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44章961

第344章961

女王不在家 2023-03-25

  陆守俨:“是。”

  他沉默了下,才开口道:“其实我来过很多次,从挽挽被接回永陵村,我就经常来看她。”

  刀鹤兮侧首看着他:“她知道吗?”

  陆守俨轻笑:“不知道吧。”

  刀鹤兮神情微动,他看着他:“再和我说说她小时候吧,还有外公以前的事,我都想知道。”

  初挽被三喜妈给拉到了一处,结果被团团围住,七嘴八舌,说什么都有,大家对初挽都羡慕得要命,觉得初挽长了大见识,也有的赶紧问初挽怎么考大学,想让自己孩子出息。

  初挽还看到了宁老师媳妇,当初她想考大学,找了宁老师教自己数学,宁老师当时还挺尽心,虽然后来她不考大学了直接考硕士,便没怎么学过,不过当时人家确实帮忙了。

  初挽问起宁老师媳妇如今境况,宁老师媳妇有些受宠若惊:“现在孩子爸工资涨了一点,镇上学校还给奖励呢,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了,都在镇上读,学习还行,就盼着好歹能考上大学,我们正说不知道报什么专业,问问你懂不懂。”

  初挽自然也不懂,不过问了情况后,便说帮着打听打听,又留了自己电话号码,让她有什么事给自己打电话。

  这么说话间,便见一个胖得要命的女人进来了,那女人烫着大波浪发,还抹着红嘴唇,看着富态又洋气。

  初挽看着眼熟,但是又不太认得。

  那女人见到初挽却是笑着咧开嘴:“初挽,你,你来了啊!”

  初挽听她声音,一下子认出来了,这不是三喜吗?

  她一时有些不敢相信,几年时间,三喜胖了一圈,关键是这打扮完全变样了。

  三喜妈见到女儿,一脸骄傲地对初挽说:“三喜那不是嫁了岩京嘛,岩京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就吃商品粮了,现在岩京在西城税务局上班,那可是好单位,咱三喜可是跟着享福了!”

  初挽越发意外,不过听到三喜如今日子过得好,她自然也替她高兴。

  一时旁边也有人问:“你们岩京现在倒是真听话!”

  三喜妈满脸得意:“那可不,前两年他还和外面不三不四的在那里勾勾搭搭的,三喜哥过去,直接把他揍成了猪头,从那后别提多老实了!”

  旁边也有懂的,便笑起来:“你们女婿是政府的人,政府的人那就有国家管着,放心好了,他可不敢胡来。”

  三喜妈:“是,他敢胡来,工作就别想干了!咱们家闺女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三喜也虎虎地道:“去单位,找他们单位,告状!”

  初挽听着,恍然,恍然之余也不知道说是好还是不好。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也就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手段,反正至少现在三喜这日子过得还挺舒坦的,而苏岩京也要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负责。

  这种事也不是她一个外人好去评价的。

  这么说着间,也有人拉着初挽的手,好奇地问:“你姐的事你知道不?”

  初挽听着,明白这是陈蕾,便道:“好几年没联系了,她怎么了?”

  大家见她不知道,便叽叽喳喳起来,一个个说得比是都起劲。

  “你姐她嫁了一个日本人,你说这像什么话,好好的找了一个小日本鬼子!”

  “那日本人去年还跟着回来了,哎呦喂,我一看,那多大年纪了,比她大十几岁呢,你说这像什么话!我听说那日本人有钱,这都叫什么事,为了钱就嫁给日本老男人了!”

  “别看你男人也年纪大,但只比你大八岁,而且看着一点也不老,她那个可不是一回事。”

  “要我说,她还是留日本别回来了,回来干嘛,她要当日本媳妇让她当去!”

  大家撇嘴好一番嫌弃后,又开始说别的了,东家长西家短的,都说了一个遍。

  正说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三喜妈往外一看,却见一些人拥簇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来了。

  那老太太一进院子便问:“恩人呢,恩人呢?”

  初挽看到那老太太也认出来了,这赫然正是当年集市上那位,她一百块买她一块玉,结果后来发现那块玉是唐朝方相氏。

  当下起身间,那老太太已经被扶着上了台阶,她进屋后,见到初挽,竟噗通一声要跪下,初挽自然忙扶起来。

  老太太感激涕零:“恩人,要不是你,我怎么有今天的好日子过!”

  大家扶着老太太在炕上坐了,说起话,初挽这才知道,原来当年老太太得了这一百块,她家儿媳妇为了这钱,对老太太处处照顾周到,之后乡里便给他们家颁发了奖状。

  之后她家儿媳妇越发卖命伺候老太太,老太太对儿媳妇也好,一家子和睦,赶上改革开放,家里承包了一片菜地,家里人齐心协力,老太太帮着看菜地,儿子媳妇种地卖菜,如今竟然致富了,家里成了万元户,还被县里表彰了。

  如今不光是老太太,那儿子媳妇也来了,他们总觉得他们这好运气和当年的事有关,自然对初挽感激不尽。

  儿媳妇更是掏出那一百来,要还给初挽,说以前当宝,现在不缺这钱了,但惦记初挽的恩,想还给初挽。

  初挽是万万没想到,当年小小的一个善意,竟结得如此善果。

  老太太对初挽自是千恩万谢,说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遇到了初挽这个活菩萨,又拉着她的手说了许多话。

  他们还给初挽带了三箩筐的菜来,说是自家种的,请初挽收下,那菜初挽感谢过,收了。

  如此和大家伙说了好半晌,初挽终于得空,带着刀鹤兮过去了那学校看。

  那是崭新的一派房舍,里面有孩子朗朗读书声。

  初挽:“当时我一把火把房子烧了……”

  她有些可惜,不过很快便明白,留也留不住,哪怕留住了,这时候回来看,只怕也被人糟蹋差不多了。

  倒是不如烧了,清清爽爽,如今盖成房舍也能造福一个村子。

  刀鹤兮看着那房舍,道:“挽挽是个烈性子,不过这样也好。”

  初挽笑:“走,我们去看看屋后,屋后以前有菜地。”

  说着,她领了刀鹤兮过去,菜地是没了,不过她却看到柿子树枝干婆娑。

  当年她一把火,烧了老屋,但这柿子树竟然幸免于难,依然活着。

  暖风拂过时,隐隐有清香萦绕。

  初挽便指着那柿子树道:“看这柿子树,是太爷爷和我爸栽的。”

  刀鹤兮仰脸看过去,却见满树的柿子花一簇簇地开着,星星点点,明晃晃地印在春日湛蓝清透的天空中。

  他轻声问:“这棵树上的柿子好吃吗?”

  初挽:“当然好吃。”

  她侧首笑道:“等明年秋天,我们可以过来摘,不用花钱了,柿子再在村里不值钱。”

  刀鹤兮也笑了:“好。”

  初挽和刀鹤兮去山里给老爷子扫墓时,是村里和陆家都跟着一起去的,浩浩荡荡好一片,县里电视台知道,也跟过来拍摄了。

  现场太热闹,自然没有上一次扫墓的那种清净,反而添了几分衣锦还乡的喜悦。

  其实要说衣锦还乡,也不是那么要紧,关键是人回来了。

  她没把姑奶奶找回来,但是先把姑奶奶的血脉带回来了,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瞬间轻了一半。

  烧纸的时候,天却突然下起来一点小雨,细蒙蒙的小雨,连绵如雾。

  按照农村迷信的说法,这是吉兆,是老人家在天有灵,回来看看他那外孙子了。

  初挽把一把烧纸给刀鹤兮,刀鹤兮跪在初老太爷跟前烧纸,磕了三个头。

  刀鹤兮磕头的时候,初挽从旁跪看着。

  她看到他乌黑的发轻垂下,扫过地上已经冒出芽的嫩草。

  她心里便泛起一股混合了复杂情绪的酸楚和欣慰。

  她活了两世,两世的年纪都不算太大,但是却仿佛已经经历了很多。

  上辈子的九龙杯,她耿耿于怀,但九龙杯只是一个物件,她要九龙杯,只是因为九龙杯背后牵扯着花旗银行案,因为家破人亡亲人生死不知。

  回望昔日,她曾经于萧瑟冬夜奔波在荒芜中却有家不能归,她曾经听着外面风声雨声却不敢伸出自己渴望的手,也曾经孤独地在暗夜中看着那个老人一点点失去生命的痕迹。

  不过她到底足够幸运,拥有了她从未渴望过的幸福,也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使命。

  于是今天,跪在老太爷坟前,在那春雨如织中,她终于可以说:挽挽回来了。

  他也回来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