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月中僧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4章 花有恨(四)232

第74章 花有恨(四)232

再枯荣 2023-03-07
因此月贞并没有怎样怕,她是眼看着琴太太由一个精干狠戾的女人渐渐被蹉跎成如今这副模样,当然,这里头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她反倒有些心酸,低垂着脸,“媳妇不敢这样想。”
  “你还不敢?”琴太太微弱地冷笑一声,“你的胆子大起来比谁都大。也不知我是几世里做的孽,贪上你这么个媳妇,简直是我命中的克星。”
  月贞抬额窥她一下,小心地伸出两手去把被子替她往上牵一牵。
  琴太太默了须臾,横她一眼,“你只告诉我,那男人是谁?是不是上回那香袋子的主人?”
  也正是因为有上回那桩事,琴太太倒没太多的意外。不想月贞却摇头说“不是。”
  月贞有月贞的考量,不敢供出鹤年,觉得他与郭家的亲事没什么不好,于他自己的前程是有诸多益处的。她既然爱他,就应当多为他考量,不能单为一己私心将他埋没在身边。
  另一则却是更为玄妙的思想,看着琴太太这副病容,想到自己也该有些担当。从前凡事只图个自己高兴,总觉得背着一身的无奈,便有一生的委屈。其实谁没点无奈,谁又没点委屈?不单是她章月贞,岁月是最公正的,从不厚此薄彼。也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份担子,不论是否心甘情愿,既落到肩上来,只得扛着走,人活一世根本是即来则安。
  思及此,她豁然微笑着,“太太别问了,问出来也没意思,早就断了。太太放心,从此我只安分守己过日子,再不犯这样的错就是了。”
  每句话的尾音都是往下垂的,不如从前那满心的不甘与叛逆,像是认了命。
  总算是驯服了一只野猫,琴太太听了明明该高兴,却没能高兴得起来。
  她看着月贞脸上的血气在慢慢消减,眼底的青春也在无可奈何中逐渐凋零,至于那心里的野火,也是在寸寸熄灭。这情形像是看着又一个年轻的自己在风尘仆仆的光阴里死去。同时她也在月贞此刻的表情里回首了自己的一生,从而使她那颗历经沧桑的心触动了一点不忍。
  她缓缓睡回枕上去,怔怔地看着帐顶,叹了口气。
  月贞不懂她这叹息里的意思,不过看这样子,是不打算追究了。她的心便零落下来,有一种寂寞的平静。她打算要与这寂寞和平共处了。
  于是接下来几日,事情并未露出风去,阖家仍是风平浪静的姿态。月贞也恪守本分起来,不是在床前服侍琴太太,就是安排着迎接于家来人的事。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琴太太没精神的缘故,月贞这回倒是主动担起事来,当着琴太太拿定许多主意,俨然有了些李家大奶奶的派头——
  “冯妈,我看这份菜单不好。人家是大公子亲自领着兄弟来的,大公子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小公子十七,都是爱新鲜的年纪,您只怕他们吃不惯,弄些京里头的菜色,我看他们未必吃得舒心。倒是应当把我们这里的特色拿来招呼他们,再派两个伶俐的小厮跟着他们,领着他们四处去逛逛,咱们杭州好玩的地方多,不怕他们觉得闲着无趣。”
  冯妈看了眼琴太太,琴太太靠在枕上,神色有些欣慰,冲她点着下颏,“就按月贞的吩咐,她是年轻奶奶,年轻人的心思她多少知道些。不像咱们,老了,不知道时下的年轻人都爱吃什么爱玩什么。”
  丫头端了药进来,冯妈走去接了,又交给月贞,笑道:“那就都听大奶奶的,太太也可省些心,好好养精神。只是还有一条要商议。前日惠歌来跟我说,想趁着这回瞧瞧于家那小公子长得什么模样。我想她姑娘家,到底不合规矩,没应承她。”
  琴太太哼笑着说:“未必长得不好她就不嫁了不成?反了她了。”
  月贞伺候着吃药,也跟着笑,“小姑娘的心思,难免的。我看两位公子要在咱们家小住些日子呢,太太这里拦着不许见,要是有个咱们眼瞧不见的地方,回头反闹出什么笑话来,岂不是更不好?她要见就许她见一见吧,就趁他们到家那日,大大方方的在厅上摆上几桌,请些小戏杂耍,将姨妈他们都请来。”
  琴太太想了片刻点头,“好,也依你去办吧。”而后又问:“霖哥今天怎么还不见?是昨夜没归,还是这会还没起?”
  “他同鹤兄弟去山上验新出的茶去了,这是今年头一批。”
  “鹤年也跟着去了?”
  月贞搁下药碗递上帕子,察她的脸色,见她眉头轻敛,便小心地笑了笑,“噢,我听见霖二爷说是横竖鹤年闲着,要他陪着跑一趟,去应酬几位定茶的茶商。”
  琴太太漫不经意地笑一笑,“鹤年那性情,还会应酬人?也好,既不是寺里的住持了,也该学学与那些人打交道,免得来日进京做了官,把皇帝老子都得罪了还不知道。”
  三人都散漫地笑着,唯独月贞那笑底下有丝哀愁,恰便似这三月里的风,和暖里扣着一丝凉意。
  却说鹤年陪同霖桥去验茶,学得不少本事,回来的路上,在马车里将心里的主意理了理,犹豫间便对霖桥说起,“我上回跟二哥提过的,将咱们的茶号做了户部挂名的皇商,这事情二哥看可不可行?”
  霖桥翘着腿,半副身子欹在壁上一挫一挫地,“没那么简单,我上回也跟你说过,二老爷从前为此事忙过一阵,忙来忙去最终也没结果。苏杭一带的茶商不少,如今在户部挂上名的只有张家,要不是七年前他们家的老爷过世,后生晚辈不大济事,我们家也不可能在苏杭一带取其势代其位。可朝廷还是认他们家,他们在宫里头有人的缘故,也亏得靠这关系支撑着,否则张家早败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