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六零之我嫁了厂里最帅科学家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09章 借粮461

第409章 借粮461

林觉觉 2023-04-05

  果不其然,大家伙都出来了,将他们团团围住。

  周灵将自己的奖杯拿出来,王大嫂立刻道:“对了,周杨你们家不是有照相机吗,快拿出来,给我们拍一张大合影。”

  周杨一点头进门拿去了,大家伙自发的站在一起,周灵抱着奖杯蹲在爷爷身边被众人簇拥在中间。

  按下快门,就定格在了此刻。

  周灵夺冠的热度并没有这么快过去,周灵的学校要求她周一做国旗下讲话,各大媒体找上家门,找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找到学校。

  这时候有人就发现了,这家人的大女儿似乎是前几年的京城中考状元,然后提前保送了名校。

  好家伙,一个新闻热点背后还有另一个新闻热点。

  一时之间,无数人开始猜测他们家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殊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们都成才。

  袁小圆还好,毕竟她有工作单位约等于没有,但是周杨就逃不过去了,在单位里同事一有时间就将他围得团团转,询问他教育方法。

  周杨不胜其烦,思考半天最终慎重的回答,“也许是孩子的智商高吧,天赋异禀,也没咋教育。”

  众人绝倒,真不愧是你周工!

  袁小圆这边又忙碌起来了,她的第二部 小说正在排版印刷,很快就要面世。

  这次她的故事是围绕着一位老农民展开的,讲述了一位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农民带着家人艰苦求生的故事。

  这本书一改她在《动物》中的荒诞风格,用词可以说到了直白的地步。

  没有过多的描述,甚至风格到了一种平白乏味 的地步。

  她平铺直叙的描述场景,描述画面,描述主人公泉水的遭遇和一生。

  县、、长跟保长说要练保安团,让县里的老百姓加税,语气平淡的就像是在说今晚要吃手擀面一样。

  保长跟里正村长说起这事,语气略微的有些变化,似乎在思考今晚该去哪个姨太太的房里一样的重视。

  到了村长这一层,他们愁眉苦脸召开会议,似乎到了家里的婆娘跟人家跑了一样的愤怒和悲哀。

  至于向泉水这样的村民,他们无动于衷。

  不哭不闹,因为他们知道哭闹也无济于事。

  到了粮食快下来的时候,保长带着一两个兵痞来了,他们一个个吊儿郎当,当着村里小媳妇的面儿开始松裤裆撒尿,然后哈哈大笑,看到小媳妇羞的掩面哭泣,泉水也跟着笑了。

  收粮了,泉水的瞎老娘坐在大门口,逢人就磕头,见到这几个兵痞就上去抱着人家的腿喊爷爷。

  兵痞们再次哈哈大笑,然后闯进家中,背走了刚下来的小麦,大约十袋。

  泉水将老娘扶回屋里,泉水媳妇小声骂着老不死的,却给了她一个如石头般坚硬的窝窝头,孩子们看着这石头一样的窝窝头,馋的直流口水,老太太舍不得吃,撕下一块皮放进嘴里,又把这窝窝头给了孙子。

  吃完这顿,泉水也不着急,就在家里等着。

  粮食收到了县衙的后仓里,几位保长们又来找县、、长了,弓着身子同他说了几句,还哭天抢地的抹了泪,当大老爷点头的时候,他们又直呼活菩萨。

  县老爷使人来拿出契书,几位保长看也不看的就按了手印,又带着人去后仓搬了粮食出来,最后粮仓里大约剩下了两成。

  保长们还没有回到家,里正村长们都已经在他们家中等着,这次似乎快了不少,里正村长们和保长再次签订了契书,保长们让几个人跟着他们将粮食搬走,最后又给他剩下了大约一成。

  回到村里,里正让媳妇招待这几位兵大爷,又喊来儿孙们搬下一成,剩下的才拉到了打谷场。

  大家缓缓的围过来,里正抽着旱烟,道:“保长老爷心善,舍不得大家饿肚子,这些粮食是我舍了老脸帮大家借来的,大家一定要记得保长老爷的大恩大德。”

  泉水不在乎里正说了啥,轮到他的时候,他带着媳妇背了六袋小麦回家,怀里还揣着一份契书,上面写着:

  今有张家村村民张泉水向里正张德善借粮一百斤,九出十三归,特此立约。

  泉水并不是很在意,反正也还不起,回到家后将小麦放在厨房,大儿子指着袋子哈哈大笑起来:“这不是弟弟画的地图吗?哈哈哈哈!”

  泉水老娘听到孙子的话,咯咯的笑了,接着泉水和媳妇也笑了。

  这本书出版之后,许多人表示对回溯感到失望,因为她的写作水平已经退化到了中学生的阶段。

  但是也有人表示不赞同,认为回溯现在的风格是洗尽纤华,返璞归真。

  也有些评论家认为回溯的这篇《借粮》最大的风格和特点就是一切的用语和风格都极尽可能的直白,直白到了粗俗的地步。

  而这恰好是老农民们最真实的写照啊。

  他们算不上多善良却不做坏事,他们算不上聪明却勤劳,他们明知被骗却只能活着,这不就是他们吗?

  自从上一本《动物》之后,回溯这两年都没有任何的消息,大家还觉得他是江郎才尽,但是《借粮》一出,又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功力。

  虽然用词平白,但是寥寥数语却又再次勾勒出了一个荒诞的世道。

  自己种的粮食莫名其妙的少了不说,自己吃自己的粮食还莫名其妙的背了债。

  《借粮》出版了,谢静大导演也终于有时间来了。

  他风尘仆仆的来,道:“之前你跟我说的那些我想好了,我要去港城学习。”

  袁小圆对于他的这个决定并不感到意外,道:“什么时候出发?”

  “尽快吧!厂里给我的时间不多。”谢静说道。

  现在的制片厂只负责拍电影,至于票房什么的跟他们没有关系,那是电影院的事情。

  他们拍出电影来,质量不论好坏,一部片二十万卖给电影院,哪怕电影院因为这部片子大卖赚了一个亿都跟他们没有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制片厂都缺乏创新和改革的动力,成本压缩在十几万左右。

  而谢静和袁小圆的电影设想,起码五十万起步,不出所料,谢静跟厂里一汇报就被领导给毙了。

  但是谢静坚持不懈的争取,再加上他刚刚导出来的《牧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厂里才愿意考虑他的想法。

  当然,袁小圆提出的,借用这部电影来练兵的想法也促使制片厂的领导下定了决心。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