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虎妻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39章 番外 定风波(二十六)782

第639章 番外 定风波(二十六)782

藕花 2023-03-28

  林端友也是给太子培养的年轻人才,正好点了他去辅助太子,彻查朝中一干官员。

  于是乎,朝中骂崔侍郎的人就更多了。

  好端端的,把这个玉面阎王给招了来,不是给大家找事么?

  不过人人自危之下,朝堂风纪倒是为之一清。

  大家争着抢着干正事,再也不敢推诿扯皮。家里有什么不干不净的,也速速处理妥当。

  一时间,民间也不知发生何事。只听说恍惚跟升平公主有点关系,让皇上发了顿脾气,要收拾这些官员。

  所以那张官家的儿子,再不敢当街调戏民女了。

  李官家拖欠饭铺大半年的钱,也派管家来还了。

  还有赵官家原想侵占某个百姓的铺子,正打着官司,忽地就撤诉了。还送银礼赔罪,表示之前全是被下人愚弄,不过是一场误会。

  王官家也不敢背信弃义,休弃糟糠妻,而是老老实实把那个妖妖调调的小妾送出门,和正妻过起了正经日子。

  ……

  百姓们听说,纷纷竖起大拇指。

  都说升平公主是个好的,果然如此。

  当年京城乱着,可是她和夫君来救百姓于水火。如今还深明大义,劝说君王,这是一等一的贤德才女啊。

  京城里也不知是哪位说书先生带的头,开始把升平公主和金光侯的故事,讲成书来听。

  总之那叫一个小郡主慧眼识英雄,好男儿豪气争封侯。

  一时间,金光侯和升平公主的美名,是更上一层楼。

  而崔侍郎,悲催的被第一个重点清查的他,很快就查出许多陈年往事。

  包括他当年如何陷害同窗,后来又陷害同僚,桩桩件件,齐齐摊开在世人眼前,令众人恍然。

  怪不得陷害升平公主陷害得这么顺手呢,敢情是个惯犯!

  这样的人品,就算一开始还有人同情他的,最后都深恶痛绝。

  这等小人,实在是品行恶劣,不堪为伍。

  而从前曾举荐过他的几位官员,也都受了牵连。

  不过太子殿下虽得林端友相助,雷霆肃查,但也分了轻重。

  有些是受了贿赂,不问青红皂白,就替他大开绿灯的,自然要从重处罚。有些不过是受了蒙蔽,尚可往开一面。

  进而清查朝中官员,也是有张有驰。

  有些证据确凿,影响恶劣的,抓了几个典型,从重处理。余者犯些小错,在严厉警告过后,也给其时限,令其改过自新。

  但也不是揭过,用太子殿下的话来说,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为免朝堂动荡,才暂时把这些官员留用查看,但他们所作所为的恶行,却是统统记录在册。

  这主意是人称玉面阎王的林端友提出来的。

  嗯,他还专门弄了个账簿,记录被查官员的得失对错。

  虽说大奸大恶必须要除,但小奸小恶也不能放过。

  小恶作多了,就跟那苍蝇老鼠似的,也是极讨人嫌的。

  故此他就定了个规矩,比如杀人放火若算十分,那么拖欠百姓银两,宠妾灭妻也得算一两分,如果累计得多了,一样需要严惩。

  成帝回头看到,只觉大赞。

  顿时把这册子收了,还叫太子也备一份。往后朝臣考核,就以此为准。

  立了功劳给人家记着,犯了错误也记着。回头加加减减,这个人到底能不能提拔,该怎么任用,一目了然。

  至于崔侍郎,等到他的册子送上来,连皇上都没眼看了。

  想主动辞官留个体面都不行,直接革职!

  他家还有些纵容家奴,欺压百姓的不法之事,都得严查。最后崔侍郎只得散尽家财赎罪,灰溜溜的离开了京城。

  不想才出了京城城门口,便被人暴打了一顿。

  为首之人也不蒙面,也不遮掩,正是尉迟钧。

  还带着一群帮凶,个个面容稚嫩,同仇敌忾,正是他家一大群表哥表弟们。

  乐絮儿本女扮男装,也想一起来揍人,却被临时劝回去了。

  姑娘家家的,还是不要见这等贱人,脏了眼睛的好。

  一帮表哥表弟们摁手摁脚,让尉迟钧动手,将崔侍郎揍成一个猪头。

  “贼子辱我亲母,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别人动手不合适,尉迟钧动手就太名正言顺了。

  造谣他亲娘作风不正,还企图给他爹带绿帽子,这种混账东西,打一顿怎么了?打一顿才出气呢。

  打完之后,这群少年郎还请了城门官前来作证。

  他们也不瞒着,很痛快的表示要自首。

  他们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少年,跟这个惯爱造谣生事的崔某人,才不是一路人。

  至于专门选在出了京城城门这儿,也是表示对皇上的尊敬,才不在京城地界上打人。

  然后那城门官,瞅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崔侍郎,其实全程他一直都看着,就是没管。

  此时才好脾气的问,“这位大人,不,是大爷,您要报官么?”

  皇上已经将崔侍郎革职,连功名都被革除,如今不过一介平民。叫声大爷,算是客气了。

  崔侍郎虽心有不甘,仍是捂着被打出鼻血的脸,含泪心酸的摇了摇头。

  他告状又有什么用?

  人家是代母报仇,又没把他打残,不过都是些皮外伤,哪儿疼往哪儿打,这都是尉迟圭平素教儿子的,却不致命,要怎么告?

  崔侍郎就是打起官司,反倒要惹人笑话。

  故此自知理亏的他,到底扶着老仆,拿着尉迟钧非塞给他两锭银子,这是赔偿的医药费,反正尉迟家也不差钱,一瘸一拐的走了。

  回头宫里知道,皇上也只笑笑,说了句“胡闹”便罢。

  这事尉迟钧没瞒着,一早就打发人来宫里说了,他要去闯祸了。

  长这么大,素来斯文柔弱的尉迟钧,这还是头一回表示要去闯祸,要去打人呢。

  可见孩子是真气着了。

  当家长的,不就得睁只眼闭只眼么?

  故此颜皇后不管,成帝也不多说。

  回头就算朝臣们知道,也不觉得尉迟钧过分。反而觉得尉迟钧虽然打小有个体弱多病的名声,到底还是金光侯的种,是个有血性的好孩子。

  就连早就致仕养老,修身养性的颜大尚书听了,都赞了声,“打得好!要是给人辱到家门上头,连动手揍人的勇气都没用,才叫人瞧不起呢。”

  晚辈们笑着应下,“您老也别为这起子小人生气,好好保养身子。等回头咱家姑奶奶回来了,见到您健康长寿,才欢喜呢。”

  是的。

  颜真和许松,都要回来了。

  到底他们才是长房正经的嫡孙嫡媳,没个说为了做官,就让二房帮着伺候老人的。

  再说许遂如今瞧着也不大好了,已经记不住事,快老糊涂了,他身上的修国公爵位必须要传下来。

  许汤又早没了,只有许松来承袭。

  许松倒是想把爵位让给叔叔来着,可两个叔叔一个都不要。

  许润身上还有官职在身,许观海又是驸马,接这个也不合适。

  一家人商量过后,还是许松回来侍疾尽孝,给祖父母养老送终,并接任国公爵位。至于他在南方主持的修渠大计,索**他儿子得了。

  家里的小子们也长大了,该干正经事了。

  许家除了许润,许泓,许长津,诸如许樵,许云柳,许云树,还有许椿许楠他们,都早已长大成人,各自为官一方。

  有兄弟叔侄们相互帮衬,纵使有些磕磕绊绊,也没甚紧要。

  年轻人,谁不是摔摔打打中长大的呢?

  经些挫折,反是好事。

  所以颜真和许松,都要回京了。

  颜大尚书上了年纪的人,知道孙女要回来,自然欢喜。但让他欢喜惦记的,还有一件事。

  "

  "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