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隔江望断明月台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5章 丢失的记忆85

第45章 丢失的记忆85

吾本朽木 2023-03-26

  他确实缺失了一段记忆。

  沉船发生前,在安州的万象楼分号初见瞿老,当时瞿老就说曾经见过他,但江冲并没有留意到这个细节。

  他不记得见过瞿老这件事,这其实不正常。

  首先,瞿老是医者,所以他会出现的场合必然是和治病救人有关。

  其次,瞿老年纪大,脾气古怪且德高望重,只要见过他的人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加上当时瞿老提到过驸马,如此一来,江冲越发确定自己曾经失去过一段记忆。

  和驸马有关。

  需要用到医者的场合。

  他失去了记忆,但并未因此起疑。

  时间不会太过久远,他的容貌应与现在相差不大。

  根据这几个条件,江冲思来想去,只有景仁十三年他亲赴上榆接回驸马灵柩那一次。

  那时候长公主才薨了一年,驸马又战死沙场,江冲怀着悲痛的心亲自去军中接回父亲的灵柩。

  在回来的路上,江冲晕了过去,还是洪先生替他操持上下,派人悉心照料他。

  他醒过来后,洪先生告诉他是因为悲伤过度晕倒了,需要静养。

  洪先生还说……

  洪……

  江冲猛地睁眼,他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真实的记忆仅截止于请旨北上的那一刻,至于后面星夜兼程赶往上榆、看到驸马的尸身悲痛晕倒,这都是在他醒来之后洪先生洪先生告诉他的。

  这段精心编造出来的记忆符合逻辑和常理,所以他的脑海里自动补足了这一段空缺。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致于需要人为地篡改他的记忆?

  江冲甚至不敢细想,也来不及细想。

  钝痛一阵一阵地侵袭着江冲的脑海,瞿老告诉他这是药效发作的正常反应。

  身体里遗留的毒素就像铁锈,而失去的记忆就如同被铁锈牢牢固定在剑鞘里的剑,只有一点点磨掉锈迹,才能重新拔出宝剑。

  药效发作过程不过短短一刻钟,但对于江冲来讲却是漫长的折磨。

  直到疼痛渐渐止息,江冲已是汗流浃背,他接过重明递来的布巾,手还在发颤。

  在旁看了整个过程的曹显试探着问道:“江巡检,你这喝的什么药?”

  江冲刚耗费了不少体力,此刻有些虚脱,他笑了笑,“怎么?曹副尉有兴趣来一碗?”

  曹显忙道:“这就不必了,末将只是觉得这药有点像大巫师的神药。”

  江冲不欲提及自己中毒之事,便装作饶有兴致地问道:“曹副尉是坋州土人?”

  坋州是大梁夷人聚居之地,坋州的汉人们习惯将所有本地的夷人统称为“土人”。

  曹显笑道:“祖上是汉人,世代定居于此。”

  江冲奇道:“怎么汉人也信夷人的神?”

  许是被江冲露的那一手功夫震慑到了,这些坋州兵们反倒一改之前的傲慢态度,纷纷开始和江冲攀谈起来。

  江冲从他们口中得知,坋州睇平县有一支从不与外界通婚的部落,其族长就是众人口中推崇备至的大巫师,传说其有呼风唤雨之能,每隔一百年大巫师要进行一次盛大的祭祀典礼,以求神明庇佑族人风调雨顺,不受灾病的毒害,周边的部族也会通过大巫师给神明上供三牲。

  不论坋州兵和民夫们将大巫师吹得如何神通广大,江冲却是不信,他是死过一次的人,这世上有无鬼神他最清楚。

  经过一番交谈,江冲将大部分坋州兵认了个全,有意思的是这些人的姓氏,大多是古代中原晋地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姓。

  他随口一提,曹显只是在笑,被江冲扭折了胳膊的王二忍着疼给他比划了一个大拇指,“厉害!你说的那些大家族正是我们这些人的祖上。”

  见江冲露出吃惊的表情,曹显道:“只是旁系罢了。”

  谢刀忙道:“老大你快别谦虚了。江巡检,只怕说出来吓你一跳,我们老大那可是大魏皇室血脉,还有我们,祖上也都是曹魏世家大族后裔。哎,你别不信,我们族里都是有族谱的。”

  江冲想起先前韩博提到的世宗宝印,虚心请教:“愿闻其详。”

  谢刀道:“看你像是读过书的,中宗皇帝你知道吧?”

  这一点江冲倒是知道——

  魏世宗的祖父。

  史家点评,魏中宗是魏朝所有皇帝中最有福气的一个——

  少年靠母亲扶持上位,中年靠儿子开疆拓土,晚年还有个千古一帝的孙子继承皇位。

  谢刀如数家珍道:“当年中宗的太子领兵攻打齐国,蜀人趁机作乱,中宗调了一支羽林卫入蜀镇压,后来这支羽林卫在蜀中镇守多年,直到南方平定,中宗下旨召回羽林卫,但其中好多人已然在蜀地成家,不愿回归,就留在蜀地,后来多次战乱迁徙,就成了现在这样。”

  一旁的府兵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就连江冲也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这纯属给祖宗脸上贴金。

  《魏书》他没看全,但他为了找出世宗宝印的出处,没少翻看关于魏世宗的史料,其中就包括中宗的太子,世宗的父亲。

  *

  魏世宗不是父死子继,而是直接从他祖父魏中宗的手里接过皇位。

  至于魏世宗的亲爹——孝昭太子,堪称是曹魏第一风流人物。

  中宫嫡子,上头只有四个姐姐,一生下来就被册封为皇太子,权术谋略无人能出其右,兵法骑射乃当世第一。当了三十六年太子,文治武功了得,结果就在中宗年迈准备传位之际,被一个术士忽悠着,撂下年迈的老皇帝和刚刚成年的皇长孙,自个儿修仙去了。

  从正史上其实可以看出来,魏世宗一生最为耿耿于怀的事莫过于此,到死都不肯给他爹追封皇帝,还留遗诏也不准后世子孙追封,直到世宗的儿子登基后,才勉勉强强加了“神元”二字作谥号,将祖父的神像请入太庙。

  这位孝昭太子的一生,真可谓是一部传奇,幼时聪慧绝伦,少年低调谨慎,青年时代敢以身犯险深入突厥王庭促成两国贸易往来,又以一己之力平定西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从老皇帝手里夺权,敢置老父幼子于不顾潇洒离去。

  后人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赞扬其为世宗中兴的奠基者,也有人抨击其败坏朝纲谋逆犯上。

  在许多流传至今的古代话本里,不论是征战沙场、清谈论道、红袖添香、鬼神志怪,几乎都能找到以孝昭太子为原型创作的角色,其中不少还能在《魏书》这部正史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源泉。

  而羽林卫入蜀这件事儿,应该从孝昭太子平定西北的时候开始算起,《魏书》上记载得很是详细:

  正值而立之年的太子深入虏庭立下不世之功难免得意,于是搂着爱妃在甘泉宫过冬,附近驻扎着一支皇帝派来专门保护太子的军队。也不知道是哪出了变故,太子在重重保护之下,被总领西北政务的行政长官给……逼宫了。

  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史官没记,后人也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负责保护太子的军队被降罪,断了军饷,以剿匪之名在山中开荒,等太子平了蜀人之乱,又将这支军队调入蜀中。

  直到多年后朝廷整编三大营,想起这支被遗忘在穷乡僻壤的军队,才将他们调回国都编入羽林卫。

  镇压蜀中乱民估计是真,但要说在蜀中成家不愿回归国都显然是胡扯,当时的蜀地属于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和万国来朝的大魏都城晋阳相比,实属云泥之别,脑子有坑才会抛弃家族父母高官厚禄,留在言语都不通的异族。

  之所以留有后人,多半是年轻人当兵久了憋不住火,遇见个稍微看得过眼的姑娘,管她异族还是汉人,先睡了再说。

  等朝廷下诏回归,男人们一走了之,临走前许下个将来飞黄腾达必不忘糟糠的誓言,留下孤儿寡母在蜀中苦等一生。

  江冲心中如此猜测,面上却是不显,聊着聊着他就靠着干草堆睡过去了,连重明给他盖上外衣都没能将他惊醒。

  夜宿深山,哪怕是住在前人露营过的山洞,也不敢放松警惕。

  曹显踹了堂弟曹兑一脚,低声道:“我守前半夜,后半夜来替我。”

  曹兑心想着凭什么江巡检的人就可以呼呼大睡,但碍于他大哥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曹显提着刀出去放水,回来却见江冲手底下那个焉儿坏的娃娃脸坐在靠近洞口从火堆旁,手里拿着小木棍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

  曹显走过去,看清了地上的字,笑道:“家书不写纸上,写这儿有什么用?”

  白英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漠然道:“我全家都在地底下,写纸上寄给谁?”

  曹显摸摸鼻子,尴尬地笑了两声,在一旁坐下,状似无意道:“江巡检看着年纪不大,人可真气派,来头不小吧?”

  白英勾起略显嘲讽的嘴角,“怎么?曹副尉刚借着斗殴摸清我们的实力,现在又来探听我家公子的背景?我家公子的来头啊,说出来怕吓死你!”

  曹显:“……”

  --------------------

  作者有话要说:

  孝昭太子和“爱妃”的故事移步隔壁《朕很闲吗》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