他。

  景元帝才刚咽了口茶,听得这话,坐在上首闷笑出声,林大有这么个莽汉,怎么就养了这么个女儿。

  “你同你女儿倒是亲近。”

  原来小五也同他亲近,是几个女儿里最不怕他的。只是姑娘长大了,跟爹就生分了。

  说了几句闲话,又谈正事,待景元帝说退下,林大有便退出殿外。

  才刚走了没几步,严墉在后面追上他:“林大人。”

  林大有再耿直,也知越是皇帝身边的人,越不能得罪,他立时停下脚步:“严公公,是陛下叫我回去?”

  严墉笑吟吟摆手:“不是,是我想同林大人说几句话。”

  林大有不知严墉要说什么,但他还挺看得上严墉的,因严墉不似旁的太监,他是跟着大军一同南伐的。

  也领过兵,也杀过敌。

  不论养马还是打铁,只要干得好,那就算有本事。

  “严公公请说。”

  严墉微微颔首,他人精般的人物,看人一眼,便知此人对他观感如何,林大有虽是武将,但从没瞧不起他是个太监。

  有人是因怕他才敬他,而林大有并不怕他,却也敬他。

  微笑着对林大有道:“林大人每回听宣进殿,与陛下闲话两句,陛下总会松快一阵。”

  旁的人听到这句,已经明了,可严墉看林大有站在那儿张着一双眼,就知他没听明白。于是严墉又道:“陛下政务繁忙,能这般笑语两声实在难得,林大人上殿不必拘束。”

  林大有这才明白,严公公的意思,是让他跟陛下多拉几句家常?

  就这么一停留间,林大有遇上了裴观。

  裴观眼见岳父在武英殿檐下,微微一顿。若只有岳父一人在,他自然要上前招呼,可岳父身边还站着严墉。

  严墉深得景元帝信任,是太子秦王齐王,三方人马都想拉拢的人。

  可严墉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明,到最后他也没倒向谁。

  裴观没跟林大有打招呼,林大有却跟裴观打起招呼来:“裴六郎,你也上殿回事?”

  “林大人。”裴观只得上前招呼,他此时还不该认识严墉,但观其服色便是陛下跟前的大太监,于是也冲严墉点头施礼。

  裴观装作不认识严墉,严墉却认得出裴观,他笑道:“怎么,林大人竟与裴探花相熟么?”实在是两个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的人。

  林大有一点头:“熟。”

  说完这个字,便没下文了。林大有也不好说裴家跟他女儿提过亲事,被他拒了。

  裴观想使眼色已然来不及,当着严墉的面,有什么眼色能不被他看穿?

  既然如此,干脆大方承认:“与林大人在慈恩寺中相识。”

  一说慈恩寺,京城中人都知道,是给故去的人点香灯的地方。

  严墉听了点头:“那我就不叨扰林大人办事了。”转身便想回到大殿中去,余光看见裴观的目光扫过林大有腰间挂着的荷包上。

  只一瞬,探花郎又面不改色朝前去。

  严墉却步子一顿,也往林大有的荷包上看。这一看就看出门道来,这个荷包竟然只有半边有绣花,另半边是素绸。

  严墉似是明白什么,又冲林大有点点头,返回殿中去。

  裴观立在武英殿外整肃官服,等小太监传召,他这才进殿行礼。

  景元帝许久不曾开口,整个殿中只有他轻轻翻动奏疏的纸页声。裴观在下首立着,半晌才听见景元帝道:“这奏疏是你写的?”

  “是。”

  裴观知道景元帝问的是什么,他也料到了陛下会传召他。

  那份奏疏上,落的应当是宋祭酒宋述礼的名字。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景元帝说了句裴观奏疏上的引言,“朱子的话。”

  裴观这份奏疏,只从国子监博士的角度去写,并未站在更高处去写国家该如何选人才,而是写国子监学生该如何践行所学。

  每一句都合乎裴观如今的官职身份。

  一送到景元帝的案前,他翻看过后便道:“这哪会是宋述礼写的,找出是谁写的。”

  是以严墉在殿外看见裴观,一眼就能认出他来,也知道他来是干什么。

  “可有方法细则?”既然要送监生到六部充官吏历练,那怎么选人,各部选几人,如何考评,考评之后又该如何。

  件件都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来时裴观已经在奏疏收在袖中,此时取出,递给严墉逞上。

  景元帝先看内容,一条条写得很细,都是可推行,也易推行的办法。再看墨迹,这份奏疏的墨迹是旧的,已经写了有一段时日。

  “这是何时写就?”

  “年初。”

  景元帝俯视这位旧帝点的探花郎,如松如玉,确实当得起探花的名头,看了他两眼:“办法不错,去办罢。”

  裴观也料到是这个结果,陛下不会只看一份奏疏就信他有忠君之心。

  “谢陛下。”恭敬行礼,退到殿外。

  待裴观退出殿外,景元帝还又翻开奏疏,又从头至尾看一遍。

  一笔台阁体,工致稳健,规整严谨,真是一句废话也没有。

  “裴如棠这人实可厌,但他这个孙子,倒有些意思。”他还没忘了,当年在京城未去就藩时,裴如棠那一干太子党是怎么想方设法想将他留在京城的。

  留在京城不去封地,自然也养不了兵马,掌不了实权。

  “你说他如何?”景元帝问严墉。

  严墉躬身道:“只要有能为陛下效力之处,能办实事的,就是好臣子。”

  景元帝又看那奏疏一眼,这法子倒确实能解六部少人的燃眉之急:“叫下头人好好盯着。”

  “是。”

  裴观出了武英殿,今日便也不回国子监了,回去探望母亲。

  刚进正房就见妹妹也在。

  他与这个庶妹年岁差的大,他又一直在外求学读书,并不多么亲热。

  但长兄当如父,裴观因守孝耽误了亲事,裴珠也是一样。上辈子还是他为官之后才为她择嫁,加厚妆奁将她嫁了出去。

  “观哥儿怎么今儿回来了?”裴夫人招手,“快来坐。”

  裴珠立起来给哥哥行礼。

  裴观点一点头,还看向母亲:“母亲跟妹妹在看什么?”

  裴夫人嘴角一抿,看了裴珠一眼:“在看林家姑娘送给珠儿的帕子。”一面说一面警告般看了儿子一眼。

  上回的骑装,他就想看,那也还罢了,毕竟是外裳,在马场就能瞧见。

  这回可是女儿家互相送的小玩意儿,不能给他看。

  裴珠也将手帕收回袖中,她觉察出嫡母警告兄长的眼神,顿得一顿。

  难道是?不会罢!

  裴观倏地想起岳父身上挂的荷包,只绣了半边花样子,她上辈子没有送过针线给他,其实是因为针线不好?那怎么又送给珠儿?

  荷包只绣了半边,不会连帕子也只绣半边罢?

  小满上前奉茶,就见公子手执茶盏,先是低眉,尔后轻笑。

  退到屋外,小雪问她:“你脸怎么这么红?”

  小满以袖扇面:“热着了。”

  心里却想,真怪不得白露,公子还是少笑为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