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白雪歌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7章 万里凝(九) ◇

第77章 万里凝(九) ◇

雾圆 2023-03-01
他这一招以退为进算得极准,德帝为保太子,安抚苏家,以天子威严将这桩案子压了下来。
  然而让太子并未想到的是,苏怀绪在带着那女子见他之前,曾将此事告诉了另外一个人。
  顾之言。
  在苏怀绪死后,顾之言第一时间警觉,叮嘱周檀在明面上退出了苏氏案的调查。
  不料苏朝辞失父,来寻周檀帮助,二人在顾之言那里跪了一晚上,终于让他松了口。
  那西韶女子当初做事不够干净,苏怀绪手下也有奔逃的下人,东拼西凑,竭尽全力,周檀和苏朝辞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苏朝辞立誓报仇,但一时无可奈何,只好明哲保身,辞官回家丁忧。周檀则顺势在朝中弹劾了他几次,哪怕丁忧期满,也压着没让他复官。
  因为二人都清楚,苏朝辞若在官场,即使他什么都不知道,太子也会将他视为眼中钉,保不齐哪一天便会寻个理由将他暗害。
  也是因为这桩荒谬的苏氏旧案,顾之言和周檀双双绝了扶持太子的念头。
  高云月和任时鸣彻底听傻了,曲悠虽有诧异,可是这皇朝表面光鲜,背地里连宋昶本人的血脉都不清不楚,朱红宫墙之下,还不知掩埋了多少宫闱丑事。
  她已经见识了一次,心中不禁嘲讽地想。
  真是父不父,子不子。
  不过……太子当初为何勾结西韶人,她此刻终于明晓了。
  一切被书写的历史,果真都是有迹可循的啊。
  作者有话说:
  悠:历史八卦学家


第77章 万里凝(九) ◇
  ◎回京◎
  万里凝(九)
  三日之后, 宋昶的第三封密诏也送到了周檀手中。
  楚霖被燕覆快马从西境大营请来,看过诏书之后便知事情轻重,决定调兵随周檀尽快回京。
  曲悠默默想着,从前她还劝过楚霖不要轻易插手汴都之乱, 可得了宋昶密诏之后, 此行根本难以推辞。
  临行之前, 燕覆和俆植还与周檀夫妇密谈了一次。
  楚霖回京护的是宋昶, 他在汴都未必安全,眼见德帝病情愈重, 不知哪日,周檀手中的遗诏就会派上效用。
  在此之前,他们会让士兵装扮成商队模样去往汴都,为宫变做准备。
  王怡然得知曲悠要走, 哭了几回——鄀州离汴都太远,今后再想相见, 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何元恺在一侧安慰她,道只要他升任,还是有机会到汴都去拜会的。
  这次他们走得急,带的东西甚至不如来时多, 为了不打草惊蛇, 还特意挑了深夜出城。曲悠撩开马车帘子回头看向灯火点点的鄀州,心中感慨万千。
  周檀静默地坐在她的身侧,没有再看一眼。
  “来时风轻云淡,去日万里愁云。”他低低地说, “我本以为, 这一日不会来得这么早。”
  帘外有灯火一晃而过, 曲悠放下手, 心中想着。
  原来不止她一人贪恋着这忘却烦忧的日子。
  可是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
  匡扶朝纲,让它不至落入残暴君主的手中,是为天下计。
  削花变法,更正顾之言曾经法令中遗留下来的错漏,是为万民计。
  没有人说得清楚,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在世,便注定承担着不同寻常的使命。她目观良久,历史上下五千年,世道颠簸不安,却总是有人甘之如饴地筚路蓝缕。
  为什么而追求?为何事而甘愿?
  殉道者献出躯体和灵魂,不正是为了这“道”吗?
  周檀不知何时抓住了她的手。
  曲悠心想,她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更平凡的人。
  她非学痴,当初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导师沉醉地研究着虚拟的历史人物,宁愿终身不嫁,与遥远的“他”为伴。
  她非尼采笔下的“超人”,虽然欣赏一心做桥的殉道者,可即使是在京郊山上与周檀交心之时,她的感情也只是钦佩——她深深理解,却总觉得自己不能做到。
  一年来,周檀曾与她秉烛夜谈,他说,新婚当日她第一次见他之时,他便在梦里有所感应,似乎是冥冥之中有神在指引,让他意识到自己得遇知音。
  可是真正生思慕之情时,大概是在她御街击鼓之后。
  曲悠曾经反复问过自己,她并不是这个朝代的人,为什么要替她们鸣冤,她已经回想不起当时自己的心情,只含糊记得,在芳心阁中看过芷菱蘸水写字之时,她就下定了决心。
  或许比那更早,在谷香卉从樊楼中坠下时,她便已不能置身事外。
  周檀在深夜当中爱惜地拂过她的面庞,对她说:“你并不平凡,至少……听见了黑暗当中的哭声。”
  想到这里,曲悠终于笑了起来。
  倘若她是周檀,在此情形之下,也会义无反顾地回到汴都,就如同她是曲悠,好奇历史的真相、不能割舍黑暗中的哭声,所以即使贪恋鄀州安宁,也不会再回头看一眼。
  他们握着手,在静默的春夜,浩浩荡荡地奔赴自己心中的“道”,又恰好同道,或许,也能算得上一种抵死浪漫。
  *
  太子妃受惊病倒,已经足有四日不曾出现在他眼前了。
  宋世琰在烛火之前按了按眉心,忽而听见进门的幕僚道:“小周大人回了汴都。”
  “什么?”他放下书简,微有惊诧,“父皇的密诏,居然给了周檀?”
  宋昶病重,可没到无知无觉的程度,他的手虽然伸得进汴都大内,却不敢妄动。
  譬如他只知德帝连发三封密诏,却不知这密诏去往了何处。
  宋世琰站了起来,思量着自语道:“顾之言的学生,三榜状元郎,燃烛案没有清掉的钉子,刑部玉面修罗,一手扳倒傅庆年的人物……”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