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灯会21

第9章 灯会21

寡人的包子铺 2023-03-11

  归根结底都是“祭灶神”。民间传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即每年的腊月廿三、廿四,灶王爷都要回归天庭,上禀各家各户的善行恶行。

  于是,小年这天,大家会在灶台前摆上十几碗灶糖、灶饼、糯米糍粑、荸荠、福桔等零嘴,再摆上一排小小的塑料酒杯,斟满红酒,两侧点上两根红蜡烛,一旁再靠着一根绑了红纸的长甘蔗。

  一家人点香叩拜后,放条鞭炮,撕了旧的灶神画像扔进炉子里和黄表纸一起烧了,最后再贴上新“灶神”,有辞旧迎新、迎祥纳福之意。

  灶糖、灶饼种类繁多,有老鼠囝、金钱饼、灶公饼、灶嬷饼、麻生等,大多是福平省的特色美食。

  相比于大年三十,小孩们往往更期待这天。他们不约同地守在家里,生怕零食被兄弟姐妹偷吃了去,等到晚上祭灶神一结束,就火急火燎地揣走了自己的那份,冲出家去玩了。

  跛子家烧纸钱的炉子高大厚重,有一人高,外层布满了铁锈,是高太奶奶时期传下来的。炉子半封闭式,上边盖着锥形的“帽子”,中间带了四扇可以伸缩的“窗子”。帽子可以打揭开,供卖掉纸钱灰时倾倒用,窗子则是用作投放纸钱。

  一家人都围在炉子前烧纸钱,早一月前郑玉兰就把纸钱折成了经典的元宝状,方便焚烧,寓意又好。

  烟气熏,炉子就放在了屋外烧。

  宝珠正好站在了风口处,被搀着灰的烟扑了满头满脸,眯着眼把一个又一个元宝精准地丢了进去,豁牙露齿地念念有词:“灶神爷爷,汝不要怕粘牙,我把零食都吃光光,汝就不会粘牙了。”

  郑玉兰瞪了她一眼:“门牙都吃掉了还想着吃,人家六岁换牙,你倒好,四岁不到门牙就霍霍没了,我看你也不用等老了,等过些年牙齿都掉光了,我给你煮糊糊吃。”

  宝珠捂住了嘴,从牙齿缝里漏出了句:“不七糊糊。”

  跛子笑着将宝珠抱离了风口,自己坐到了宝珠的位置上,口中絮絮念叨着“童言无忌”、“灶神莫怪”的话。

  “祭灶神”的贡品有讲究。甘蔗头必须要完好无缺,有“节节高”和“金榜题名”之寄意。灶糖、灶饼则有个有趣的故事,这些都是由麦芽糖制作,祭此类品意在黏严实灶公的牙,使他说不了话,善行说不出口是一回事,但确是告不成状了。

  宝珠脖子上挂着的长命锁叮铃铛铛地响,一家人在这伴音中有说有笑的。

  婴儿时期,长命锁常戴在宝珠身上,但自打宝珠会跑了,郑玉兰就将长命锁藏起来了,怕小孩闹腾弄丢了,只春节、端午、游神等重大节日才会给重新戴上。

  这天热闹,领完零嘴后小丽也出门了。

  跛子用关上了炉子的三个“窗”,剩下一个“窗”里插上了一根粗木棍,用来撑着厚厚一叠还未焚化的纸,空气挤进去后,黄纸能燃烧得更充分,又不至于被搅碎了去。因为搅碎的灰不如完整烧出的灰卖的钱多。

  等到三个孩子都跑没影了,跛子拉着郑玉兰进了屋。上了栓后,他从上衣内缝袋中掏出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小盒子里是一条银项链:“玉兰,送你的新年礼物。”

  项链做工很繁复,一看就是当下流行的新款。

  跛子替郑玉兰戴上,郑玉兰心里乐,却故作娇嗔道:“买了辆自行车都花了不少钱,给孩子们添件新衣就算了,还给我买啥礼物啊?我又不是小孩,这不纯粹浪费钱吗?”

  跛子由衷夸道:“不浪费,你戴着这项链好看,一点都不浪费,真好看。”

  借着铜镜看去,镜中的女子朱唇粉面,虽然荆钗布衣,但委实难掩风华,脸颊酡红,闪亮的银项链更是衬得她绝美无双。

  郑玉兰不懂这些浮华的辞藻,只是很久没有仔细地审视过自己了,也不由得被自己的美貌折服。

  这一胎不折腾,六个月了肚子也才微微隆起,平日里郑玉兰都穿宽松的衣服,不仔细看的话甚至难以发现她已经怀孕了。身上也没浮肿,生了好几胎的皮肤依旧如青葱少女般吹弹可破。

  嫁给跛子的这些年,郑玉兰多少有点自怜自哀,但此刻,这些委屈被尽数冲散,烛光暖暖,夫妻俩少不得又耳鬓厮磨一番。

  今年的冬天不仅冷得早,而且冻得很。大家伙早早地便将家里最厚实的棉袄给穿上了,可刺骨的寒风还是可劲往袖子衣领口钻。

  干活时还能把棉袄脱下,一旦闲下来,那可真是被冻得瑟瑟发抖。村口聊天扯皮的人也少了,剩下的凑成一圈,活像一窝被圈养的鹌鹑。

  孩子们疯起来也不怕冷的,于是,这年过的依旧热闹。

  正月十五是个好日子,相传释迦牟尼每年今日都会下凡斩妖除魔。数千年来,古时期的出家人,皆会于此日齐聚于寺庙,届时会举办“辩禅”等活动,待得夜深人静时,再供上花灯。后来,这习俗影响至信众,再传播甚远,元宵节办灯会的习俗也由此而来。

  信众多会去寺庙里供上一盏或几盏长明灯,可给死去的至亲寄托思念,也可为在世的亲人祈福。晚间,长明灯由住持统一点燃,燃灯24小时,再由专职负责人护灯。

  每年的正月十五,成为寺庙最热闹的时节。尤其远赴盛名的金灯寺,来自各地的信徒都在这日齐聚此处,想为家里人供上几盏长明灯。甚至有不少外省信徒,千里迢迢赶赴此地祈福。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