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重生知青的乡下娇妻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5章 林婶家的好事122

第65章 林婶家的好事122

果小苹 2023-03-16

  沈兰当即表示, 给李娥和陈雪梅也带了试卷。至于顾景俞, 他是要走的人,不会参加高考了,就没有他的份。

  虽然带回来书和试卷没有顾景俞的份, 沈兰拿了一半肉干出来, 又从顾团长给的粮票中, 拿了大半的粮票出来, 一起给了顾景俞。

  沈兰一本正经:“表哥,这是顾叔叔顾阿姨让我带给你的。”

  顾景俞满脸的不可思议,“肉干?粮票?我爸妈给我的?他们怎么突然对我这么好了?是不是你听错了?”

  这孩子,高兴坏了。

  沈兰又拿出了她带来的吃食分给他。

  顾景俞笑眯了眼,“我一定在做梦。雪梅, 你拧我一下?”

  陈雪梅白了他一眼, “你可以回去了。”

  因为吃完晚饭才搬家, 现在都八点了, 在大福大队, 算是比较晚的。

  顾景俞呵呵笑, 又把肉干拿出来跟陈雪梅分享, 就连李娥,托雪梅的福,也分到小半斤肉干。

  等到顾景俞走了,沈兰又把准备给雪梅和李娥的书籍、试卷、吃食等,分给她们。

  沈兰是被吵醒的。

  起来一看,林婶家院子里站满了人。

  沈兰问李娥:“林婶家这是有什么好事?这么多人?”

  李娥指着她大笑,“你不知道?哈哈哈!”

  沈兰被她笑得莫名其妙,李娥告诉她,因为沈兰每个月要两千双鞋底,林婶放出消息,大队想要做的都来找她,所以林婶家才会被挤爆了门。

  沈兰摸摸鼻子,没想到这么多人想做鞋底。

  她更没想到的是,隔壁大队的成德光,曾经帮过沈兰的那一位,居然找上沈兰,说他也想接做鞋底的活,问沈兰能不能分他一点活。

  也对,大福大队的晚稻已经收完了,大家基本没什么活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赚点钱,何乐不为,听说给沈兰做鞋底,不仅有钱分,还能分到细碎布。

  这些碎布,无论是用来打补丁、自己做鞋底,还是拼起来当布用,都是好的。

  沈兰看着成德光,“你也想纳鞋底?”

  成德光很肯定,“沈兰,你没听错,我听说你们主要收大福大队的,你看能不能分点给我?”

  沈兰尴尬地呵呵:“纳鞋底恐怕不行,不过……”

  成德光紧张地看着她,“那你看看有没有其它我能干的活。我可以清理碎布,可以打袼褙。”

  打袼褙就是把碎布糊在一起,等干了,就可以用来做鞋底。

  他也是没办法,他已经跟后妈闹翻,搬了出来,家里长辈帮他出面,跟后妈亲爸分了家,只是后妈是个厉害的,只分了他一间破柴房。

  眼看冬天来了,地里没有活,就赚不到工分,这个冬难过,他只能拉下脸来找沈兰。

  沈兰对成德光帮过她的事是感激的,而且成德光的要求也不过份,“你愿意的话,先跟着顾知青干。帮他送货、卖床品等。等到顾知青走了,正好由你接班。你放心,赚的钱肯定要比纳鞋底多。”

  这比他所求的还要好,成德光简直是大喜过望。

  沈兰带着他去找顾景俞。

  顾景俞最近也为此事发愁,他肯定是想越快回京市越好,可是沈兰这里没有人送货买布。因为涉及到钱财,肯定要找放心的人。

  他最担心的是,他那偏心的爸妈,会因为没人帮沈兰送货买布,就让他留下来。

  那他就忧伤了。

  故而,看到成德光,也知道他帮过沈兰,顾景俞简直把他当亲人。

  藏着揶着,不想教给对方,怕对方抢他饭碗,那是不存在的!

  顾景俞恨不得一天就教会成德光,无奈成德光的文化水平太低,连记个账,还认不全各种布料的名字。

  顾景俞发挥他全所未有耐心,对于成德光不认识的字,一个个细心的教。

  成德光也给力,天天沈兰还没醒,他就跑过来了,需要搬布料之类的活,不用叫,他就主动凑上来。

  考虑到三轮车接货装不了多少,京市发来的布料,沈兰特意分成了四次发过来。

  顾景俞带着成德光拉回来了第二批。

  沈兰家的堂屋立即被占了一半,吃饭的时候桌子也得算计着摆,要不就没地方坐。

  沈兰带了三匹布,去了麻纺厂,说是京市来的高档料子。

  林妈虽然天天与布打交道,看到沈兰带来的布料还是爱不释手,当即叫沈兰给她和婆婆还有宝宝各做套衣服。

  不仅自己做衣服,林妈还给表姐打了电话。

  看到林妈都说布料好,表姐当下也让做了一件衬衣,又让沈兰用这高档料子给她做十套床品,她要送人。表姐还说了,这些四件套让沈兰先做,她急着送人。

  沈兰拿出小本子一一记好,林奶奶又带她去家属区转了一圈,又收获了十来个订单。

  大部分顾客是直接让沈兰用高档料子做,但也有自家有布存着没用处的,拿布跟沈兰换,到时补差价。

  沈兰也不嫌弃,来者不拒。

  收订单的时候是欢快的,等回到家,面对一堆要做的订单,沈兰是崩溃的。

  她把目光望向雪梅和李娥,两人直摆手,“别叫我,我没空。”

  雪梅要帮她管着缝纫铺,李娥不仅要做手帕、做儿童四件套,还时不时抽空去卖卖货。

  再加上,一个多月后,就是高考,虽然他们自认是高中毕业,应该会比沈兰有把握,但是毕竟这么多年的高中生都没参加高考,人数众多,她们也没把握脱颖而出。

  她们现在手上也存了一些钱,目前肯定得多抽时间看书做试卷。

  雪梅:“沈兰,我正想跟你说,我和李娥要考试了,缝纫铺还是你自己打理吧。我们大概,每天去半天。”

  雪梅说得很有道理,沈兰竟无言以对,只能可怜兮兮:“再让我休息一天,后天起我上午去,你们下午两个人轮流去?”

  如此一来,雪梅和李娥只需要每两天去半天,能省下不少时间给她们准备高考。

  看沈兰确实累得够呛,雪梅只好说,“好吧。”

  沈兰还把自己那份试卷也拿出来,李娥说他们来抄写,给沈兰留着,沈兰却直接给了她们,“离高考不久了,别浪费时间了,你们直接做吧。等你们高考完,有时间再帮我抄写。”

  沈兰的高考反正不急。

  说是休息一天,沈兰也不可能真躺着。

  她把布料整理了一番,用哪些布料做衣服,哪些布料做四件套,她都一一整理好,剪出需要的布料。

  等到沈兰去缝纫铺那天,是成德光骑着三轮车送她去的,主要是东西太多,有她带给学徒们的吃食,也有需要做衣服和四件套的布料。

  成德光把沈兰送到裁缝铺,又被沈兰安排去姑姑沈安莲家拿做好的布鞋。

  以前鞋子少,一般都是姑父王实老或者大表哥顺路带过来的,现在数量多,正好成德光也有闲,就由他去取了。

  看到沈兰,胡艳惊喜地说,“哇,沈兰,半个月不见,你又白了不少。”

  大家都围了过来,沈兰把准备的礼物分给大家,都是一些吃食,镇上都买不到的。

  分完吃食,沈兰又根据各人的水平,把活派下去,四件套都安排了人做,至于衣服,她自己动手。

  让沈兰意外的是,她出去一趟,缝纫铺里又多了两台缝纫机。

  有一台是胡艳的,她现在赚得多,家里也支持,就不用跟谢玲共用一台缝纫机,还能省下租金。

  另一台,依是几个人凑的份子买的。

  原本是三台缝纫机,多了这两台,又能多做不少事,虽然雪梅和李娥来的时间变少,能做出来的货却更多了。

  林妈妈和她表姐及麻纺厂家属要的衣服、四件套,大家一起努力,只用四天就完成了。

  沈兰把成品全部交给成德光,麻纺厂的路成德光已经走熟了,顾景俞让他一个人去,自己省下时间帮雪梅抄试卷。

  顾景俞的心思,都在早点回京市上,对于能在沈兰这里赚多少钱,他并不在乎,正好把机会留给成德光。

  此时雪梅还在认认真真地复习,生怕考不上。

  沈兰却是知道的,作为书中的女主,雪梅此次高考考得不错,只是在去京市,还是上市读书,雪梅犹豫不决。

  正好顾景俞回城的通知下来,雪梅才决定报京市的学校。

  倒是李娥,沈兰很为她担心。书中的李娥就因为准备不充分,冬季的高考以十分之差落榜了。及至七八年夏季,李娥头悬梁,锥刺股,高出录取线一百多分。

  但是这些,沈兰都不能说,她只能提醒李娥,多花时间复习,就是去卖四件套,沈兰也劝她等高考完再去。

  李娥很苦恼,钱她所欲也,高考也是她所欲也。顾着复习吧,钱跑了,顾着赚钱吧,高考又不知道能不能过。

  沈兰就跟李娥谈了谈心,给她分析,考上了大学,每个月都有补贴,又不用干活,多好。而且李娥要赚钱,去了大城市机会更多。比如她在京市,摆地摊一天能卖出一两百双布鞋,这是在大福大队,或者是镇上都不可能做到的。

  李娥瞪大眼睛,“一天一百双?那得赚多少钱?”

  沈兰笑笑,卖了个关子。

  这天吃饭的时候,梁婉过来了。她后知后觉得知沈兰回来了,来跟沈兰谈她搬地来的事。

  沈兰很抱歉:“不好意思,雪梅和李娥都已经搬过来三天了。”

  梁婉气得银牙暗咬,自己又晚了一步!

  沈兰拿了两包吃食,又从杜爷爷给的票中间,拿出几张粮票、肥皂票之类的给梁婉。梁婉这才不情不愿地离开。

  看到杜爷爷的票,沈兰想起杜爷爷扎的拖把。

  她看成德光正闲着,不知道从哪挖来一个大树兜子,正在院子里劈成柴笑禾,就把他叫来。沈兰不缺柴,一毛钱就能买一捆呢。她把拖把的大概制过程说了说,让成德光做一个拖把出来。

  成德光去了缝纫铺,要了一些布条回来,又砍了一枝杨木枝,用来做拖把杆子。

  沈兰看杜爷爷很轻松就扎好一个,轮到了成德光,却是试了又试,沈兰都不满意。

  不过成德光的脾气好,一个不行,就再扎一个,开始用的是木头杆子,木头不够用了,就用竹竿。

  期间他要买布,要送货,送材料给沈安莲,但是只要他一有空,就坐院子里小板凳上扎拖把。

  林婶看到,问沈兰想干嘛。

  沈兰说是她新想出来的赚钱门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