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6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12

第116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12

风雨琉璃 2023-04-08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赶紧的加把劲继续刷啊!好感度再增加几个点,说不得自己立马就能成总旗了呢!恩,或许百户?好假假的这京城大扫除的发起人总是自己吧,这么一个大功劳上头到现在都没给个说法,啥奖赏都没下来这是为了啥?你当阿玉傻子不知道?这不都等着看宫里的意思嘛。

  皇帝没忘记自己?那功劳就加三成上报!若是已经忘了?那对不住,不全瓜分了都是客气的,毕竟四个衙门呢,狼多肉少啊。

  “张大叔说笑了,我哪算机灵啊,不过是日常外头走动办差多了,不至于看不懂脸色而已。当然了,若是不好让我知道的,那就当我刚才没说。”

  “咦?什么叫不好让你知道的?你可是锦衣卫,监察天下还有什么不能知道的?”

  人阿玉就客气一下,表示一下态度好不,你这不依不饶的,一边明明很想说,一边还傲娇一下,学人家吐槽锦衣卫这是啥意思?阿玉感觉这二十岁的万历皇帝,怎么这别扭起来,比隔壁的铁虎都小呢?得,看在皇帝的份上,给个台阶吧。

  “您家那不是武清伯家的嘛,这万一要是涉及到宫里……我这虽说是锦衣卫,可这才到哪儿啊,一个小旗,能和寻常人呈呈威风也就罢了,皇亲国戚什么的,可没这个资格。”

  瞧,多有自知之明?多懂分寸?都到这份上了,你再傲娇也傲娇不起来了吧!果然,人万历皇帝满意了。开始把阿玉定树洞吐槽了。只是这一吐槽,阿玉又想笑了。

  都说古人直率单纯,原以为这多数都是在说那燕太子丹派刺客不知道披马甲的时候,可不想都到了明朝了,连着金/瓶梅这样乱七八糟开脑洞的书都出了那么些了,这皇帝的思维居然还处在硬抗的阶段。哦,这或许是遗传?那什么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之争就是硬抗对吧。人雍正能推行摊丁入亩好像也是硬抗的对吧。只是这万历皇帝和雍正……死心眼程度似乎不一致啊!要是不采用点婉转的手法,铁铁就是提早躲进宫里,来个不上朝冷暴力对抗的结果。

  “那个,公子啊,你是说,你觉得这摊丁入亩和返税赋那些读书人不能接受?会闹起来?呵呵,那。这么说吧,我一直有个疑问啊,你说这举人免税,还是几千几万亩的都能免税,这规矩啥时候开始的?虽说我算不上什么读书人,可我记得书里说,科举这个制度,隋唐才开始吧!而且那时候考试不规律,不对,到了宋朝都不怎么规律,难道那时候就能免税了?我怎么听说武宗皇帝的时候,举人免税才一二百亩地?难道我记错了?”

  阿玉这会儿真的都想对着万历皇帝来一个某瑶式的大晃悠了,你这当皇帝的难道说自己都认为这免税是常理?是正常的?亲,实际上这是潜规则好不。具体规定上可从没有这么说过。而潜规则最大的弱点就是,那东西不能较真,一较真就歇菜的好不。

  按照阿玉想的,只要搬出这么一个祖制来,然后按照武宗皇帝,哦,就是正德那孩子当时的政策来,然后派锦衣卫来个大摸底,选几个刺头,田产最多的,来个抄家什么的,立马就能把局面整的相当不错了。不说上来就能收回多少田产,增加多少国库收入吧,好歹能将好些投献的给吓住了。毕竟这一抄家可是把他们也给全兜进去。若是在狠一些,每个省抓出一二典型,都不用皇帝出手,估计那些被吓着的小地主们首先就不干了,那些投献土地的人也该自动退回去了。说白了,这占便宜的事儿有上赶着送上门的,这亏本亏的倾家荡产的事儿可没人送上门。

  有了这么一出之后,若是情况还好,那就先缓一缓,就像是养猪一样,等着隔上一二年再来一次,慢慢的开始一点点的清理,总有压下去的时候。可若是有人不服气?想投机取巧什么的?那就再来几次,或者直接给下头指标,一年要抓一二个什么的,保证下头联盟都结不起来,相互防备的厉害。如此一来,等着他们隔阂派系什么的开始斗起来,正好将这摊丁入亩家退税的事儿给推出去。

  看,阿玉当过盛世宰相的手段怎么样?可以操作吧!当然了,这里头怎么做的恰到好处,怎么一环扣一环什么的,确实需要点技巧,阿玉能这么想,觉得能干,那是占了岁数的光,到底当年当宰相的时候他也四十上下了,政治手腕也好,政治智慧,人脉也罢都相对成熟了些。万历皇帝想这么操作估计有点够呛。

  可这并不是说他就没法子干,毕竟这皇帝的身份占优,还有张居正遗留的政治遗产可用,真操作起来,未必比他差多少,就看他敢不敢这么干了。

  万历皇帝敢不敢?嘿,这会儿他想都没想明白呢,看看,阿玉这么一说,他居然第一反应是有点发蒙。

  这是第二次了吧,在阿玉这里显出呆萌的状态?为啥会这样?因为万历皇帝也才发现自己漏了多重要的信息,是的,就是他自己,都从来没弄明白过这举人一直到高官这免税的条款到底是咋样的。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皇帝当的,确实够大意的。果然还是被张居正,李太后他们保护的太好啊!

  “武宗皇帝的时候?一二百亩?这……张诚,这个应该有起居录记载的吧。”

  你问张诚?他知道啥?那时候他都没生呢吧。还是要靠阿玉啊。

  “应该是在正德16年,看看相关的额优免则例什么的,应该有这一条。嗯,嘉靖年间似乎也有过相关的条款,似乎是嘉靖24年……好像是,这个因为当初我爹想让我读书科考来着,所以特意询问过几句。我记得似乎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武人,还是锦衣卫,对这文人,读书人的事儿知道的怎么清楚,连着条款啥时候出的都知道,这要说出去,说是没上心找过都没人信,所以阿玉自己先跳出来说明了一下。就他这锦衣卫中难得识字,家里还有不少书籍这一点,说他爹曾想让他往读书人里钻,细问过,倒是也算说得过去。

  反正万历皇帝信了,嗯,或者也不是信了,而是惊喜来的太突然,整个人都像是突然看见了希望一样,天都亮了!这会儿满脑子都是祖制祖制的,一时已经不顾上分辨阿玉说的是真是假了。

  为啥这么惊喜?因为政治环境啊!这年头孝字大如天,所以喽,什么祖制之类的,那是相当的有市场的,就是文人,高官也常用这个来作为对付皇权的武器,比如商税这事儿,比如市舶司这事儿,当皇家想收钱的时候,他们总是用祖制来阻止皇帝。只是这一次……嘿嘿,祖制似乎有反过来压制的希望了。

  “走,回去。”

  不用说,这是想回宫查档案去了,看看万历皇帝这欢喜的脸蛋都开始发红,眼睛开始发亮的模样,阿玉估计,真找到了,都能在那起居录上亲两口了。这些祖宗太给力,让他这个当孙子的太惊喜了,有没有!

  至于那些偷税漏税玩的飞起来的文官们……果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吧!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