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剑三同人]铁鹤书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97章 第九章第三十节【缆索230

第197章 第九章第三十节【缆索230

永恒的夏亚 2023-04-16

  “什么解释?”

  杨榆没有回答,他的眉头紧锁,视线在自己的脚边游弋。

  “快说呀,什么解释!”闫康又催促了一句,大个子这才开口:“有传闻说,南方那期‘华功’事故,其实不是走火入魔,那些人根据书中的理论,用自制天线接收宇宙信息,从某种方面说,他们成功了。”

  “那个简陋的设备,真的从宇宙里接收到了什么,甚至,让那些迷信的‘华功’修炼者认为,他们与某个东西发生了精神层面的交流。阎科员并不是骗子,他的养生方法真的会改变人类——只不过不是以我们期待的方式。”

  “那天晚上,有什么东西被修炼者们从群星间呼唤了过来,在修炼者发疯后,它又循着‘华功’传承的路线来到了香口镇……”说到这里,杨榆长长出了一口气,“这是周学长留在笔记上的推论,当然,他没有证据。”

  雾更稀薄了,闫康认为他透过雾气隐约看到了远方群山的轮廓,但是他并不能确定,因为那些轮廓太模糊了。缆车越来越慢,几乎已经到了彻底的停滞边缘,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短暂的沉默后,众人头顶忽然传来一阵“噼啪”声,缆车的内置喇叭毫无预兆地开始工作了。年轻人们先是听到一连串刺耳的杂音,接着,一首陌生的流行歌曲开始在车厢里回荡,那种九十年代初的旋律与编曲风格充满了与当下格格不入的怀旧感。

  “这是什么歌,曲调真怪。”杨榆说。

  “听起来像是一首信天游。”闫康说。90年代初开始,流行乐坛曾经刮起过一阵强劲的西北风,各种或真或假的信天游纷纷被现代文化产业包装后灌录进唱片里,当时只要是一首信天游,就有出版的机会,不管它能不能卖出去。结果一年后,这种滥觞毫无悬念地造成了市场的饱和。

  一边的叶芸芸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这首歌我听过,这首歌……叫《白衫郎》,那还是我小学时候在电视上听到的,我都忘了是个什么节目了,反正……我只听过一次,后来,我再也没有听到过它。”

  《白衫郎》?你确定?就是这首歌?”闫康扶着眼镜,表情像是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怎么了?”女孩问。

  “《白衫郎》在网路上,是跟《荀秧祠》齐名的都市传说。有很多人都声称小时候在某个没有名气的电视节目里听到过它,但是谁都挖掘不出这首歌更多的信息,更没有人能够完整地重唱它。”

  “有一阵子,我对这个都市传说很感兴趣,还专门做过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这首歌跟《荀秧祠》有本质上的区别。你们或许也知道,《荀秧祠》这首歌其实并不存在,它完全是从网路上人云亦云的空穴来风中创造出来的,但是《白衫郎》,确实有过这首歌。”

  “我在一个小唱片公司的发行目录上找到了这歌名。按照都市传说的讲法,这首歌被某个前往陕西采风的音乐人听到并挖掘出来之前,已经在封闭的小范围里传唱了一千多年。”

  一个盲眼老汉凭记忆为音乐人演唱了歌曲的几个不连续的小段,据说他是这世上最后一个知晓这首歌的人了。音乐人回到他惨淡经营的公司,用录下的素材为基础,谱写出了后来电视上的那首《白衫郎》。之后的故事,就走上了都市传说的老路:诅咒,命案,失踪,诸如此类。当然,以上那些内容全部无从查证,网上唯一能找到的图片信息,只有一张据说是演唱者的90年代初风格艺术照,以及一张印刷粗糙的卡带封面,封面上显示《白衫郎》列在B面第三首。

  “我没办法反驳那个都市传说,因为关于那个唱片公司,我后来什么信息都没查到。至于那个去陕西采风的音乐人,我甚至连他的名字也没有调查出来。他们就像许多其它同时代的作坊式小型唱片公司一样,淹没在了时间洪流中。不过,我却查到了另一条线索,民国时期,有人曾经在一张叫《新世界》的小报上,以《白衫郎》为名连载过一个惊险故事。作者名叫王策,是个不得志的归国老留学生,他的资料也同样少得可怜,然而,网上却有人专门编写以他为主角的灵异故事,而且,已经编了不少。我不知道那些无聊的好事者是谁,但那些故事,大多经不起推敲。其中最离谱的,是把他叫做什么……‘万千化身之主’……”

  闫康话音未落,忽然被小叶的尖叫打断,说时迟那时快,众人只听见耳边“砰”地一声巨响,整个车厢就开始地动山摇般摆晃起来。

  闫康一个站立不稳歪倒在地,后脑勺重重撞在了金属墙壁上。一阵强烈的晕眩伴随着耳鸣向他袭来,他想要扶着墙重新站起,然而试了两次却都失败了。他瘫坐在地,感到一切都在天旋地转,头沉得像是灌了铅,嘴里弥漫着恶心的金属味,最糟糕的是,他的眼镜也不知去向了。

  “小闫!”一片混乱中传来杨榆的惊叫,闫康抬起头,发现对面倚墙而立的大个子正直愣愣注视着自己上方的窗口。

  “怎么了?”他急忙转过头看向窗外,但是失去了眼镜对焦,他看到的景色一片模糊。

  “雾里面有东西,特别大!刚才撞了缆车一下。”杨榆话还没说完,闫康眼前的白色氤氲中忽然冲出一个巨大的黑色轮廓,没等他做出什么反应,那东西已经重重装在了车厢外壁上。

  缆车晃动得更剧烈了,就像风中一片孤叶挂在树梢苦苦支撑。“抓稳!抓稳!”闫康叫了两声,身体紧紧贴住墙壁,这是他能做的唯一的防护了。闫康喘息着环顾四周,一切都在混乱中分崩离析。叶芸芸已经钻进杨榆怀里,看她的样子似乎是在放声大哭,冯凯安依旧匍匐在地,两手抓住金属椅脚,他好像是在无意识地喊着什么,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动物,哑巴还坐在位子上,用双手撑住墙壁,张着嘴发出不连续的音节,也许是在努力说话一样。

  喇叭里的信天游还在播放,事实上,它的曲调似乎更加欢快了,与车厢里的癫狂搭配在一起,有一种让人作呕的滑稽感。

  撞完这一下之后,黑色轮廓迅速隐没在了浓雾中,大约过了十几秒,它又从雾中冲出,带来一次更猛烈的撞击。这一次玻璃直接被撞出好几道裂纹,连金属的缆车外壁都被撞得变了形。

  车厢里所有的人都已经六神无主,黑色的轮廓却再次一击而退,像是巨鲨沉入白色的海面,留下众人在摇晃的车厢里屏息闭目,等待着接下来的碰撞。

  但是预想中的撞击并没有如期而至,连播放信天游的喇叭都不知何时安静下来了,一切似乎都回归到了深海一般的平静中,只有那两道触目惊醒的裂纹,依旧挂在车窗上张牙舞爪,粗暴地提醒着众人刚才的遭遇并非噩梦。

  “车又开始动了……”叶芸芸低声嗫嚅道。她说得没错,缆车正在徐徐加速,没过多久,它又恢复到了正常的运行速度。窗外,云雾已经散去大半,缆车里的人如逢大赦,除了冯凯安之外,其他人都纷纷把头凑到窗前,拼了命想要用视线扫过外面的每一寸土地。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像是一片波涛静止的海面,延展到视线的尽头,没有道路,没有房屋。没有任何可以确认方位的东西。

  缆车从一个破败不堪的铁架子前略过,这个朽物竟然还没有倒下简直是一个奇迹,他们看到架子顶端装着一个古怪的轱辘,有两个瞧不清衣着的人影正背对缆车,把从轱辘里舀出来的东西灌入身边的陶罐里。众人趴在玻璃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两个人从视线范围的左面移动到右面,距离最近的时候,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看清了那两个人的身形。

  远方的山脊上出现了零星的城墙废墟,这或许是某个地方政权建造的野长城,因为据杨榆所知,这里距离长城还很远。在那些城墙废墟的末梢,是一片更加巨大的废墟,也许那里曾经有过一个关隘,但现在,那里几乎什么都没有剩下。

  缆索前方的白色迷蒙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庞大的阴影,仿佛一头巨兽从浓雾里冲了出来。那就是缆车的终点,一个全金属搭建的临时缆车站。车站里空无一人,只有几盏指示灯兀自明灭。墙上挂着一张西方人的半身照,但是照片的颧骨以下部分已经被撕毁了。

  “那个人,是不是Mr.T?”冯凯安问。

  “我看不清啊。”闫康回答,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眼镜,遗憾的是镜片已经全碎了,他现在看窗外只有一片模糊不定。

  “我觉得他有点眼熟,但是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张脸。”杨榆说到这里,忽然感到自己手臂被人轻打了一下,大个子急忙转过头,看到哑巴正站在自己身后,手上拿着一张泛黄的旧报纸,示意杨榆拿去看。大个子接过报纸,发现上面写着“欢迎美国科考队来我市开展联合考察”的头版标题,下面还配了一张全体科考队员的合照。照片很模糊,照相的人显然欠缺技术与经验,照片中所有的人,都呈现出一股木然的呆滞感,照道理说,看这种照片就像隔靴搔痒,应该钩不起人的任何情绪。但是,当杨榆看到这张照片,他忽然有了五雷轰顶之感:“对了,我想起为什么这张脸会面熟了,我见到过他!”

  “你见过他?你见过Mr.T?”闫康对于杨榆的话与其说是不相信,不如说是无法接受,“你什么时候见过他的?在哪里?”

  大个子转过身,脸上表情出奇地郑重:“今天看见的,在这里看见的……而且,你也见过。”说到这儿,他的视线转向了闫康放在座位上的那本书:《百位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他一个箭步过去,拿起书飞快地翻了起来。

  缆车已经快要驶入车站,周围还是没有半个人影,只有指示灯在空无一人的候车厅中急促不安地徒劳闪烁着,像是要唤醒那些早已不在的员工。

  杨榆终于翻到了他要找的那一页,他深吸一口气,把书递到闫康面前,后者眯起眼睛,几乎把脸贴在了书上,这一刻,他的样子说不出的狼狈。足看了三四秒钟,闫康才发出一声像是□□的叹息:“是他呀!”

  书的这一页上印着一张美国绅士的黑白全身像,虽然照片中的人看上去还很年轻,但是杨榆还是一眼就认出他与候车大厅里那张照片中是同一个人,同时,他也是哑巴的报纸上,站在照片最中间的人。

  “是啊,当然是他了。”闫康懊恼地把书扔在了地上,“Mr.T,T先生……特斯拉先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