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力能扛鼎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0章600

第250章600

宣蓝田 2022-12-24

  那行走的步态,说话文绉绉的腔调,大约也是知骥楼出来的。

  提纯粗盐,铁锅是万万不能用的,铁锅几乎会和所有的材料起反应。坩埚准备了两样,从京城送来的石英锅,还有厚实的陶瓷锅。

  人手端了一锅盐水,站定了。领头的人约莫四十年纪,含笑道了声:“我几个愚笨,姑娘说得慢些,要是做错了什么,姑娘只管骂。”

  唐荼荼忙说不敢不敢。她捋了捋思路开讲。

  “这些市面上的盐,咱们给它个统称,叫粗盐。这些粗盐虽然看着干干净净,实则里边都有杂质,提纯需要一遍粗提,再一遍细提。”

  “诸位仔细看,盐粒里混着一些很小的棕色、绿色的粉末,那是泥沙和没筛捡干净的海藻,粗提就是要把所有不是白色的粉末弄出来。这些杂质不溶于水的,盐化了,它们化不了,能用最细密的绢布滤出来……”

  她讲得慢,几个文士没做过这事,神情专注又紧张,只觉得比坐号房里考试写卷子还小心。

  “多筛几次,筛干净泥沙,再晒干水,粗盐就成了细盐,但此时还不是极净盐,里边还有不少跟食盐同为白色的杂质。不同产地食盐的口味会有细微的差别,就是因为里头的杂质不同。”

  “这一遍的提纯,要先放毒重石,再放……”

  说半截,唐荼荼突然呆住了,手里的木勺一抖,差点砸进盐锅里。

  她近些日子天天写着反应式,琢磨步骤,自认理论上万无一失了。可事到临头唐荼荼才发现,她甚至没有一个可以搅合液体、让反应物充分溶解的工具。

  唐荼荼举着那把木勺,脑门上的汗都出来了。

  背尽所有方程式,坩埚都做出来了,居然没有搅拌棍!

  木头不行,铁不行,铜不行,玻璃不行,玻璃SiO2会与强碱缓慢反应,烧碱一放进去,会析出什么她不清楚,一锅盐水就白煮了。

  强碱不会与什么反应?

  ……

  “姑娘,怎么了?”

  唐荼荼木愣愣转了转眼珠子,摆摆手,示意他们各自散去,自己坐在锅炉面前想了半天,扒拉着那点化学知识。

  “年掌柜!可以帮我找几个银勺子吗?筷子也行,棍子也行,什么都行,只要有个长握柄……其实,金子是最好的,金饰只有王水才能溶解……哎,不论金银都能使,您看什么方便来什么吧,但一定得是纯金纯银。”

  金银惰性金属,银有亲硫性,在加热的浓硫酸里也会被氧化,差了一些。而黄金却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与单种的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金勺?金筷?”

  在场几个文士、十几个影卫、三十多仆役,闻言,全默不作声地掏口袋。

  那些影卫啊仆役啊各个穿得灰不溜秋,一副乡野农夫打扮,身上装的银票却比唐荼荼身上的草纸都多。

  叁鹰:“我这就去钱庄兑金子,找个匠作铺都能打,姑娘要打成筷勺的样子吗?”

  唐荼荼探头看了一眼他们银票的面值,一咬牙。

  “打金杵!要三根指头那么粗的金棍子。要是真能成,咱们不用砂锅制盐水了,直接上大瓮……咳,劳你们破费了……”

  最后一句,她说得尴尬至极。十两银一两金,汉唐以后,中原的黄金储备就越来越少了,官府制的金锭用的都不是足金,芯里不知填的什么,一烧份量会少。

  她所有家当扔火里,也烧不出两块金砖。

  这下,年掌柜跟着一伙人一块笑了:“姑娘放心花,殿下不缺金子。”

  唐荼荼窘窘地目送几人走远,坐回炉火旁,看着砂锅等锅里的水煮干。

  杜仲看了她一下午,从刚来坐到天黑,没挪过地方。

  眼下终于开口说了话。

  “我自小识字,师父没空手把手教我,他不藏私,把书斋的钥匙配了一把给我。别人自幼念三百千,念孔孟,我都没念过,我读着医书长大的。”

  眼前的几锅汤冒着沸热的气泡,唐荼荼知道杜仲有心事,但她自己疲惫得没力气拢出个表情了,往后挪了挪椅子,与杜仲并排坐下。

  杜仲又道:“写书的老先生从医四十余载,记载了医案三千余目,治好了的、治不好的、治死了的,他兼收并蓄,全写进书里。过几年,回过头来翻阅医案,常常懊恨当时该如何如何。”

  “他曾说——反复琢磨,不得生理盐水,为此生第一憾事。”

  “我以前,一直以为那是海里的一种灵丹妙药,是一味引子,味咸,微苦,与千百药材都能配伍,可治百病。从没想过,它竟真的是盐。”

  “这……生理盐水,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他声调平平,尾音连个扬声也无,摆明了认定唐荼荼真的知道。

  唐荼荼肩膀塌下来,被火烘得眼睛干涩,往后仰了仰,身后的圈椅牢牢实实地抱住她。

  “我想想怎么说。”

  说起医,她是彻头彻尾的外行。

  在后世,自己照顾自己的那些年,她也不过是凑凑巴巴能分清冷感冒和热感冒该吃什么药,可放到此时此地,没人比她更内行了。

  唐荼荼字斟句酌,尽量描述得简单,不至于拿自己的一知半解误导杜仲,叫他先入为主,限制了这个大医学家未来的无限可能。

  “人的身体里七成是水,血液、供养脏器的组织液、脑袋里的液体,甚至于喉咙吞咽食物,也要靠喉管里液体的浮滑作用。这些各种形态的水供养着一个人的生存,健康的人,运动会消耗水分,吃喝能补充水分。”

  “人轻度缺水时,嗓子会干涩,咽不下干粮,少尿;再严重一点,可能会流鼻血,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肌肉痉挛;而重度缺水,也叫脱水,血压不稳,人会昏迷,直到脏器衰竭。”

  杜仲全神贯注听着,脸上是很少露出来的凝重。

  唐荼荼:“但是有另一种极端情况,当人得了重病或是受了伤,短时间内会大量失血失液,到一个极低极危的水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痢疾,常常变成大疫,为什么拉肚子会死人?死去的人都是什么样?”

  唐荼荼把当年急救课上印象最深的例子拿出来讲。

  杜仲连医经都能一字不漏背下来,竟被她问得有些拿捏不准了。

  “因……沾染疫毒,肠中气机壅阻,腐浊相互搏结,痢赤白脓,二便不爽,致实邪内闭,元气外脱。死者唇干脸燥,都是枯竭之相。”

  “嗐,我听不懂你说的。”唐荼荼文盲得十分坦荡:“其实最大的死因不是肠炎,而是拉肚子拉脱水了,急性腹泻最关键的治疗措施就是补水。”

  杜仲瞳孔大了,失声问:“死于缺水?”

  “不是这么简单。”唐荼荼又摇摇头。

  “我们以为的那些病入膏肓的、病死痛死的人,有许多是因为水米不进,强行灌进去的粥水他们也消化不了,大量失水,没有糖分,没有能量,身体没有得到供养,喝下去的汤药还没来得及见效,病人就已经衰竭而死了。”

  “这个时候的病人哪怕口嚼人参、生吃雪莲,都未必能有一杯糖盐水来得管用,喝进去也好,靠输液输进去也罢,都叫补液——补进去的糖盐水,可以直接供给全身能量,维持住病人身体机能,吊住命等汤药见效,匀出充足的治疗时间。”

  “葡萄糖是另一种东西,恰巧,我也知道怎么做。”

  杜仲眼里爆出惊人的光:“这两样东西,与千百药材都相须?全无忌讳?”

  唐荼荼:“应该……是这样。就算有禁忌,也一只手数得清。”

  杜仲瞠着双眼坐在椅上,在满室热腾腾的蒸汽中几乎要落下泪来,仿佛古今天下所有开门立派、著书立说的大医,一半在他耳中喜极而泣,背着“大医至精至诚,惟是惟新”。

  另一半面沉如水,几十条臂膀拽扯着他,叫他慎思慎行。

  男娃娃哭鼻子不好看,唐荼荼扭回脸不看他,她顾虑的是另一重。

  氯化钡、碳酸钠、盐酸硫酸……

  仅仅是制备生理盐水,就离不开三酸两碱,离不开水源和燃炉,也注定会造成严重的水气污染。唐荼荼甚至不知道怎么中和稀释,减轻污染。

  后世只生态环境一个学科,下头分门别目也有几十个专业,全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都在为了环保焦虑。

  她稀里糊涂全无头绪,却又有千百捉不住的思绪往外冒。

  如果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真的能造出来,这才该是古今医学交汇的里程碑,不只是清洗外伤、补充能量,急救、手术、输液……

  仅仅是一盐一糖,便能把数以百万计奔着阎王殿走的重病患者,往回扯一小步。

  百万生命面前,污染合该是必由之路。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