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重生之末代帝王养包子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6|尹放9

6|尹放9

冬月青 2023-04-28

  国不可一日无君,自诸侯王公子入京后,立帝事宜便被纳上了日程,其中就立清河王世子李乘与蠡吾侯庶长子李彧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支持李乘者以朝中清贵居多,其中又以两代帝师荀楠与当朝大儒伏绾,以及汝阳侯袁安的支持最显。主要意见是先帝无子嗣可继,承嗣者也须从嫡从长者考虑,而贞王本即和帝长子,李乘又是嫡出,身份尊贵。从出身考虑,除?世子李乘外无出其右。当然,就荀楠与伏绾的私下里,也是认为贞王一系积势甚重,李乘年长,已近及冠,可早早亲政,则朝政可早日不被连氏一族把控。而袁家身为李乘的外家,自是私心偏多。

  而欲立李彧者,则为连氏、杨家。对于连太后与连大将军而言,李彧明显比李乘是一个好很多的选择,而且李彧早早表示出良好殷勤的姿态,欲求娶连月为妻。而李乘早娶了其母袁氏的娘家侄女为妻了。杨氏虽然是李彧不太正经的外家,但与家族利益息息相关的时候,自然还是要站在李彧这边。

  虽然支持李彧的不多,但是连氏对此是喜闻乐见的。在他们看来,李彧背后的力量越是孤弱,便越是好掌控,李彧便也越发只能依靠连家,这样连氏一族的权势才能得以延续。更重要的是,虽然支持李彧的家族和大臣不多,但是反对的也少。对于朝中部分能臣干吏来说,出身并不重要,而且以连家目前的势态来看,逆其锋芒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当然,沉默的多数与邓家及尹家的明里暗里的态度自然也有着微妙的关系。

  选帝事宜还在胶着,李彧已经将弟弟送到了辟雍学堂读书。辟雍学堂本是皇子和大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只是如今皇室子息薄弱,招生的范围比原先放宽了一些。辟雍学堂位于宫城东南方,取息息日上的方位,占地近千亩,有礼堂、学堂、藏书阁、琴室、骑射场。其礼堂用来节祀供奉、行拜师礼、结业授礼、行大惩戒的场所,很是庄重肃穆。

  学堂有石室三间,分别用来稚子启蒙、总角习书、十五志学。稚子启蒙里主要是四五岁到□□岁的幼童,多是教习写字、简易诗歌、基本的数数,然后玩耍。总角习书里则主要是□□岁到十五岁的孩童,便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并初涉六艺,年纪小的当然也主要是背诵并听先生讲解。十五志学便是学生选择某个方向仔细研读并要开始自己思考理解感悟,大部分是选择深研四书五经,但少数有天赋的,也会着重天文、杂家或六艺中的一种。

  辟雍学堂可算是整个苍玄王朝最好的学堂,学堂里的先生多是荀、伏两家及其他大儒门生,又有勇将教授骑射武艺,即使是教授数理天文、琴棋书画和其他杂家的先生,也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才。早先辟雍主要是教养皇子的学堂,教授范围要小许多,毕竟数理天文和杂家,皇子要学的少。但到如今,学堂招的学生虽主要是大贵族子弟,但只要是天赋异禀的孩童,皆可入学。

  当然,京城中除辟雍外,还有明堂,明堂则主要是供京城及外地优秀学子读书。在京城,只要其父五品之上或其家千金之财的幼童,或者是年十二通过考核的少年,皆可入学。因明堂无身份限制,所收学生要多许多,规模相对辟雍学堂来说更大。

  但辟雍学堂无疑是为整个王朝输送金字塔顶的人才,而明堂则是为整个王朝塑造中流砥柱。

  管理辟雍学堂的是皇族中的宗伯,名李尧,乃是远系旁支。这人不过三十多近四十,但生得十分年轻,很是俊逸,且有怪才。辟雍学堂便是在其手中变得更为开放包容,培养了许多天才式的人物。

  李彧将弟弟送到了辟雍学堂里的稚子堆里启蒙,初时李元每天上学都是要哭不哭的模样,到学堂门口李彧要离开时,都拉着李彧的衣袖,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他哥,也不说话,一副小委屈的模样。

  等过了几天,李彧就完全瞧不出他弟不舍的模样了。前世李元未及总角之年便早早夭折,如今李彧也只是希望他能平安快乐地长大。他重活一世,把他弟放在自己眼前看着,只希望能免去那无妄之灾。

  这日,李彧照常去接李元,但没见李元像往日一般等在门口。在马车里等了一会,也没见他弟的身影,李彧便命车马侯在一边,去学堂寻他弟。

  辟雍学堂占地甚广,正门开阔,后有影壁、假山、圆形广场。李彧前世也是来过几次,路倒也熟悉,影壁其后不远,过了一条河,向左边的小径进去几百米,便是稚子启蒙的学堂,名叫葵园。学堂里的植被丰茂,很是幽静。

  进了葵园,到学舍的窗前,只见石室里只剩下稀稀寥寥的几个人,李元坐在石室里边靠窗的位置,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正捉着李元的小手教他写字。那少年只看得到个背影,听声音很是温柔耐心,“这个字里面有三撇,所以写的时候要留出足够多的地方。”

  李元一张小脸严肃地绷着,很是认真,李彧瞧着却莫名觉得有几分喜感。

  “你瞧,这样就写成啦,回去再练十遍会写就可以啦!”

  李元抬起头来,眼睛乌溜溜的,“谢谢尹师兄!”一转头就见到了站在窗边的李彧,很是惊喜,小身子圆滚滚地就跑出去将李彧牵了进来。

  石室里摆了二十多张不大的案桌,案桌前摆了一张小蒲席。教李元写字的少年转过身来,却是尹放。李彧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李彧前世对尹放不可谓不熟悉,尹放过继给其伯父南阳侯后,便是南阳侯世子。其人生得甚是美艳,有很有能耐,前世曾三任尚书令,掌管机要,为李彧身边左膀右臂,后任汝南太守、大司农。

  尹放的忠诚与能力,李彧还是很信任的。不过尹放喜欢姿色婉丽的幼童,前世李彧无可无不可,但今日恰巧遇上尹放对他弟殷勤的模样,就不由得警惕起来。

  上一世有一次,李彧去南阳侯府寻尹放。那时他伯父早已去世,尹放也未娶妻生子,偌大的侯府就他一个主人。尹放将侯府后院的小水渠拓宽变成蜿蜒曲折的小河,院中蓄了个不大不小的水池,池中建了个亭子,从岸边到亭子中又曲折往复在小河中建了一长水廊。

  那时正是春日正好的时节,亭子四周一半以下围了轻粉色的薄纱,迎着吹过水面的微风,轻轻柔柔地飘曳。薄纱之上,只露出尹放斜靠在水榻上慵懒的身子。

  李彧一向知道这人有些爱作的癖好,偏又出身尊贵,生得美艳,行事不羁,杀伤力太高,简直就是个妖孽。

  初时也没以为亭子里有什么,待走得近时,才见到尹放身下有个十几岁的清丽婉童给他忙活着。那婉童面色绯红,看尹放的眼神很是崇拜迷恋,这番活也让他很是动情。那幅情景,还是让李彧有些赧然。

  尹放很快便让那婉童退下,还无比自然地在那婉童脸蛋上亲了一个作为安抚。

  如今想起来,李彧只觉得尹放对他弟,哪哪都是坏心思,虽然现在尹放可能还单纯许多,而他弟还那么小。

  李彧狐疑地看着尹放,问道,“不知尹公子为何这般清闲竟亲自教导在下弟弟习字?”

  自上次宫宴后,尹放还记得李彧,只是看李彧对他这般戒备的样子,觉得他是个多心的。

  尹放还未说话,李元便抢道,“哥哥,尹师兄是负责我们的小先生。哥哥,你看,这是我练的字。”李元像献宝一样把学写的自己名字和他哥名字两张纸拿出来,两张纸上面都有尹放俊雅的字迹。

  尹放如今十六七岁,早已到了志学的年龄。他天资不错,又兼出身,很受学堂里先生的重视。他这个年纪,在大贵族中一般或者在三公九卿府中寻个位置,做个几年再外放再提拔,或者是放到皇帝跟前行走,再外放。只是如今新帝还未立,便耽搁下来。尹放很喜爱学堂里这些天真可爱的幼童,便主动要了这差事,帮稚子学堂的先生照料这些幼童,先生自然是求之不得。

  李彧却只觉得这尹放果然从这么小癖好就显露端倪,只对他的戒备更重。将李元拉到自己怀里,敷衍了几句,便带他弟回去了。留下尹放一个人觉得一脸茫然,想他也是翩翩美少年一枚,这人怎么当他洪水猛兽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存稿箱呀存稿箱。。。放假三天,三号我要去青城山啊。。。去了青城后山两次,都没爬玩过,这次买了早上七点的成都到青城山的动车,誓要爬完!希望不要下雨让我泡汤啊!四川的山就是特别多,去了峨眉山三次,很喜欢。其实峨眉山的风景不算最好,很能明显的感觉到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影响,但是峨眉山特别有灵气!里面的百岁老人特别多,还有那种丛生到死都飞在一起的蝴蝶,万年寺中还有那种会发出古琴声音的弹琴蛙,相传是这青蛙听唐代的一个和尚弹琴,就会发出这种声音了。这和尚还是李白的好友。这种青蛙就只有万年寺才有。还有佛光、云海,那种跑来捡花生的小松鼠,会扭瓶盖、拉书包链的猕猴,那小猕猴有次跑到我身上,抱着手感特别肉肉的,超Q弹的手感。从万年寺到清音阁那条路线走起来不累,很有隐居的感觉。真的觉得峨眉山就像一座被菩萨点化过的山,真希望以后老了能长住在那!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