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重生之夺嫡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0章 封疆危日见才难259

第200章 封疆危日见才难259

片马天空 2023-04-05

  两天前骆钰杰还遣使报捷,眨眼间败报就传到了帝都,隆化帝一听讨逆大军全军覆没,跌足叹道,“众臣误我,孺子误国!”急令李德群传召众臣到文渊阁议事。

  群臣接到谕旨,不敢怠慢,纷纷赶到文渊阁。

  李德群将前方战报当众念了一遍。

  平日里,众臣拉帮结派搞党争的时候,一个个都伶牙俐齿,想不到骆钰杰和曹力两人领军七万,竟然被慕容大运以不到一半的兵力杀得全军覆灭,此时都瞠目结舌,拿不出什么主意来。

  丞相吴文瀚心里直打鼓,外孙骆钰杰遭此大败,他身为举荐人,怎么也脱不了干系,现在只有谨言慎行,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兵部尚书祝凯更是惶恐不安,作为主管军政的大臣,前方战事失利,隆化帝追究起来,他也难辞其咎,何况当时他跟随孟近竹,也力主由骆钰杰担任主帅,因此也不敢再做声了。

  还是靖王骆钰昭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愿意率军迎战叛军。”

  隆化帝一副愁容,想起当日骆钰昭极力反对骆钰杰挂帅的情景,不由叹了口气,“朕当初要是听了钰昭的,情势也不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

  随后他目光一扫,“丞相大人、祝凯还有孟近竹,你们三人极力举荐骆钰杰,以致造成今日之败,你们可知罪!”

  祝凯一听皇帝点到他的大名,心中便慌了,扑通一声跪下,颤声答道,“微臣糊涂,请皇上责罚。”

  吴文瀚心里虽然不服,可见祝凯先已跪下,也只得一语不发的低头跪在了旁边。

  只有孟近竹依然站在下首,好像没有听到隆化帝的责难。

  身旁的王阁老不禁为他捏了把汗,悄悄用手拐了拐他,提醒他赶紧跪下认错。

  孟近竹却好像没有察觉,继续浑若无事的站在那里。

  他只是在想,当初要不是隆化帝暗藏制衡骆钰昭的私心,又怎么会有骆钰杰挂帅出征这档子事,他举荐骆钰杰,也不过是依着圣意顺水推舟,如今兵败,隆化帝不检讨自己的用人不当,反而把责任都推给大臣,难怪朝廷上下都没有几个敢于担当的人。

  骆钰杰出征之后,孟近竹便每日呆在军营里,时刻不停的操演着军队,单等着骆钰杰兵败之后,一旦时机成熟,能够追随骆钰昭亲自上战场,与慕容大运一决雌雄。

  他虽料定骆钰杰决不是慕容大运的对手,也有成心看骆钰杰出丑的心思,但事先也没想到骆钰杰会如此不堪大用,几天时间就把七万大军全都给断送了,七万无辜的将士死伤大半,这实在不是他的初衷。

  隆化帝见状,重重咳了几声,脸色阴沉,“孟近竹,丞相和尚书大人都认错了,难道你认为今天的败绩跟你丝毫没有关系吗?”

  孟近竹这才启奏道,“皇上如果要追究微臣保举济王的失误,岂不是在天下人面前表明皇上用人失察吗?”

  “混账,给我将这个乱颤贼子拿下!”隆化帝怒喝道。

  大散关一败涂地,帝都前方再无屏障,时刻面临着慕容大运兵锋的威胁,要不是当着群臣的面,顾忌着帝王的威严,隆化帝早就坐不住了,如今孟近竹敢当面忤逆,正好拿他问罪,以敲山震虎,防止其他大臣群起仿效,挑战自己的权威。

  骆钰昭急忙劝谏道,“父皇,如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不易临阵问罪大臣。鹰扬将军治军有方,此前儿臣剿灭方天赐布下的逆党,计策大都出自于他,父皇与其追求他识人不明,不如让他随儿臣出征,共同剿灭叛贼。”

  吴文瀚眼见骆钰杰已经身败名裂,如果骆钰昭旗开得胜,靖王一党从此必将在朝廷做大,那么他的丞相宝座是再也保不住了,当即反对,“如今济王已败,要是再草率用兵,万一靖王又失手了,朝廷该怎么办呢?”

  隆化帝不能不担心吴文瀚所言的这种后果,狐疑之下,举目望着他,“丞相的话不无道理,只是如果朝廷示弱,慕容大运更加气焰嚣张,说不定会一鼓作气挥兵南下,到时候帝都就成了一枚危卵,又该如何是好?”

  吴文瀚心想现在的头等大事是阻止骆钰昭建功,其它的对保住他的丞相之位毫无助益,立刻奏道,“臣有一计可以退兵,只是老臣担心一说出来,诸位同僚都要将乱箭射到老臣身上了,老臣可以不顾惜自身的清誉,但不能不为皇上的威严考虑。”

  隆化帝听他有退兵之计,顿时喜出望外,连声说,“丞相有什么妙计,就赶紧说出来吧,在场的众位卿家如敢非议,就是与朕过不去!”

  吴文瀚有了隆化帝的护身符,这才回答道,“陛下可以遣使到大散关犒劳叛军,说明双方的误会,只要慕容大运答应退兵,陛下可以立刻赦免他的谋反之罪,多送些金银财宝给他,与他达成和议,免得生灵涂炭,岂不是美事一桩。”

  议和的事,隆化帝不是没有想过,可他堂堂的一国之君,低声下气的与一个叛将去求和,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便被他自己在心里给一口否定了,此时吴文瀚提出来,他便闭口不言,目光在群臣脸上扫过,决定看看他们的反应再做定夺。

  果然,吴文瀚的话音刚落,刘康卓就站了出来,“陛下,慕容大运一向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一旦向他示弱,他必将更加有恃无恐,即便钱粮到手,他又岂肯退将攻占的州县还给朝廷。如果他不还,朝廷可有办法向他索要?索要不成,朝廷可有继续开战的本钱?若按照吴丞相的计策行事,只怕今后朝廷再无宁日。”

  “丞相所言,也是为了大烈的江山社稷。”隆化帝嘴角抽动了几下,尴尬的笑了笑,“刘爱卿说了半天,可有什么退兵的妙计?”

  刘康卓支吾了一阵,“老臣身为言官,监察百官是老臣擅长的事情,说到用兵退敌,老臣实在是有心无力了,还请陛下恕罪。”

  吴文瀚讥笑道,“高谈阔论有谁不会,既然刘大人没有本事退敌,又何必一口否定别人。”

  骆钰昭对吴文瀚议和的提议十分反感,此时见他又要开口,忙说,“军情紧急,请父皇准许儿臣出征,将叛军挡在大散关一带,再议下去只怕叛军的前锋就要打到帝都来了。”

  “叛军攻占了大散关,又打败了济王的讨逆军,如今势头正盛,不可与其正面争锋,老臣建议皇上立刻起驾前往南方的通州,以避其锋芒,等前方的军情稳定之后再回京也不迟。”

  众人抬头望去,说话的正是吏部尚书陈元。他这番话美其名曰避其锋芒,实际上是主张让皇上带领百官逃跑,当然立刻遭到骆钰昭的反对,“太祖立国之初,就曾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规矩,所以才定都大烈北部,如今陈大人却鼓动陛下放弃帝都,究竟居心何在!”

  陈元顿时噎住,“……呃,老臣所说的不过是权宜之计,又不是真的要放弃帝都。”

  “权宜之计决不可行!此时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如果主动放弃帝都,天下人心尽乱,情况将一发不可收拾。”骆钰照义正词严的驳斥道,接着上前一步,向隆化帝行了个礼,“儿臣奏请父皇御驾亲征,以安天下人之心!”

  “叛军势大,此事断然不可。”隆化帝不由向后退了一步,御驾亲征的风险实在太大了,他亲政以来,玩弄权术倒是十分在行,要他冒着枪林弹雨冲到前线与敌军决战,他早就没有这样的雄心了。

  骆钰昭无法说服隆化帝,心头急得冒火,只好向孟近竹投来求助的目光。

  孟近竹眼见大家议来议去,始终不得要领,这时又得到骆钰昭的暗示,两人早已心意相通,都是力主与慕容大运决战,于是向前跨出几步,拱手奏道,“皇上,表面上看起来慕容大运军力势不可挡,实际上外强中干,只要皇上肯照微臣的计策行事,微臣敢断言,不出半年,一定能将叛军彻底攻破!”

  骆钰昭闻言,一时喜上眉梢,不等隆化帝说话,催促道,“近竹有什么好主意,就别卖关子了,赶快献给陛下吧。”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