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苦情女配她支楞起来了 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3章 跑了

第73章 跑了

潇湘碧影 2023-03-07
解放以来,国家在抗击寄生虫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从50年代开始,各类寄生虫病的病发率一降再降。然而各地依然时不时爆发疫情。今年抚安县倒是没有大规模感染,可因“打摆子”夭折的儿童统计起来也不少。
  林秀芬是经历过新冠的人,知道传染病这玩意堪称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你多“尊重”它,它便多“尊重”你。你不把它当回事,呵呵……
  因此,感觉上与往年差别不大的疟疾感染人数,在图表绘制出来后,立刻呈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差异。
  今年安装纱窗的确实不多,但原产地枫木塘为了响应“号召”,家家户户先安排上了。毕竟农村的纱窗纱门全是简易版,不需要像平开窗那样针对性的定制窗框。光是定制版纱窗剩下的边角料缝吧缝吧就够覆盖整个枫木塘大队了。因此,枫木塘的数据比其它地方好看太多便在情理之中了。
  画完全县十好几个大队统计图的林秀芬丢下手里的铅笔,高兴的蹦了起来。尽管只有枫木塘的数据能吸引眼球,但对她的投稿大业来说完全足够!至于样本过小的问题,那是科学家该操心的事,跟她个刚脱盲的农妇有毛线关系?脱盲农妇能写文章本身就是新闻了好不好!
  而林秀芬这个农妇不仅能写文章,还会做图表画插画。枫木塘肯定没有照相机,但不妨碍林秀芬以“妇女生产小组”为题,自由创作宣传画嘛!能写会画的脱盲农妇去报社投稿,buff叠满了好吗!
  憋了好几个月大招的林秀芬摩拳擦掌,一口气准备了足足二十份稿件。无一不是文字优美、数据详实。主打生产小组的文章,甚至配上了速写插画。可谓诚意满满。然后她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天气,跑到邮政局买了一整版邮票,挨个给她叫得上名字的报社杂志投了稿。
  《著作法》90年代才颁布,她在30年代一稿多投没毛病!
  从邮电局出来的林秀芬美滋滋的想,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作者有话说:
  本文写得就是秀芬无论在什么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啊!
  后妈作者抱头鼠窜,别打脸!!我溜了溜了!


第73章 跑了
  投完稿的林秀芬心情极好,她相信以她切题的能力,20封稿件必有中稿的,只看中的是几级刊物了。虽然30年代对文化多有鄙夷,不如80年代那样上回报纸宛如范进中举般的光彩,可只要她的文字变成了铅字,那她将成为一个标杆,一面农村妇女的旗帜,以及基层干部们扫盲的政绩。
  因此,尽管30年代投稿是完全没有稿费、还得自己倒贴邮票钱的,但其隐形的收入可半点不少。
  想起自己一点点积累起的“本钱”,林秀芬的脸上不自觉的带上了笑意。及至走到回家的山脚时,遇到的社员忍不住好奇的问:“秀芬,你遇到喜事了?这么高兴?”
  另一个社员酸溜溜的道:“赚了那么多钱,换哪个不天天笑得合不拢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本对林秀芬赚大钱半信半疑的人,今天见到她由内而外的高兴劲儿,心中怀疑的天平不免加重了几分。更有几个年轻男人对了对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羡慕的光。
  此时的人活得太窘迫,很难养得出大度的心肠。于是又有人接口道:“论起能干,我们大队哪个比得上你们王家两妯娌?原先觉得陈家厉害,可跟你们比,算得了什么哟!”
  林秀芬的好心情顿时染上了些许阴霾,队里的酸话说了好多天了,即使她一向不在乎闲言碎语,现在也有些烦了。正想怼两句,却又听见这人接着道,“看今天陈海燕穿的新衣服,怕不得七八块钱一件?对了,秀芬你一样赚了钱,怎么不买两件新衣服穿?”说着,他不怀好意的挑拨道,“你们家王建业就没有别个王建英大方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林秀芬懒得理会,索性加快脚步,直接穿过人群,朝自家走去。刚到半山腰,正好碰见挎着个簺子准备出门的陈海燕:“嗳!嫂嫂你到街上去了啊?买什么好东西了?”
  陈海燕的语调轻快、神采飞扬,显然她今天的心情同样很好。林秀芬一抬眼,便看见了社员们嘴里念叨的新衣服,不由愣了愣。陈海燕的新衣服十分的特别,与时下的“爆款”不同,虽然一样是暗沉的颜色,却是做成了小袄。
  可再仔细看去,又不是传统的一片式裁剪的成品,更类似于用立体裁剪模拟出小袄的款式。再加上袖口和领口用稍浅的布料滚了个边,细节简直拉满,完美的衬出了陈海燕精致的面容。
  更绝的是,她的裤子也有着微妙的差别,比普通宽松肥大的裤子要修身得多。配合着收腰之后刻意放宽了底部的袄儿,越发显得她的腿笔直修长。光是站在那里,便有种亭亭玉立之感。
  林秀芬心里先是咯噔了一下,30年代可不兴往好看里打扮。她们最近本来就处在风口浪尖,要被有心人举报一波,岂不又是数不尽的麻烦。
  刚想跟陈海燕科普目前对资本主义做派的打击有多严厉,可再仔细打量打量,林秀芬到了嘴边的话又默默咽了回去。因为陈海燕的衣服第一眼看确实出众,却完全揪不出它的小辫子。因为你不能要求没有缝纫机的农村人去手缝衬衫中山装,所以很多农村人此时仍旧穿着解放前的款式。
  陈海燕的衣裳,还真是标准农民款!只是给人的感觉……林秀芬想了想,找出了个比较精准的比喻——大概是民宿和“民宿”的区别吧。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