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章 跟着展昭去破案6

第4章 跟着展昭去破案6

风雨琉璃 2023-04-08

  张龙转头朝着搭档赵虎看了一眼,那眼神满含深意,展昭也点着头说道:

  “若是这么说,这石篾匠或许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了。阿玉,这石篾匠家在哪里,你可知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西街口的杂货铺老板应该知道,另外首饰铺子的人也应该知道,前些日子我还挺人说起,说是他们近来寄卖了一个竹片做为原料的漆器三层首饰盒,卖了足足三贯,听说那东西就是石篾匠做的。”

  阿玉的原身对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其实并不是太在意,毕竟作为一个需要努力工作养家糊口的男丁来说,八卦什么的,实在是有损男子汉的气质,还特别的浪费时间。可如今换了阿玉,那就不对了,消息不灵通他怎么完成任务对吧。所以相对的多留心了几分。

  看看,这不是马上这就用到了。这一次只要消息给的没岔子,想来他也就算是和开封府众人搭上关系了,等着再寻个合适的由头,他必定能走进那个衙门里头去,只要进去了,时间长了,公孙策,包大人这猪脚还能接触不到?

  阿玉忍不住为自己的随机应变喝彩,看看,不过是临时遇上,不过是随口搭话,嘿,他的关系搭的。

  “展大人,你看……”

  还真就是展昭,张龙听到了阿玉的消息后,一个转头就请示了上司,态度还算是恭敬,只是那脸上的笑容怎么看怎么得瑟,一脸我家亲戚长脸的模样,简直不像是六品校尉该有的模样。

  “既然这样,那你们两个分头去问问,我们在城门口碰头。”

  好在人展大人似乎早就习惯了这两个粗糙货痞赖的模样,直接无视后开始分派任务。

  “是,大人。”

  得,要干活了,这下可就便宜了阿玉了,因为这三个人直接站起来付了钱就准备走人啊,那这桌子上的酒菜呢?虽然说酒,似乎已经没了,可那菜大半却还好好的,而且还多是肉菜,这让习惯了打包,正过着苦日子的阿玉怎么也不肯放过,赶着他们走之前问了一句。

  “要走了?那这菜……你们不要我就装走了啊。”

  “咦?……”

  他这一句话引来了展昭的侧目,虽说这时候勤俭节约依然普通百姓的生活标准,可这里是开封,是东京,是能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富裕地方,这地方的百姓,说一句笼袖骄民都不为过,这里的人都十分的爱面子,这样的情况下,能干出问你还要不要,不要我打包带走得人,那真是屈指可数。而这所谓的可数的几个人里头,还多半是那些过过苦日子的老人或天生吝啬的,像是阿玉这样最要面子年级的孩子还真是没见过,怎么能不让人吃惊?

  “另外叫上一份吧,这……”

  张龙也感觉面子有点烧,不敢去看边上同事的脸色,生怕被他们小瞧了去,可要他说阿玉做的不对,他又没法子说,毕竟作为亲戚,他很清楚阿玉家确实情况不算好,性子上吝啬些好像也能理解。所以只能这么尴尬的劝了一句。

  “不用不用,你们光顾着喝酒,看看,这菜才吃了几口?你们不要了,掌柜的又不好再卖给别人,这一来这些菜只能倒了,那其实不是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还是俭省些的好,都是自己人,我又不会嫌弃你们口水。”

  “什么口水,阿玉,你……”

  “你读过书?”

  张龙还在为阿玉这孩子不听劝着脑,那边想打圆场的赵虎开始扯着口水开始浑说,不想这里还没扯过去,展昭却走了过来,垂头温和的问起了别的。也是因为他这一问,这两个才猛地也发现了不妥。

  “读书?阿玉,你读过书?没听你哥说啊。”

  “哪有钱读书,不过,嘿嘿,呐,让你们发现了,我也不瞒你们,不过不能告诉别人啊,那个啥,我也是有师傅的,是个道士,跟着学了点医药什么的,对了,千万别和我爹娘说啊,不然他们估计要担心死了,生怕我出家什么的。”

  在勾搭关系的事儿上,阿玉绝对是教授级别的,看看不过是打包而已,顺着杆子立马将这三个和自己的关系又扯近了一大截,特别是和展昭,这可是猪脚之一,这进展的,实在是顺利啊!

  阿玉是存心的?当然是存心的,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消息,能算多少熟悉?等着他们走人了,下次遇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时间一长,这熟悉度肯定要降低,所以啊,关键时刻来那么一句加深一下印象那是必须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句效果这么好。

  听到阿玉这一句诗的时候,他眼角看到展昭的眼睛亮了,看样子对于读书人,展昭的态度其实和普通劳苦大众一样,充满了敬畏和崇拜,嗯这或许也有朝代关系,毕竟是宋朝嘛,文贵武轻都到了极致了。

  而作为一个江湖人,能当上南侠,当上四品官,展昭那脑子绝对是不差的,怎么会看不出这时代文人有多吃香,多占便宜。能不明白和文人搞好关系的好处?当然了,他四救包拯,那却是有对清官的尊重,对知遇之恩的回报什么的,可对公孙先生呢?官没他大,手无缚鸡之力,却依然这么尊重是为啥?因为人家是文人,脑子好啊!

  而这一点在他的行为中其实也很能看出来,自打他跟着包拯,在开封府当差,办事儿就再没有了往日江湖中的豪侠做派,而是处处展示着沉稳大气,忠于职守的一面,和白玉堂等区别甚大。这些就足可说明一切。

  也因为这样,阿玉在关键时刻放了这么一个大招。顺利获得了展昭高看了一眼。还有张龙的一阵咋呼。

  “道士?医药?阿玉,你瞒得可真是紧,说说学了多久了?能看病了不?还会点啥?……”

  “哎呀,你们不是还要办差嘛,问这么多干嘛?有机会总会知道的,真是的,记得啊,别给我说出去,我寻个师傅容易吗?”

  没师傅给自己找个师傅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儿,这事儿他都不知道怎么圆呢,这人怎么这么讨厌,问那么仔细,不知道一点点漏出来更让人相信?阿玉一脸羞恼的把人往外赶,这模样看在其他人眼里,心下觉得,这阿玉只怕是还没学多久,正不好意思,这样一来他们倒还这是不好多问了。想想自己的事儿,索性挥着手和阿玉告别。

  “得,我们先走了,阿玉,去开封的时候来找我啊,我带你逛街。”

  “多谢阿玉今天帮忙了,下次来开封展昭再请你吃酒。”

  “走了啊,阿玉。”

  总算是送走了这热闹的三个,阿玉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就差没擦汗了,一个转身,刚想把打包的菜装好,就看见掌柜的那张大脸出现在他眼前不到一个巴掌的距离。

  “掌柜的,你干嘛?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阿玉是吧,你这打包……要不我这给你个篮子拎着?”

  作为一个生意人,八面玲珑已经成了本能,即使能开这么个铺子的不至于半点关系没有,可对于和开封府官差有亲戚关系,听着还读书有本事的人多表达几分善意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喽,掌柜的那脸上多出了好几个褶子的笑脸也就十分的寻常了。

  阿玉历经几世,什么人没见过,一看就知道人家是啥意思,他跟着也笑了笑,说到:

  “不用,篮子也要钱的,掌柜的,要是可以,帮我用油纸包一包成不?”

  不让人出血,却又相互表示一下善意,这已经够了,再多那就是狐假虎威,对他的名声可不好,将来他可是要和那些人精子名人扯关系的,细节很重要。

  “成啊,怎么不成,真是个好孩子,知道俭省持家,将来家业一定能兴旺。”

  这话和那几个不懂真相的说说也就罢了,和他说?当他不知道这所谓的剩菜其实根本没有丢弃的可能,都是后厨厨子和一帮子小厮,跑堂的饭菜?好吧,看穿不说穿也是一种潜规则,所以阿玉只是给了个貌似羞涩的笑,然后揣着油纸包还有那八文钱,快速的跑了。

  官员阶层,有着比清朝高十倍,汉朝高六倍的高薪水养廉之下,打包这个习惯还真是没法子养成。

  作者有话要说:  包拯任职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

  按宋仁宗嘉祐年间颁布的《嘉祐禄令》,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还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

  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6.5公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

  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

  再查《嘉祐禄令》,权知开封府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发给15秤(每秤7.5公斤)的木炭。总计包拯一年的各项收入: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如果把包拯每年的各项实物收入都换成钱,当时400文铜钱的购买力和现在2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21878贯铜钱合计1367万元。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