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扶摇上青云[科举]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争名额

第11章 争名额

长安墨色 2023-03-01
买纸的路上,沈长林还在惦记那个蔡老三,他有洋葱种子并且种出来了,会不会还有其他种子呢?他脑中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和路人打听后直接到了蔡老三家。
  蔡老三五十多岁,是跟着商队到处跑的人,喜欢搜罗各地的新鲜东西,种子、布料、动物等等,去年去粤地他带回了很多植物种子,种了一茬,只有洋葱长出来并且小范围的推广开,剩下的扔在角落早就忘记了,现在冒出个小娃娃想跟他买剩下的种子,蔡老三觉得很稀奇:“二十文,你全带走吧。”
  种子放久了会失去活性,他也没兴致再种着玩,不如给这个好奇的小娃娃。
  回家路上,钱氏捏着那包黑漆漆的种子有点郁闷,少买半刀纸买这玩意,不知沈长林怎么想的,但买都买了还有啥说头,正好他亲生爹给留了两亩地,这些种子就种上吧。
  *
  “李先生,好消息呀!”
  这日上午,里正刘行满脸喜色的来了大岩村私塾:“顾训导向教谕提议,要联合全县的乡村私塾举办一场学业考评,你的私塾有两个名额,先初筛,全县前二十去县里参加终试,李先生,我们乡可就靠你的学生长脸了,哎,我们镇已经二十年没出一个秀才了,啊,李先生,我绝对没有嘲讽你的意思,但这是事实,别的镇都笑话我们镇的人蠢笨。”
  李童生何尝不知,一镇的人比秀才的数量,一县的人比举人的数量,他们镇和县最近百年气运不佳,秀才总共七人,出举人更是前十五年的事情了,听说每一任县令考评时,都会因为科举人才不多而扣分。
  “好,我知道了,这就去安排人选!”李童生有些激动,县里举办学业考评,说明对科举事业重视起来,雪耻有望呀。


第11章 争名额
  ◎李先生收东西◎
  刘里正来传信时私塾已经下课了,李童生心潮澎湃,畅想一番后摁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拄着拐杖往咸水村去了。
  “长林,玉寿,李先生来了。”
  钱氏正在收拾明日要卖的货品,自打上次卖南瓜顺意后,她的运气就好到爆棚,后续的萝卜干、炒花生、茄子卖的都特别好,前几日突发奇想,把儿媳闲时做的几个荷包捎上,竟也很快卖光了。
  大概是好心情养人,钱氏脸上的褶子都少了几条,整个人神清气爽,手头宽裕,便买了一钱芝麻炸了点麻花给孩子们做零嘴,李先生到了正好装上一盘招待。
  “你家俩孩子极聪慧,是读书的料。”李童生夸奖完,将学业考评的事简单讲来,重点提到他会将其中一个名额给沈长林。
  钱氏一喜,旋即又郁闷了,沈长林有名额,那么沈玉寿呢?厚此薄彼可不好。
  人与人之间最怕对比,长林的出色已逐渐衬托出玉寿的平庸。
  一个亲生,一个后养,钱氏不是圣人,平时吃穿用度看似公平,到底是有偏爱的,她心里五味杂陈。
  李童生看出了钱氏的不自在,又将目光转向孩子,比起大人的九曲回肠,小孩子的表现很简单,都是单纯的高兴,丝毫没有拈酸吃醋。
  出门前李童生特意提点钱氏:“家和万事兴。”
  响鼓无需重锤,被先生看破了小心思,钱氏窘的想找条地缝钻进去,说话都气弱三分:“先生……我,我是为玉寿担心呀。”
  常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钱氏无情,见沈长林的表现就知这孩子将来有出息,无论如何都能混口饭吃,而沈玉寿不一样,他老实内向,钱氏为他的将来发愁。
  平时这些话钱氏不知该与谁商量,今日话匣子打开,索性都与李童生倾诉了。
  “玉寿天资确实不太高。”李童生捋着胡子道。
  钱氏一听脸色都变了。
  李童生拉长尾音:“但是——正因他单纯老实所以从不偷懒,成绩反而名列前茅,保持初心,将来兄弟间互相扶持,日子一定会好过的。”
  “先生说的有理。”不大喘气就更好了。
  钱氏装了半斤麻花让李童生带上,方才他吃了好些,可见喜欢这滋味。
  送走了先生,钱氏又琢磨了一番“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这话是个人都听过,但实践起来却难如登天,若亡夫兄弟和睦,她们家不会过到卖田卖地的境地,若周氏的几个儿子和睦,不会天天争吵搅得老四娶不到媳妇,反观自个娘家,也是因家和人和才有好日子过呀。
  经过一场短暂的头脑风暴,钱氏觉得自己脱胎换骨了。
  谁去参加那什么考评都一样,只要兄弟相亲相爱,相互扶持,谁发达都没区别。
  “钱氏!”就在钱氏准备进屋时,文老太突然喊了她一声,这好热闹的老太太猫在一旁不知听多久的墙角了:“你家长林要参加什么烤饼?”
  “烤什么饼,考评!罢了,你听不明白。”钱氏说完叉腰进了院子,挺神气的。
  考评定在三日后,县里会将题目发下来,让学子们按照要求上交作业,李童生提到可能需要写字和作文,等于开卷考试,让沈长林最近多练字,多背书,放平心态即可,毕竟临时抱佛脚用处不大。
  但抱佛脚这事嘛,不抱是不可能的,沈长林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应考计划。
  钱氏进屋舀了碗面粉交给儿媳,说中午煎糖饼,让孩子补一补,吃饱了才有力气念书。
  罗氏试探着问:“再蒸个鸡蛋羹吧。”
  “蒸!”钱氏心情很好,觉得自己是整个咸水村最明事理的老太太。
  第二日李童生弄了一堂随堂考试决定第二个名额,沈玉寿以微弱的优势得到了这个机会,也就是说两个名额都落到了钱氏家里。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