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重生之夺嫡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5章 结成同盟205

第165章 结成同盟205

片马天空 2023-04-05

  第二天清晨,太守衙门外贴出了一张告示,引来了无数的围观者。

  有人大声念道:帝都某庄园有良田万顷,亟需青壮劳力若干,为解除应募者的后顾之忧,还可提供全家随迁庄园的机会,有意者请到太守府外的驿馆报名登记,一经招募,待遇从优,切勿错过。

  一时间上门咨询打探的人络绎不绝,

  沧州府主簿亲自守在驿馆里,按照孟近竹的条件进行挑选,半天后便征集了上百名意愿者。

  严茂勋则亲自陪同孟近竹一行到了北流县的卧牛镇。

  辰玉重回故里,心情大好,找到昔日的小伙伴,大伙见辰玉的穿着光鲜亮丽,完全变了给人,一个个艳羡不已。

  等辰玉将招募青壮劳力的事情一说,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穷孩子,全都报了名,恨不得马上就跟着他进京去。

  招募人手的事情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

  孟近竹一看时候尚早,指了指眼前的山峰说,“严大人,咱们到山上去走走。”

  一行人上了山,孟近竹和辰玉故地重游,两人的心境却完全不同。

  孟近竹看了看山上彩色的陶土,心里盘算着如何将沧州的制陶业发展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同时将严茂勋树立成大烈地方官员的楷模,这样下来,骆钰昭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了。

  辰玉想起当年在金沙寺受过的苦,眼圈顿时红了起来,对孟近竹的恩情更是感激,忽然看着蓝立煌一双眼睛正注视着他,动情的道,“要不是公子,辰玉说不定早就葬身在此地了。”

  蓝立煌看着他一副眼泪汪汪的样子,想要安慰他几句,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辞来,点头“嗯”了一声。

  孟近竹见他们两在一块说着话,做了个手势,其他人会意,纷纷躲到了一边。

  严茂勋不知情,还想回头去招呼蓝立煌跟上,立刻被孟近竹一把拉住。

  “严大人,近竹带你去看看金沙泥是什么样子。”

  严茂勋来不及跟蓝立煌打招呼,便跟着孟近竹匆匆上了金沙寺。

  孟近竹随手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掺了些水,在手里搓了一阵,摊开手心,“严大人你看,这么轻轻一捏,泥土就全部粘成一团了,不用来制陶的确是暴敛天物啊。”

  严茂勋也学着他的样,试着和了一团泥,果然像刚才的一样,兴奋的道,“状元郎为沧州百姓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请受下官一拜。”

  “别别别,千万使不得。”孟近竹一把扶住他,“近竹从小生活在穷乡僻壤之间,亲眼目睹了老百姓日子的艰辛,能够为乡亲们办点实事,乃是近竹毕生的心愿。”

  严茂勋又是一番感叹,“状元郎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居功而不自傲,严某自愧不如,今后一定以状元郎为榜样,时时鞭策自己。”

  “严大人又给我戴高帽子了不是。”孟近竹指着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请状元郎重新为此地命名。”严茂勋高兴之余,想到此地出了这样一件宝贝,真应了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话,如果没有孟近竹的提点,只怕这些宝贝还将一直在地下沉睡。

  孟近竹心中一动,想起上辈子此地后来改成了金沙镇,也不推辞,便随口答道,“就叫金沙镇,严大人以为如何?”

  “好。”严茂勋带头鼓起掌来,“下官将上奏朝廷,请陛下将北流县的县名也改为金沙县。”

  随行人员见状,也都纷纷鼓掌叫好。

  孟近竹摆摆手,“严大人,等你的陶器制作出来,多弄几套去带到宫里,再请陛下赐名也不迟。”

  “状元郎说的是,下官怎么犯了糊涂。”严茂勋此时才发现,孟近竹不但学问是第一流的,心思竟然也十分缜密,对他的敬佩之情更是无以复加。

  孟近竹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见他拉到一边,“自从数年前在王阁老府上识得严大人之后,近竹就深深的为大人不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今日近竹有一句肺腑之言,想听听大人的看法。”

  “状元郎过谦了,你我推心置腹,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状元郎尽管说便是,下官决不会将咱们之间的谈话在任何人面前吐露半个字。”严茂勋是一个耿介之士,却并不糊涂,一听孟近竹话里有话,知道他下面话事关重大,立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现在的朝局瞬息万变,皇上的三位皇子都已封王,马上面临的就是太子之位的争夺,严大人心目中,觉得哪位王子最合适呀?”孟近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的表情。

  严茂勋虽然已经猜到孟近竹下面的话非同一般,可万万没想到他要说的竟是立储的问题,不由大吃一惊,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你我不过是谈谈各自的看法,即便大人说誉王最适合,近竹也不会就以此断言,大人支持的就是誉王。”孟近竹轻描淡写的笑笑。

  严茂勋一听这话,立刻侃侃而谈,“太子之位,乃是国之根本,当然是贤者居之。在下官看来,靖王殿下才是三位王子中最合适的人选。这到不是因为靖王殿下刚刚送了几万两银票给沧州的水利工程,而是下官觉得,靖王的气度、才华,以及他心怀天下苍生胸怀,无一不是一代圣君的上上之选。”

  “近竹果然没有看走眼。”孟近竹一听他这番话,的确是由衷而发,一时心情激荡,握住他的双臂道,“靖王在三位皇子中,在朝廷毫无根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势力,一旦咱们失败了,可能连项上的人头都保不住,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我严茂勋能为靖王殿下和近竹这样的人中龙凤效力,纵然死了,也是死得其所。”

  经过礼贤山庄与三位皇子的接触,严茂勋早就有了他的看法,只是那时他已经辞官归隐,不好做什么表示而已,如今重新出仕,抛开个人恩怨不说,为大烈的江山社稷计,除了靖王,他也不可能再支持第二人。

  何况孟近竹这样的旷代逸才,也都甘心的为靖王所驱策,他对孟近竹的眼光绝对是深信不疑的。

  “此行真是受益匪浅,近竹先代靖王殿下多谢大人了。”孟近竹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近竹此言差矣,茂勋方才所言都是为公不为私,何况为江山社稷的永固出谋划策,乃是为人臣者的本分,又何必言谢。”

  严茂勋身上俨然一身正气,跟孟近竹越说越热络,连客套话也省了,干脆直接以彼此的名字相称。

  “近竹还真是失言了。”孟近竹胸有成竹的微微一笑,“今后大人在沧州,近竹在朝廷,你我同心协力辅佐靖王殿下,何愁大事不成。”

  “若靖王殿下日后继承大统,则大烈幸甚,百姓幸甚。茂勋能够在大烈国运的关键时刻奉上自己的微薄之力,茂勋同样幸甚。”

  当年严茂勋在清河县令任上,本来想有所作为,无奈整个官场污秽不堪,这才愤而辞职,现在看到吏治澄清的希望,如何能不激动。

  “茂勋兄果然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君子,小弟能够与兄长相交,同样幸甚。”

  孟近竹原以为劝说严茂勋的难度会很高,最终却发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严茂勋是一个为理想和信念而活的士大夫,完全不会为了利害算计的人,只要符合他的道德标准,他根本就不会在乎个人得失。

  两人这么一番深谈,彼此之间更多了一份心心相惜,从此成了忘年交。

  事情办得如此顺利,孟近竹在沧州就待不住了,不顾严茂勋的一再挽留,带着招募来的青壮劳力,踏上了返回帝都的路途。

  沿路他发现,蓝立煌和辰玉的关系竟然还是没有丝毫进展,便悄悄的问蓝立煌,“昨天我和严大人上山之后,你和辰玉难道就没聊点什么吗?”

  蓝立煌照实回答,“都是辰玉在聊他以前在金沙镇的事情,然后就是如何被你救出来,说道动情之处,他竟然还哭鼻子了。”

  “那你呢,你就没做点什么?”

  “我还能做啥呀,又帮不到他,唯一的就是耐心的听着。”蓝立煌摊了摊手。

  孟近竹真想上去抽他几下,这人谈起用兵打仗来,说得头头是道,怎么一到了儿女情长的事情时,完全成了个傻子,没好气的道,“下次出门前记得带一张手帕。”

  蓝立煌一愣,想了半天没明白他的意思,便追了上去问,“公子,公子,我一个大男人,带着手帕在身边成啥样子呀?”

  孟近竹指着他的鼻子,“因为你欠抽!”

  说动王阁老这样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将严茂勋这样的软硬不吃的硬骨头啃下来,孟近竹都没觉得遇见多大的困难,可一到蓝立煌和辰玉身上,他的一切妙计顷刻间都失灵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