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不肖帝[快穿] 完结+番外章节列表在线阅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四十一章 孝宗不肖父(5)78

第四十一章 孝宗不肖父(5)78

辛宸 2023-03-08
“如此说来,这天平军上下,当记一功。”
  嬴政飞快地在记忆宫殿中检索耿京和辛弃疾的事迹,嘴角不禁上挑,心道:“好一个文武双全的勇将啊,幸好没落在完颜狗手里。”
  系统:“……你这算不算挖你爹的墙角?”
  嬴政:“呵,我承认过这个爹吗?那是原身的爹,可不是我的。”
  他顶多就是来做个任务演个戏,再试试这个时代的新武器,可没想过真给自己认个爹。
  而直播间里的弹幕,却已经炸开了锅。
  【辛弃疾?是我知道的那个辛弃疾吗?】
  【如假包换,是语文课本里中考高考必备古诗词里逃都逃不掉的那位!】
  【瑟瑟发抖,辛弃疾都出来了的话,那陆游是不是也不远了?】
  【陆游这会儿还没登上朝堂,得等太子殿下回临安再说了。】
  【回临安?你难道没看出来,政哥压根没打算回去吗?】
  【呃……政哥这是打算直接开始北伐吗?】
  【有什么不行的?完颜亮的六十万大军都填在这里了,金国正好空虚,不趁这个时候反击北伐,难道还等他们缓过气来?】
  【可完颜狗能同意吗?】
  【哈哈,所以政哥把他忽悠到海上钓鱼去了啊!】
  【等他回来,政哥都不知打到哪里去了呢!】
  【辛弃疾!辛大佬来了!啊啊啊!我看到活的辛弃疾了!】
  忽略到直播间那些网友疯狂的刷屏尖叫,嬴政朝门口望去,看到虞允文领着一个比他高了近一头的年轻男子走进来。
  在南方士子中都算高大的虞允文,站在辛弃疾身边,立刻就被衬得成了个文弱书生。
  毕竟,这位身高超过九尺(古代尺,折合现代身高约一米九左右)的山东大汉,尽管因为年轻身形还有些单薄,可高大的骨架和宽肩窄腰行走间的步履生风,那种武将的气质甚至不亚于嬴政当年初见蒙恬时的感觉。
  “草民辛弃疾叩见太子殿下!恭喜殿下大败金兵……”
  辛弃疾正要下拜行礼,就被嬴政一把扶住,不让他行此大礼。
  “辛义士不必多礼。”嬴政温和地说道:“此番若非你们在后方协助,我军也未必能获此大胜,你和耿节度使,都是大宋的有功之臣啊!”
  辛弃疾激动不已,虎目含泪,“殿下过奖,江北乃至山东百姓,盼王师已久,今日得见殿下亲临,草民死而无憾!”
  嬴政在心底叹口气,想到在记忆宫殿里看到他的生平,从两年后耿京被叛徒所杀,辛弃疾带着五十骑直冲敌营,擒拿叛徒斩杀后,冲出五万金兵大营,南下归宋。
  就这样的一代英豪,硬是在南宋君臣的重重压力下,一生奔波在剿匪平叛之路上,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北伐的目标,可等到真正得到朝廷征召他带兵北伐之日,他已是垂垂老翁,依旧披甲戴盔,奔赴前线,最终死在了渡江之前。
  据说,临死之际,他还握剑长呼:“渡江、渡江!”
  这一世,他必不会让这位满怀抱负的爱国志士再次遭遇这般痛苦的人生。
  嬴政握住辛弃疾的手,一字一句地说道:“死而无憾说的太早,辛义士还要随孤收复故土,重返汴京,救万千大宋子民于水火之中,可否?”
  “收复故土,重返汴京?”
  这八个字辛弃疾从幼时便多少次听祖父说起,而如今看到面前这位大宋太子如此斩钉截铁地话语,让他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哑着嗓子说道:“殿下有此心,草民誓死相随,无论刀山火海,绝不后退!”
  嬴政忽地一笑,说道:“辛义士为何还自称草民?耿京已是我大宋山东天平军节度使,你既为他的书记官,那也该在孤面前称臣才是啊!”
  “草民……微臣……”辛弃疾没想到他竟提起这事,不禁有些惭愧,“微臣先前建议耿兄自称节度使,是为名正言顺号令山东义军,以便统一行动,集中力量打击金人的粮道。如今王师已至,耿兄便命微臣前来请罪,这自封僭越之过,实是微臣的主意。”
  “你们是大宋的功臣,何罪之有?”
  嬴政直接了当地说道:“耿京能以一己之力,号令义军占据东平府,成立天平军,就是名正言顺的节度使,比那些空有名号而丢了自己辖区的节度使强出千百倍。至于任职诏书,孤这就命人写一份给你便是。虞中书——”
  中书舍人御前行走本就是替皇帝拟旨写稿的秘书,虞允文这是熟练工,他本就与辛弃疾相识,如今听闻太子肯给予耿京和辛弃疾正式的封号,当然求之不得,三两下就写好了诏书,正在发愁这若是送回临安,不知朝中那些相公们会不会阻拦用印,这一来一回,又不知要耽搁几日。
  正想着,就见嬴政从他手中拿过诏书,看了一眼,便转身回到书案前,不知从哪里摸出个盒子来,取出一枚玉玺,沾了印泥就盖在了诏书上。
  虞允文目瞪口呆,“殿下……这玉玺……”
  嬴政对着诏书吹了口气,满意地看着上面鲜红的印记,递给虞允文,“孤奉旨监国,自然可以拟旨下诏,这玉玺,有问题吗?”
  虞允文看着上面明明是皇帝玺印,的确是可以用在圣旨上的玉玺,可……按照用印的规矩,一般两国文书才会用到这种正式的皇帝玉印,一般的官员任免,都是用的另一枚带年号的皇帝金印,比这个小一点,平时由掌印太监和文华殿大学士监管,自然没那么容易到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