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0章137

第60章137

星陨落 2023-04-15

  池云亭五人考前互相检查过,自然不惧衙役们的检查,他们被王学政点名以后,就去往衙役们身边。

  院试的衙役检查的十分认真,把池云亭等人带的馒头全都掰成小块,还有池云亭等人身上的衣服,就那么单薄一件,也被他们翻来覆去的验看。

  等到检查结束,池云亭的衣服重新回到自己身上,只觉得周身猛地一暖。

  他的衣服和沈淳的衣服款式相同,内里都有一层毛绒里衬,全是雪白的兔子毛做成,这样有点像反过来的皮衣,不过不得不说带毛料的棉衣真的很暖和,其他考生也基本棉衣加身,贡院不让多穿衣服,大家都舍弃了外面那件。

  进了贡院,池云亭五个就拿着各自的考号,前往自己这次院试的位置。

  院试没有提坐堂号,而是根据府衙发放的考号,全都打乱了顺序,互结的五人不会被分到一起,位置的好坏则全看考生运气。

  而池云亭这次运气显然不怎么好,因为他居然被分到一排号房的末尾,也就是臭号附近。

  从县试排位开始,池云亭就没去过后排号房,也就没体验过臭号附近考生的艰辛,却不想这次院试居然中了奖。

  闻着附近的味道,池云亭脸色微微泛黑,却还是只能在衙役们眼神示意下走进号房。

  和池云亭一样,被“有幸”分到臭号附近的其他考生也泛着明显的菜色,彼此互相对视一眼,尽是同情。

  池云亭顾不得自怨自艾,一进号房就开始在墙上钉油布,试图阻挡味道侵袭。

  谁能想到买油布的本意是为了遮风避雨,却没想到先用油布遮了味。

  附近的考生见状眼睛一亮,也纷纷有样学样,他们是不是该庆幸自己准备周全,也带了遮挡的工具,要不然那味道,谁还能静的下心思考。

  衙役们把他们的考生动作看在眼里,只要没有发现他们作弊,那么考生们在号房里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不会管。

  有了油布做遮挡,池云亭鼻尖的味道终于消散不少,不仅如此,池云亭还从考篮里取出口罩和耳暖。

  对池云亭来说,口罩只是以防万一,耳暖才是他准备的重点,却不想真到了考场,口罩比耳暖的作用还大。

  等佩戴好口罩,池云亭把谢蝉衣给他准备的香囊拆开,把里面的药草放口罩里一些,这样一来虽然更闷,可是池云亭鼻尖嗅到的味道却淡了许多。

  其他人除了和池云亭互结的四人外,都没有准备耳暖和口罩,看到池云亭身上的装备,臭号附近的考生们神情不由一噎。

  只见池云亭全身都包裹在棉衣里,衣服上还带着雪白的毛绒滚边,头上则是一个略显奇怪的东西,圆圆的恰好护住对方的两只耳朵。

  更不用说对方耳朵上挂的东西,好像就是一块布料,护住脸庞和口鼻,只留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眸出来。

  想也知道对方闻到的味道比他们淡不少,臭号附近的考生们不禁十分羡慕。

  很快众考生全都就位,贡院门关,待考生们稍作休整后,就有铜锣声敲响,意在提醒考生们注意。

  因为院试的出题规则不同,虽然重点还是八股文和试帖诗,可是八股文的题,却是学政现场出的,不像以前都是提前出,会随着衙役们发放考卷和稿纸一起发下来。

  既然是现场出题,自然不存在提前泄题的可能,等到学政把题目想好以后,会把今天要考的题目写在大纸张上,然后贴木牌上,让衙役们在考场内巡游,速度不快,足够考生们看清楚上面的题目。

  衙役们敲铜锣,就是在告诉众考生,赶紧集中注意力,把考题题目看清楚,然后抄下来。

  院试一共两场,分别是正试和复试,每场考一天,当天考,当天交卷,

  按照规矩,院试正试,考两道题,分别是八股文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池云亭排在一排号房末尾,等带有木牌的考题过来,空白考卷和草稿纸已经发下来,看到题目,池云亭直接写到稿纸上。

  让池云亭眉眼一抖的是,题目的内容,居然是考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的。

  要不是池云亭确保自己和王学政真的不认识,也没交情,恐怕都要以为这是明晃晃的送分题。

  不过稍微惊讶过后,池云亭很快就反应过来,因为贡院的考生们,都来自池泉州管辖的各府,各府名下又有县,如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院试贡院的考生们说是来几十个地方也不为过。

  而这其中,来自柳江府—上元县的考生又有几个?——只有池云亭和沈淳两个。

  去年柳江府府试,上元县考中的考生数量不少,只是他们不少都名次靠后,并没有前来参加这次院试。

  毕竟来池泉州一趟不容易,他们想更有把握一点再下场,省的白跑一趟。

  如此数百之众的考生,来自几十个地方,这道题出的可以算偏了。

  另一边的号房,沈淳和余川两个看到题目亦恍惚了一瞬,余川心里不禁一叹,开始绞尽脑汁回想自己先前和池云亭、沈淳两个在船上的交谈。

  当时他只是想对池云亭学问多了解一些,也对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多了些认知,却不想现在反而帮到他。

  而上元县周边的考生们,或多或少也听过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看到题目,眼眸不由微微睁大。

  要知道因为上元县纺织厂,还有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横空出世,就连他们是读书人,也有所耳闻,有些夫子更是给他们出过题。

  因为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事关民生大计,他们既然决心走科举之路,以后很有可能成为官员,怎么可能不去了解那些东西。

  至于距离上元县较远地方的考生,对于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们只觉得这两个名字隐隐有所耳闻,却忘了是在哪里了。

  突然,有考生思绪为之一清,他想起来了,那不就是上元县纺织厂弄出来的东西吗,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就是上元县纺织厂的专属利器,听说它们让织布的速度是以前的数倍不止,是以虽然才建成数月,所织出来的布料却已经远销到府城。

  就算他们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也知道一旦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的效率要是真的,那将是国之利器。

  而现在王学政敢这样出题,岂不是证明那个消息的真实性。

  这一刻,不知多少考生记住了上元县的.名字,以及,对来自上元县考生的羡慕和嫉妒,想也知道他们身为本地考生,在这一题上有多占便宜。

  想到这里,不禁有前排考生去看首位上王学政的神情,并无异色。

  倒是王学政身边的人俯身小声道:“大人,这一题会不会太难了?”

  要知道这题估计只有上元县及周边县城的考生会知道出处,出了柳江府,可能只剩下耳闻。

  王学政闭眼道:“足够了,毕竟咱们得确保筛选下去大批考生才行,院试正试,只取五分之一的考生。”

  所以题不偏,到时候烦忧的就该是他们了。

  王学政出的题,是让考生们评价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的出现,对民间、朝廷有什么影响。

  这点越是了解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答的就越清楚。

  池云亭理清楚思路以后,开始打草稿,把自己这段时间在上元县因为纺织厂而发生的变化全都写下来。

  首先就是人力上。

  在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出现之前,妇人们织布都靠起早贪黑,还有熟练度的加持,如此才能一天织出一匹布。

  可是就算她们如此勤勉,他们家挣到钱了吗?没有。

  其中故有布税的缘故,更多原因还是纺织机效率低下,没有更好的解放妇人们的劳动力。

  作者有话说:

  ~

  走过路过的小天使捧个场,收藏一个呗^ω^。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