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不肖帝[快穿] 完结+番外章节列表在线阅读》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孝宗不肖父(9)

第四十五章 孝宗不肖父(9)

辛宸 2023-03-08
“老夫也上书一封,请太子殿下登基继位!”
  这些当初留在临安的老臣们,经历过靖康之耻,也看着南宋苟安,繁华的临安再如何富丽堂皇,汴京始终都是他们心口的一根刺。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生存之道,嗯,不懂的人早都死了。
  这一波老臣们的上书甚至比万民书都先送到嬴政的手中,依然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
  “一日不得父皇消息,无父皇之名,孤岂能擅自妄为?各位大人莫要再议此事,孤绝不会答应的!”
  虞允文带着万民书拜倒在嬴政面前,泣不成声地说道:“殿下乃万民所向,如今金人精锐尚存,随时会反攻汴京,若无殿下坐镇,我大宋百姓岂不又要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请殿下登基,救我等于水火之中!”
  “请殿下登基!”
  “请殿下登基!——”
  无论是追随他的禁军将领,还是刚刚接受封赏的各地义军头领,甚至是刚刚赶到的南宋老臣,都跪在了大殿之上,齐声请求,大有太子殿下若不答应就一跪不起的架势。
  “诸位何苦如此相逼……”嬴政摇头长叹,正要说话之际,旁边忽地有一片金灿灿的披风朝着他当头罩了下来。
  辛弃疾麻溜地给嬴政披上了金黄色的披风,背对着群臣冲他挤挤眼,然后后退几步,朝着他跪拜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上演的这一幕……似曾相识,十分耳熟!
  这不是当年太/祖皇帝继位时的传说吗?
  黄袍加身,改朝换代……
  他们心里一个激灵,终于明白过来。
  眼前这位太子殿下,那是太/祖一脉的传人,虽然是被当今皇帝过继为皇子,可名义上让人监国听政,实际上根本没有正式立太子的诏书,反倒是在皇帝听闻金兵来攻,去海上打鱼之后,这位便以太子之名,带着禁军十八营,北上抗金。
  到如今,人家收复旧河山,夺回汴京城,继位是肯定要继位的,只不过,这位太子殿下想继承的,显然并不是当今那位海上皇帝的位。
  而是开国太/祖皇帝的位。
  那才是正统皇位,手握兵权才是真正的大宋皇帝。
  至此,他们再无半分犹豫,跟着辛弃疾和虞允文,朝着嬴政跪拜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四十五章 孝宗不肖父(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赵构满意地看着自己写下的这幅字,再抬头望向窗外,今夜的海面平静无波,唯有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凉风习习,除了有点潮湿之外,习惯了海上生活之后,并不会觉得这日子难捱。
  毕竟,这次不同于上次逃亡时的毫无准备,这支船队有两艘百丈福船和五艘护卫的海船,船上的官兵海员和随行人员加起来有数千人之多,都是久经训练熟悉航线的老手,便是那些歌姬舞姬琴师乐师等人,也都是精挑细选会水不晕船的。
  总之一句话,在这艘龙船上,若是不出舱门,几乎感觉不到与宫中的区别。
  在船舱之中,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厨师也是大内御厨,光是教坊司就有近百人在船上,每日照常排练歌舞戏曲杂剧,只要官家想看,随时都会有人提供最上乘的表演和饮食娱乐。
  只要不晕船,宅在船舱里和宅在皇宫里没什么区别。
  甚至在船上,还不用看那些没完没了的奏章,提心吊胆地害怕金人派使者来了,或是金兵打过来了……
  或是某地又有流寇作乱,某地水灾旱灾蝗灾瘟疫……
  还有大臣们不停地上书请立太子,连那些驻守边关的大将也劝他早立太子……他们一个个是盼着他早死,想要侍奉新君了吗?
  赵构哼了一声,想起当初曾上书请立太子的岳飞,虽说当时是因为他膝下无子,金人故意放出风声,要送宋徽宗在金国所生的儿子回临安,岳飞才催着他立太子断了金人的盘算,可他心里依然对岳飞生了芥蒂,故而在金兀术以岳飞人头作为议和条件时,他才会不顾群臣的反对,“默许”了秦桧定下的“莫须有”之罪。
  正因为如此,赵伯琮被养在宫中三十年,名字都改了三回,到去年才正式被过继到他膝下,记载宗谱上,至于立太子……还早呢!
  待他从海上回去,若是那小子还如从前般恭顺听话,给他个太子的名头也不是不行。
  反正他现在也无心去处理那些琐碎繁复的政务,年复一年都是那些事儿,只要金人不南下,大宋便可平安无事,至于那些金人索要的岁币,这海市的贸易年年暴增,随便拿点出来就足以应付那些粗鄙的金人。
  他完全不知道,他前脚离开皇宫,后脚那封任命皇子为监国的圣旨,就莫名其妙变成了立太子任监国临朝听政的圣旨。
  一个太监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官家,去探路的郭将军回报,明日便可抵达宝石之国,不知官家是否下船一游?”
  “哦?宝石之国?是去年曾来进贡过一株宝石树的那个……什么什么国吗?”
  福州和广州设有提举市舶司,是海上诸国入关的关口,曾有官员建议关闭市舶司,赵构当时就果断拒绝,在他看来,市舶司能够收到的商税,比那些官员们挖空心思从田亩收的农税和人头税容易得多,也安稳得多。
  他要维持海路畅通,既是要保留一条生财之道,避免盘剥农民太过引起内乱,而且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