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国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正文 第十六章 因地用天 (上)(1/3)

第十六章 因地用天 (上)(1/3)

龙不隐鳞 2023-01-10

 沂王闻言,眼前一亮,当即起身,深施一礼,道:“请问先生有何良策教我?如能相助沂国摆脱此山穷水尽之困境,善莫大焉,本王与此间百姓将永世不忘先生之恩德!”

 “那言某就当仁不让,暂且言之,不到之处,恳请沂王包涵!”言毕,亦是起身,还施一礼,然后正襟危坐,道:

 “请问沂王,一国欲繁荣兴旺,什么最重要?”

 沂王道:“人杰,譬如先生这样的安邦定国之才。”

 “惭愧,沂王谬赞了!但在言某看来,此言未必完全正确。”

 “哦,敬请先生指教!”

 “人才也好,人杰也罢,二者皆出于人!一国若人丁兴旺,自然也就不乏人杰。一国若人丁兴旺,方能种植农桑、稻谷,以给足衣食;一国若人丁兴旺,方能有铁匠、石匠等打制利器与铁具,修缮城郭与民居;一国若人丁兴旺,方能有智者传授知识,教化于民。总之,一国若想发达兴旺,没有足够人口,纯属痴人说梦!所以,言某以为,积聚人气,方为强国之要务!”

 沂王道:“没见到先生之前,本王始知治国之艰,实在是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理起。适才,听先生一席话,顿有茅塞顿开之感,但有两处不明,尚请先生指点迷津!”

 “沂王但讲无妨。”

 “先生在来的路上,想必已经看到,久旱之后,百姓纷纷背井离乡,拥挤于道,此刻国内已没剩下多少人口。当下,沂国一穷二白,亦无力劝他们返乡谋生。请问先生,如何才能聚集人气?”

 “沂王不是已经在谋划了吗?”

 “适才只是谋划借粮,不是还遭到先生反对了吗?”

 “言某反对的是,仅寄希望于他人供养的依赖借粮;而不是反对长远宏图之下,作为权宜之计的暂时借粮!”

 “先生之意是?”

 “粮可以借,但将来必须要还。但如何还,就须事先谋划出一个自兴之道!”

 “先生,这个自兴之道又是何意?”

 “自己种粮啊!”

 “这正是本王昼思夜想却又不得其解之处,还请先生快些教我。”沂王急得连连起身。

 “沂王莫急,且听言某将想法慢慢道来。沂国之西南,与淮国之间,有两个县城,分别名唤会虑、须昌,皆靠近淮水,均为富足的鱼米之乡!”

 沂王闻言,恍若大悟,登时喜形于色道:

 “对呀!当初太子曾许诺给我增补两个富裕县。沂国版图之内若能增有会虑、须昌二县,则举国衣食皆不用愁了。先生高明,真是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啊!”

 “此议虽妥,但即便太子同意,到真正交付沂国,尚需相当一段时日,不知沂王是否尚有足够余粮熬过这段艰难时光?”

 “这个倒是无妨,本王适才已经派国相谢滟前往淮国借粮了!”

 “假如淮王不愿借,又当如何?”

 “那本王只有向济王开口了!”

 “在言某看来,那谢滟根本就不可能从淮王处借得粮食,建议沂王早图对策,不如提前考虑济王!”

 “先生何以知晓?”

 “到时候沂王就明白了。”

 “本王还有一事,也想请教先生。”

 “沂王有何吩咐,请讲当面?”

 “沂地素以贫瘠著称,即便积聚大量人气,却无相应的大量土地可耕,届时岂不是依旧难以摆脱口多粮少的困境?”

 “问得好!此即为言某适才所说的长远宏图。由于百姓外逃,大量土地荒芜。当下,沂国的实际现状是地多人少。假如,会虑、须昌二县能顺利划归沂国,则解决的不仅仅是一国的粮食给养问题,而且还可以将二县境内的淮水,引入沂国,灌溉农田,让大量荒废之地,重新变成肥壤沃土。有了击壤鼓腹之道,沂王还担心那些背井离乡的百姓不去而复返吗?”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