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色朝酣[重生]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1章 祭祖(下)37

第21章 祭祖(下)37

玉照 2022-03-22

  此时天色将明未明,晨光暗淡,倘若仰头望去,西北角隐约还见星子闪烁。

  周遭空气滴水成冰,呵气成霜。也不知为何,这个冬日格外地漫长,所幸已初见春日青野的气息。

  敏心随同江氏到得不早也不晚。

  永泰侯与程夫人先她们一步抵达。永泰侯带了世子去内祠堂摆放灯烛香火,程夫人则领着儿女等在厢房。

  祠堂内,一片阒然无声,唯闻细雪簌簌飘落。

  江氏在内祠堂侧门,将怀里那用白布包好的乌漆灵位递给了宣墨,这才带了敏心去了西厢房。

  程夫人看见江氏,笑着朝她招了招手:“四弟妹快坐。”

  然后微微俯身温和地对敏心说:“好孩子,和你几个姐姐去东厢房玩会可好?伯母想和你娘说说话。”

  敏心乖巧地点点头。

  “蕙儿,带了你妹妹去罢。”

  程夫人身侧的少女得了程夫人授意,就站起来,朝江氏见了礼,转身牵了敏心,带了其他几个小孩儿沿着风廊向东厢房走去。

  门扇阖上的那一瞬间,敏心影影绰绰听见“东宫……”“太师……”几个字眼。

  “七妹妹在想些什么呢?”蕙心年方十三岁,是个耀如莲华的小姑娘,看敏心似有些走神,担心她怕生,便关切地问道。

  敏心转脸回来,对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没有回答。

  蕙心也只是随口一问,见她没说话,笑笑而已。一路小心看护弟妹,带他们进了厢房,吩咐丫鬟把各自小主儿常备的东西带来,又另叫了人取来热茶热糕点和时兴的玩具,自己怡然坐在一旁,看着几个小娃娃在窗下大坑上嬉笑玩耍。

  敏心一面闲闲摆弄着容心塞进她手里的白玉九连环,一面分神去听纤微朔风从微小缝隙中传递过来的声音:“太子妃……病重……”

  敏心愕然。

  她绞尽脑汁去回想,前世建业二十年时皇城朝堂中发生了何事,然而最后却沮丧地发现,她几乎什么也想不起来。仿佛她的记忆,只从十三岁那一年的冬日开始——母亲逝去,尚在少年的她,失却了这世上最后一个最亲密的血亲。

  她怔怔地呆坐在那里,忽然感到一阵目光凝视。

  敏心循着余光回望过去,看见观音奴淡然面容上,炯然明净的眼睛。

  “你在想什么?”他忽然开口问道,意有所指地看向对面,对面——是程夫人和江氏商谈所在。

  敏心蓦地被人道破所思,错愕惊骇至极,一时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那孩子见半晌等不到敏心的回答,默然转过头去答宬哥儿的话。

  敏心听得他平静毫无波澜起伏的语调,内里陡然生惧。他是何等敏锐!这小小孩童可爱伶俐外表下,究竟装着什么样的灵魂?

  思绪万千繁复纠葛,难以厘清。

  敏心暗自思量之际,有侍女叩门:“侯爷请诸位少爷小姐们准备停当,该行祝礼了。”

  程夫人和江氏相携进门,匆匆给各自儿女整肃衣冠,然后领着他们穿过一道长长抄手游廊,去到更深处的幽深庭堂。

  内祠堂院落广大静寂,除却永泰侯,男女依长幼次序分作两列。左侧男子之列队首是永泰侯世子徐徽宏,右侧女子队首是面容端宁的程夫人,太夫人因年岁已高,则另搬了太师椅坐于堂下。

  敏心牵着母亲的手站在队列中,身前是今早归府的二夫人赵氏并她两个双生女儿,身后是三房留在京中唯一的女儿媛心。

  媛心比敏心大了三岁,在家里排行第五,却因三房夫妇外任,又是庶出,嫡母不在家中,生母尚无资格进入祠堂,只能听从乳娘的安排,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敏心昂头,透过重重衣裾、累累身影看向轩敞空寂的正堂。

  重檐屋顶蹲了几座鸱吻好望,梁橼上以金粉填绘了瓜瓞连绵图案,从廊庑下望进去,依稀见得最深处粉壁挂满了整面的画像,其下重重案台,自上而下数层摆满了灵位,两边各一列的高脚长明鲸油灯,烛火星零摇曳,微弱但不易熄灭。

  永泰侯站在祭台前,神情肃穆,手执三束香点燃后依次插入香炉。

  堂下诸人听见他朗声道:“礼请徐氏祖先,广受香烟,前来享祭。”

  众人随引赞指示,跪地三叩头。

  而后永泰侯净手焚香,取来引赞奉上的酒樽,于堂前受爵、酹酒、祭酒,再跪地叩首。

  起身后通赞捧来祝文,永泰侯展卷诵读,众人静听。

  祝文极长,待他读完最后一句“伏惟尚飨”时,饶是以永泰侯几经沙场的强健体魄诵读下来,嗓音也几近沙哑。

  敏心听下来,祝文大抵是些告慰先祖、彰显功德之类的话,倒是平常。

  礼毕后,众人再次伏首三叩头。这祭祖之礼,便算完成了。

  永泰侯缓步退出正堂,放缓了神色道:“礼既已毕,春寒料峭,诸子侄可先回去,免得受了风寒。”

  三房爷们姑娘的乳娘就忙不迭地上前领了他们回去。

  二爷徐景复也道让二夫人带着孩子们先家去,他自己留下来给侯爷打个下手。

  二夫人向太夫人告了退,便款步姗姗地带了一儿二女走了。

  这偌大庭院,一时去了泰半孩童,顿时冷寂下来。

  太夫人率先起身,蹒跚向着后堂去了,到得门口,她示意杜嬷嬷取出一把黄铜钥匙,交给永泰侯道:“钥匙就在这了,开门吧。”

  经年锁住的后堂,甫一开门,呛人尘灰顿时腾起一片烟尘。

  二爷颇有些感慨:“自从侯爷远镇边疆,这里怕是有五六年不曾有人来过了。好在——”他顿了顿,又换了称呼,“大哥平安凯旋。”

  永泰侯眼里亦有笑意:“幸然不负陛下所托。”

  宣墨持了盏灯,带了一群小厮进去屋里搬了张长案出来置于檐下,他自己亲自抱了个匣子出来。

  敏心望见周围人的神色,便知这匣子里装的是徐氏永泰侯这一系嫡脉的族谱了。

  程夫人挽了袖子,亲自磨墨,二爷上前为他翻开族谱,永泰侯执笔蘸饱了浓墨,凝神闭气,用端正凛然字体循系写下这一辈新生子孙的谱名。

  永泰侯一面写,二爷一面轻声念出。

  从长房,即永泰侯夫妻,添得一子一女,幼女名安,幼子名宁,这便是徐徵安,徐徽宁;三房徐景行病逝,注上卒年日月并生前官爵,添得一女,落笔注名宛,即是徐徵宛。

  敏心听见自己大名依旧是前世的“徵宛”,倒是不意外,却只在心里想,“安宁”二字,应是大伯父大伯母对他们这对生得艰难的儿女最大的期望了吧。

  然而彩云易散明珠易碎,前世只有容心一人平平安安长大,此生情形皆有变,不知这个被叫做“宁”的孩子,会长成怎样的一个人。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