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清穿同人]团宠十格儿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7章101

第47章101

王浩然 2023-04-14

  珠锦对这个时代的物价不太了解,“几两银子就够吗?”

  “足够了。”水芝跪伏在地上,“奴婢多谢主子大恩。”

  这点钱珠锦还是能拿出来的。

  穿越前珠锦查找清朝物价,发现有好几个说法,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在400到600之间,放在现代,如果用这笔钱来看大病,就跟打水漂似的,这么看来,古代的通货并没有后来那么膨胀,钱还是很值钱的。

  似乎有哪里不太对……珠锦在古代生活了这么久,对这边多少了解一些。

  后世对银子的换算,多是比照米价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来的。可是现在的粮食并没有后来那么充足,有些地方米面足够,更多的地方老百姓都吃不饱饭,如果是按照米面的价格来算,自然浮动很大,以这个为标准,换成其他方面的花销,价钱就会变得很离谱。

  珠锦想了一会儿,把自己都给绕糊涂了。

  她晃了晃脑袋,这就是穿越者的悲哀。什么东西都得先换成后世的标准,心里才能有数,不然真的很难理解。

  回到皇宫,水芝的家事解决,李侍尧的人头也落地,乾隆雍正又投入到了新的政务中去,珠锦也开始准备去尚书房上学了。

  之前乾隆答应过她,可以跟着皇子们一起读书,珠锦非常期待,养心殿的太监也不敢不上心,早早地给她准备好上乘的笔墨纸砚,乾隆还给她找了一个陪读,是九公主的女儿,名叫赋馨。

  九公主是令懿皇贵妃的女儿,如今也有二十三岁,年前得了肺痨,一直缠绵病榻,终是在十一月十九日薨了。

  她的丈夫扎兰泰不算多厉害的人,乾隆对这个额附也没多少感情,直接命人将外孙女接到宫中,交给翊坤宫的惇妃抚养,也算是对前面降了她位分的一点小小补偿。

  赋馨到底是外姓人,身份有些尴尬,宫中奴才只喊她大格格。她虽是珠锦的外甥女,年纪却比珠锦这个小姨大了两岁,已经将近八岁了,只是性格腼腆,不怎么爱说话,看着是个文静内敛的,很是守礼,叫人能放心得下。

  赋馨刚来宫里有些不习惯,乾隆就让珠锦跟她玩了几日,过来年才正式上学。

  珠锦趁机给她补课,刚满八岁的大侄女在家里没怎么学过文化课,被珠锦按着学了个昏天黑地,很快从母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满脑子都是被珠锦洗脑的学好知识,为额捏争光。

  雍正把赋馨的变化看在眼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大为震撼。

  去尚书房读书的第一天,珠锦早早的起床,吃完饭换好衣服,穿上披风,那好袖炉,坐着小轿子去上课。

  翊坤宫离着养心殿有一段距离,赋馨没和珠锦一道儿,去了尚书房之后,两个人在门口相遇,相识一笑,赋馨向珠锦行过礼,二人才一起进了里面。

  “今儿天可真冷啊。”珠锦握住小侄女的手给她搓搓,“外头天还没亮呢,你困不困呀?”

  “多谢十格格关心,我昨儿睡得早,不是很困。”刚说完,珠锦就打了个哈欠,赋馨看到珠锦打哈欠,没忍住也跟着打了一个。

  珠锦笑了起来,赋馨看到她笑,也跟着腼腆地笑。

  珠锦说:“第一天上课难免紧张,我就辗转反侧了好久才睡着,还没睡多久,就被人从被窝里拽起来了。我原本也是这个时间起床的,就是前不久跟着汗阿玛到外面玩了半年,早就懒散了,现在起这么早,还有些不习惯。”

  赋馨来读书心里也是忐忑的。

  她没有见过外男,也不知道学堂是什么样子。跟着珠锦补习了好久功课,看到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姨母什么都懂,她就像个从乡下来的没见识的小姑娘,赋馨有些自卑,就怕学的东西太高深,自个儿什么都不懂,在几位舅舅面前丢脸。

  听到珠锦这么说,赋馨放松很多。

  她打量这间课堂,目前就她和珠锦,还有身边跟着的宫人在。他们接过主子身上的披风,拿来新的手炉,又将炭盆、烛火等物端过来,一应动作行云流水,珠锦他们只要等着伺候就行。

  两个女孩子暖了手,视线也变得亮堂,打量着别人这辈子都未必能来的高级学府。

  尚书房比珠锦想象中小很多,想来只有几位皇子和王孙贵族才能在此读书,外面还另外设了咸安宫官学,专供满族子弟读书。

  和珅就是咸安学宫出身的,据说他那时候很穷,考上咸安宫官学之后可以拿到一部分补贴,所以才能带着弟弟上学。如果没有英廉看中,和珅大概会先留下来做个普通的笔帖式,一步步晋升。

  “咱们坐到前面去。”珠锦拉着赋馨往前走,“看这些座位上摆着书本的,应该是有人占了,我们找个僻静的地儿,离这些男人远一点。”

  赋馨笑着说,“都进学堂了,去哪里找僻静之处?”

  “四周无人就行,宽敞,东西可以随意摆放。我就喜欢一个人占两个人的地儿。”

  珠锦的说法正合了赋馨的意,她也不想与男人离得太近。

  珠锦只有六岁,赋馨却已经八岁了,算是大孩子了,应该注意些男女之间的距离。就算是珠锦,这个年纪也与丰绅殷德定了亲。幸而满人不怎么讲究这些,又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没人敢嚼舌根。

  两个人站好了座位,拿出书本来闲读,偶尔说上几句话,没一会儿永琰与永璘就来了。

  “你们倒是来的早,也不多睡一会儿。”永璘哈欠连天,跑到自己的位子上趴下。

  永琰道:“头一天上学,想来新鲜的紧。十妹和大格格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多谢十五舅舅。”赋馨起身,俯身行礼。

  珠锦就没那么规矩了,她转了转眼睛,看向永琰,“十五哥,给我看看你的书!”

  永琰不明所以,但还是把书本递给了她。

  珠锦打开翻看了一下,发现永琰学的是一些她没看过的书,想来已经把经典学完了,又接着学名气小一些的著作。她十五哥今年已经二十来岁,据说福晋怀有身孕,与珠锦这个小豆丁相比,算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珠锦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可以做绝世天才,现在看看连书名都没见过,不禁有些丧气。

  永琰还在上面做了好多笔记,字迹也不是珠锦能比的。

  她简单翻了一遍,将书本递回去,“多谢十五哥。”

  永琰接过来,看她拿书前精神奕奕,翻完后神情恹恹,知道她可能是受了打击,“你现在年纪还小,应当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十五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十妹已经很厉害了,不必妄自菲薄。”

  赋馨看看十五舅舅,又看看小姨,才恍然明白,小姨也跟自己一样,怕跟不上进度。她深有同感,珠锦确实很厉害,没有必要难过。同时也有些被安慰到,只要她好好学,总会跟上的。

  博士踩着点进来,简单介绍了自己一番,询问过珠锦和赋馨的进度,让她们读书练字,然后去检查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的功课去了。

  珠锦抬着手腕练字,恍惚中觉得在尚书房跟着大家学习,和被雍正教导区别并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点社交吧。

  第一天读书很顺利,珠锦老老实实念书练字,偶尔瞥到永璘手臂撑着眼睛昏昏欲睡,发现被自己注视之后,猛然睁大眼睛,直起身子,不一会儿又开始眼皮打架,困倦地不行。

  看来这个哥哥还是很在意面子的,只可惜他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珠锦心想,乾隆生的孩子不太行啊,好像真正挑不出比十五哥更好的了。永琰跟同辈相比算是佼佼者,要是放在康熙朝,那真的想高调都很难。

  如果乾隆的二阿哥七阿哥他们还活着,说不定皇子们的竞争意识更强,学的也更努力些。

  珠锦在尚书房混了一天,中午是和赋馨单独吃的,下午早早地就放学了,各自回到宫里用膳,然后睡觉,第二天又是很早起床,来到书房复习昨天的功课。

  如此日复一日的学了很久,朝廷里突然闹出个事儿来。

  国库没钱了。

  乾隆花钱大手大脚,一点都不知道节俭,什么事情都喜欢最大规格,审美和雍正完全不同。再加上最近的大小战争,修葺宫殿等各项开支,就算没有南巡修建行宫那么铺张浪费,国库里的银子还是越来越少。

  和珅就递上一个折子,名为“议罪银”。

  这三个字珠锦熟悉的很,但凡听说过议罪银的,都会觉得乾隆脑子有坑。

  议罪银的危害程度,也就比卖官鬻爵低那么一点点。

  这项条款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犯了罪,只要交出足够的钱,就可以免罪。犯的罪越大,交的钱越多,以此达到捞钱的目的,又在另一种程度上显出乾隆的“仁慈”。

  把国家法律当做儿戏,以金钱来决定权力。亏他还有脸称自己是“盛世”,谁见过这种盛世?谁愿意生活在这种盛世?

  乾隆时期,是最饥饿的盛世。

  英国使者来到清朝,看到的都是遍地饿殍!嘉靖固然中庸无为,可他不是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乾隆后期,清朝就已经垂垂落幕。如果英国人前往中国时见到的是另一幅景象,又怎能在仅仅四十年后,发动鸦片战争?

  如果乾隆没有闭关锁国,而是与英国交易,哪里至于连枪炮都没有?清朝真的是飘了,不止不思进取,热武器制作水平还比不上明朝。

  珠锦越想越生气,她就住在养心殿里,雍正和乾隆包围了她,珠锦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太敢发脾气,沉默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汗阿玛打算同意和珅的折子吗?”

  她连谙达都不想喊了,直接喊名字。

  乾隆还在沉吟。

  他当然知道这么做不太好,可是这是能平稳度过危机的好办法。除了和珅,其他人连个屁都没有。

  只是雍正还在这里,乾隆哪怕很心动,也不好明说。

  最重要的是,不久之前他刚想着做个超越康熙的明君,总不能这么快,就做出错误的决断,还是得再思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填充国库。

  雍正道:“怎能做出如此践踏法律之事,将我大清律法置于何地?将我大清皇帝置于何地?和珅身为人臣,不为百姓考虑,反而毫无底线,蔑视王法,着实该死,罪不容诛!”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