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0章 团圆佳节151

第60章 团圆佳节151

三百荔枝 2023-04-24

  待李乙赴宴回来,寻到人时,只见女子独坐在殿中,高髻梳起,穿红着绿。

  穹天满月散着淡淡的光,斜洒入半开的窗棂中,照得她身影单薄,孤孤单单的,再也鲜活不起来。

  羊家几姊妹中,她序齿排行第一,性格却是性格最跳跃的那个,望着柳树便能想到西北大漠,望着莲池里的鱼儿便能想到海里的鲲。

  他们初见还是在四大王府,一个六岁,一个四岁。

  那时哀献皇后已在弥留之际,她跟着母亲前来探望,他因乳母不让自己去瞧母亲而在哭着,突然便有一个女童跑上来说是他表妹,然后笑着安慰他:“表哥,女为悦己者容,姑姑只是不愿你瞧到她难看的时候,你是她最爱的大哥,便更不能叫你瞧见了。”

  只是后来,她瞧着自己实在可怜,还是带着他偷偷去看了眼。

  那一眼,他们都再不能忘怀。

  只因哀献皇后满脸的血。

  自往昔抽神,李乙喊了声。

  “元君。”

  女子闻声回头,露出灿然的笑。

  “我知你心里难受。”李乙走过去,站在女子身侧,一只手轻轻落在她肩上,像哄孩子一样,“遣散宫人我已遣散,哭多久都没事,任性也无碍。”

  这话一出,女子如同湖中浮萍,一颤一颤的。

  “我不要...我不要...”羊元君紧紧抓着男子的衣袖,哭到不成人样,泪水似泉涌般,永远都无法止住的流着,“那是我们的孩子,我和殿下的孩子,二哥都已死了,阎王从我手里夺走了一回,凭什么还要被他们再来夺走一回?”

  李乙此时也是无力,只能尽力安抚,可不论如何安抚,她都再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他又如何能不痛不恨?

  东宫四个孩子出生、夭折,皇帝只差人递来几句贺喜安慰之语,李毓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哪怕是个侍妾所生,皇帝都带着贤淑妃都亲自前往看望,后来夭折,竟封了郡王。

  如今还要他的孩子去蒙贤淑妃的恩德。

  思及这些,他忍住怒火,缓缓张嘴道:“终有一日,二哥还会成为我们的孩子,荣封亲王。”

  汉太.祖未死时,吕后也是百般隐忍。

  他要忍,忍到能毫无顾忌杀戚姬的那天。

  荣封亲王。

  羊元君喃喃一句,瞬间便明白过来,不再开口说半句话,只是默默为那个孩子流泪。

  他们要走的路,只知尽头,其余都不知。

  “殿下,你该有子嗣。”这件事,她已在心中想了许久,今夜终是下定决心,要与男子说,“能活下来的子嗣,活着长大的子嗣,越多越好。”

  为帝王者,子嗣最重要。

  男子已快二十有七,再大些年月,都是能做祖辈的年纪。

  若始终无子,只怕会成为敌人的剑匕。

  李乙愣住,此事的确重要,郑戎还活着时,便上书弹劾过他身为储君,却无子嗣,若不是存心想让陛下这脉绝嗣,便是无福享受祖荫。

  这两月来,他并非没有考虑过。

  只是...

  “良娣、良媛、承徽都空缺太久了,其实陛下都不止一次旁敲侧击的与我说过这事。”羊元君叹出口气,其实她还是那般任性,不愿意做的事就故意压在心里,故意不去告诉这人,哪怕是身为妻子该做的。

  如今将这事说出,罪孽感倒是消减不少。

  她继续说着,脸上笑着:“殿下日后也要记得留心此事,若是有瞧中哪家女郎,我再上书去求陛下。”

  李乙若要做帝王,便得努力繁衍子嗣,以保江山无恙。

  注定女人无数。

  他只能点头,道了声“好,有劳元君”。

  *

  高门贵妇的消息向来是最为灵通的,昨夜的诏令,今日便能得知,再回母家走走节,与妯娌间闲话几句,妯娌又回自个儿的母家。

  一来二往,不过两三日,建邺内的世家几乎都能有所耳闻。

  王氏便是从族妹那儿知晓的,午间来林府走动时,她刚跨进微明院,便笑呵呵道:“宝姐儿,你可知仲秋那夜又生了什么新鲜事?”

  正在厘清前两日仲秋账目的宝因闻言抬头,望了妇人一眼,拾过远处的算盘到近前,吩咐了几句外头的人,随后笑着摇头,出声接了妇人的茬,打趣道:“还得请叔母开开金口,告知我一番。”

  侍女也手脚利落的端来盏酪浆。

  “说来跟宝姐儿你们倒还有些关系。”王氏舀了勺稠密似酸酪的浆水入口,抿一抿便在舌尖化开,“官家竟要把东宫夭折的第二子过继给五公主为嗣子。”

  宝因指尖拨弄了两下算珠子,随后顿住,心神也随着滞住,不用去想也知,贤淑妃必定是先打了她腹中这个孩子的主意。

  不过半瞬,算珠的碰撞声再次响起。

  她作出诚心求问的模样:“既是过继嗣子,为何不从皇室旁支中选位尚在世的子弟?”

  说来这个也是怪,王氏叹气摇头:“谁知呢,五公主一心要成仙,无意流连我们这俗世,这才去了,为着成仙这事还...”

  还搞出贵女代嫁的事来。

  王氏及时收住话头,暗骂自己一句,又往宝姐儿那边瞧去,见到她晏然自若的样子,不由得松了口气。

  宝因察觉到打量的目光,垂头会心一笑,这事在她这儿早便过去了。

  王氏也跳过前面的话,直接从后面开始说起:“你说到头来又给五公主弄了个什么子孙后代,还是个不在世的,我瞧这过继未必是真的,若真是要过继,该像安福公主那样才对,让人承袭爵位,世代延续。”

  说罢,她止不住的叹息道:“东宫不得圣眷,怕是官家存心的。”

  “官家爱女,又舍不得叫贤淑妃伤心,许是才想出这折中的法子来。”宝因核算完这页账目,淡淡笑道,“到底是皇家的事,也不是叔母和我能置喙的。”

  这话若叫有心人听去,命虽不会丢,荣华富贵也失不去,但同时得罪的是皇帝与太子。

  今日种了这根刺,来日便是能刺穿胸脯的长矛。

  王氏明了过来,止住声。

  宝因忙完这些杂务,合起账目,随手将算盘压在上面,想起那件事,怀着心思的开口闲聊道:“听爷说叔父快回来了。”

  “昨夜进了建邺城,只是太晚,便在大安坊的旅舍住了一夜,今早又托人来说,先要去官署述职,再行回府。”王氏脸色红润的说出后半句话来,不自觉的带了些妇人家在床帏间的赧然,“今夜倒是能回来。”

  虽是老夫老妻,可大半年未见,铜铸的人也该痒痒了。

  宝因点头,了然一笑。

  侍女捧着酪浆进来,盏底垫了块丝帕才敢递给女子。

  王氏倒迷惑起来,怎就突然问起这事,语气也变得肃然:“可是有什么事要找?”

  宝因接过瓷盏,指尖玉匙搅弄着,与妇人笑吟吟道:“惦记着我们铆二爷的通婚书呢。”

  王氏撇过去一眼,无奈作笑:“有你这么个好嫂嫂,倒叫人艳羡了,来世要去哪家,可得先告知一声,我也好托生跟着一块去。”

  忽然帘子外传来脚步声,只听问了句大奶奶可在屋里,而后便见人影晃动,童官已在外头立着,恭敬禀告:“大奶奶,大爷说今日要晚回来些。”

  “知道了。”宝因缓声开口,又想起去年任内史的事,好一番叮嘱,“回来时,仔细保护着你们家大爷,若有什么事,提前来府里告知我一声。”

  王氏一时还想不起来去年出了什么事,看着屋里的侍女,又望着外面的小厮婆子,方领悟过来。

  吴陪房一家子被打杀的那夜,绥哥儿也出了事。

  童官拿命保证完才走。

  随后,又有侍女来说王氏府上的管家婆子寻到了这里,像是有什么急事。

  话音刚落,仆妇也已心急火燎的走了进来。

  “太太!不好了!”

  历来坏消息不进别人府上。

  妇人横眉道:“瞧瞧你嘴里都说得是什么话?”

  “不妨碍的。”宝因不惊不慌的放下盏,朝婆子看去,“快跟你们太太说说府上出了什么事,这么不清不楚的喊一句,反来吓人。”

  可官家婆子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句话来:“有...有个...”

  王氏是个急性子,听到婆子的声音,只觉要逼死人,受不了的出声冷斥:“有事就快些说!”

  这么一斥,倒也管用,官家婆子霎时便将心里的那句话顺顺畅畅的给说了出来。

  “老爷从外面领了个女子回来!”

  作者有话说:

  [1]庶出皇子称呼生母为阿姨。

  [2]文献出自以下。

  ——

  《南史·齐武帝诸子》:“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衆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

  -

  《南史·齐宗室》:“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