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3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05

第113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05

风雨琉璃 2023-04-08

  万历和阿玉的谈话当然不可能一直在那么一个小亭子里,为了能交谈时间长一些,有利于自己在皇帝心中加深印象,阿玉装出十分羞涩的模样,说是药亲手做菜请皇帝这个大恩人吃饭。这一下子可真是戳到了万历皇帝的软肋了。

  作为皇帝,是,他是吃这御膳珍馐长大不错,可同样的,也因为是御膳,那滋味……想想红楼梦里一道茄子要几十只鸡来配的滋味,大家就该知道皇帝对于普通菜肴的认知度了,呵呵,基本没试过。再加上……老实说这年头请人吃饭还亲自动手做的,一般二般的人还真是干不出来。所以哪怕是好奇,这也让阿玉直接勾搭到了皇帝的兴趣,直接一路把人领回家了。

  哈哈,这下子,上头该傻眼了吧,不是什么人都能请了皇帝去家里做客的,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让皇帝放心吃饭的,那么这么一对比,阿玉在皇帝的心里又该是什么样的地位呢?这真是个大问题。

  那些鬼鬼祟祟的在后头跟踪观察,探听消息的人怎么想,阿玉是不管的,他这会儿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万历皇帝的身上。这个皇帝不是李承乾,和他没有总角之谊,他也不再是世家子弟,从身份上就差了好大一截,所以阿玉特意展露的都是属于武人,属于锦衣卫子弟的一面。豪爽,大气,能干,精明,再加上一点子小聪明。

  “你识字?”

  阿玉家简陋的只有一个小院子,还是明显刚翻新的小院子,这个万历皇帝已经早就从张诚嘴里知道了,可是看到阿玉家摆放的书籍,却还是大吃了一惊。这年头武人读书的可不多,而相识锦衣卫这样,不,或者说像是阿玉这样的锦衣卫底层读书,那就更少了。由不得皇帝不意外。

  “啊,下官小时候身子不好,父亲生怕以后不能习武,袭不了差事,所以就让下官读书,想着再不成,打点关系,混个文书什么的,也算是能挣口饭吃,不想……说到底咱们武人,还是干自己本分的活计更拿手些,读书……读的再好,人家也不认啊。”

  不动声色中暗示自己读书其实还成,只是文武隔阂,所以没的选,一来是展露几分自己的本事,二来也算是埋下一个伏笔,文武不和,才能让皇帝放心大胆的用对吧。平衡什么的,阿玉也是相当懂的。

  “你倒是个有才的,如今锦衣卫中不少人家连着习武都有些荒疏了。”

  别以为皇帝在宫里就什么都不知道,这太平日子久了,文恬武嬉他在一次次的出宫中已经看得很是清楚。更不用说还有张居正了,那家伙虽然权力欲望是重了些,可在教导皇帝的事儿上也确实挺用心,对于这个国家的问题,给皇帝分析的也算是透彻,让万历皇帝看清了不少的本质问题,所以这万历后期才能不上朝就掌控全局。

  “也不能这么说,大多数人都是好的,只是……公子,你也知道,如今兵丁粮饷克扣的厉害,真正到手的,连着明文规定的一半都不到,一个个的饭都吃不饱,日日为生存发愁,自然也就没有了用心练武的心思。”

  再怎么想要抱大腿,该说的总是要说的,这武人身份可是他这一世的根本,怎么能让皇帝留下这样的印象?所以即使在院子里不住地洗着菜,忙着做饭的准备,阿玉这嘴巴却没停,净说些“真话”。当然分寸也是要有的,不能让人尴尬反感对吧。到底这是人家国天下,说武人待遇不好,变相的也是说人皇帝不行对吧。

  “说起来,其实这些年还算是不错的了,前些年……我爹曾说他还没办差的时候,家里就我爷爷一人的粮饷,要养家里四五口人,每日晚上饿的睡不着,要起来喝水才能躺下,那更苦。从这个上头来说,张大人也算本事人。才多少年,这国库听说就多了不少的银子,可惜了,人没了,眼见着以后日子只怕未必能继续这样好了。”

  “你说的是张居正?你们都记着他的好?他可是文官。”

  听到阿玉说张居正,万历皇帝本能的皱起了眉头,眼神也带上了几分锐利。即使如今他还没有给张居正定罪抄家,可这并不能说他对这个曾经夺了他不少皇帝权利的宰相有什么好感。

  “是啊,文官,不过他也算是文官里头有见识的,对武人也算宽容,为人……虽说奢靡了些,在国事上倒也算公心颇重的了,最起码比那些装傻充愣,啥都不干,只知道捞钱的强。”

  对于明朝,汉人的最后一个王朝,阿玉从来的第一天就有心扶一把,而这切入的角度时机等等,也揣摩了许久,所以即使看到自己的金大腿有些不悦,他也能权当没看到,低着头自己说自己的,尽力往皇帝感兴趣的,能听得进去的角度展开。

  “那你说说,他怎么公心重?其他人怎么捞钱?”

  听着阿玉也不是说张居正全盘的好,只是相比较觉得还成,万历皇帝心下那种不快自然就少了,与此同时对这个明明处在最底层,却操着阁老心的笑锦衣卫来了兴趣。他也觉得其他官也没几个好的,只是不知道阿玉这么个孩子,都接触不到朝堂,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最起码他给国库找钱了呀。这就是公心!至于其他人……咱们不说别的,就说这税赋的事儿,举人就开始免税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是国朝重视读书人的表现,可那些读书人……公子不是咱们锦衣卫的人,或许不清楚这里头的关窍,那些读书人,只要一考上举人,那是全村全族的都去投献,将地都放到那举人的名下,如此一来,你说,这国朝几百年,多少举人?少了多少税?听说有些地方,如今都没税可收了。”

  “没税可收?”

  万历有点傻眼,他知道有隐匿田地的,知道有虚报的,可却从不知道有没税可收的。确实,就是张居正自己也是官僚集团的一员,是被投献的人之一,他即使在怎么为国谋财,也不可能将这都说透。你说一条鞭法?那是清理隐匿田地的,虽然也清理出了不少无证土地,可这依然绕开了举人以上的官员家不交税的敏感神经。不然你以为他能推行多久?到底不是皇帝,真联合起来造反,他也压不住的。

  “那,徐阶徐阁老知道吧,他家据说有三十多万亩地,全是免税的,可实际上他自己才多少?七成都是投献来的……”

  好容易能让皇帝知道知道这下头到底税赋成了啥样的阿玉那话匣子一开,就有些收不住了,突突突的,就差没将朝廷中那些大臣的老底都给掀了,听得万历皇帝那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张诚都担心再怎么听下去,皇帝会不会直接气晕了。

  嗯,其实他自己也挺气的,真是不听不知道,原来这国朝的土地都快让这群满嘴仁义道德的君子们全分光了啊!就这样,居然还说他们太监贪财?到底谁更贪?张诚心里一阵的鄙夷,干瘦的胸脯都挺直了几分,自觉自己突然好想干净了好些。嗯,对着阿玉也看着顺眼了好些!

  老话说的好啊,国家兴盛,那就是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惜命。这小子明明是武官,贪财不算大错却还能知道国家财税的重要,可见比那些文人都更实在,忠义。

  “一条鞭法……这棒子混账,前些日子居然还说什么一条鞭法苛责了百姓?呵呵……真是贪心不足,这是连着隐匿的部分也不想放过了。”

  皇帝的思路和寻常人真是不在一个频道上,这里还说田税的事儿呢,那边他就想到这里去了?这跳跃的可够快的,当然了,阿玉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有经验,跟着跳起来很利索。

  “若是说苛责……这也未必都是虚话,一条鞭法中税赋折银这一条,其实却是有点问题,张大人许是南人,看多了银子的便利,觉得百姓用银子缴纳税赋很容易实在,却忘了我大明地广人多,还有不少的北人不在这便利之内,那边可不如南面收成好,也不如那边挣钱容易,就是银子,市面流通也是南面多,北面少,如此一来,他们每次交钱,换银子都成问题,常被一些放利钱的利用时间差,高放低收,吸取血汗钱……”

  阿玉这饭做不下去了,就这么一个田税,这么一个一条鞭法,愣是让他在万历皇帝面前狠狠地解释了一通南北的差异,讲了一通各处田地的丰收数量差额,讲了各处地主田庄的大小数量等等。就差没列出一张表格给万历皇帝看了。

  这一通的解释,万历皇帝听进去了多少,信了多少,暂且不知,但是皇帝看向阿玉的眼神,那是妥妥的惊喜满满啊!

  “你居然知道的如此清楚……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看来的?可是有人告诉你的?”

  坏了,说太多了,皇帝起疑心了吧!阿玉惊醒了,他刚才有点太激动,差点以为那是李承乾呢,说话怎么就不知道留几分呢?不过说都说了,这关总是要过的,

  “我家世代是锦衣卫,这周围住着的也一样世代锦衣卫,探听消息的,做暗探的,奔走各处办差的,什么样的人没有?一家哪怕只听一点呢,整合起来,也能有三成的消息了。若是在结合咱们京城周围的情况一对比,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咱们干的就是当帝王耳目的活计,平日里对这些最是上心了。”

  这一说,皇帝果然心下疑心少了几分,确实,锦衣卫的职能里头有一条就是,要搜集全国各地的物价,上报给皇帝,以作皇帝执政的参考。阿玉虽然没细说,可万历却已经明白了他消息的来源,甚至对于阿玉没说具体的探消息的内容,还感觉阿玉这人嘴巴还算是紧,知道涉及宫内,不能外露,对着自己这样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也只说这些外头都知道的,可见是个本分人。

  这样一想,皇帝看向阿玉的眼神又多了几分亲近,让边上的张诚看着都羡慕,只觉得这小子运气来了。

  “是了,这消息灵通上,锦衣卫确实最具优势,啊,对了,你这饭什么时候能做好?……”

  这是不想说这个话题了?哦,那就不说吧,今儿他说的,其实已经足够多的了,若非这里他自信,耳朵灵便的已经探听清楚没有人偷听,他也不至于放松了警惕,说这么说。只是……这张诚……这太监不至于通报消息给文官吧!若是那样,自己可就成了那些地主阶级的死敌了。

  嗯,看他这听到文官田产那么多的妒忌样,应该不至于。太监嘛,小心眼的多啊!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