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愿琢月华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4章 双璧140

第74章 双璧140

叶上舟 2023-04-03

  “太子妃为何要关注郑大人?”

  梅染表面上漫不经心地问道,实则脑中在飞速思索,如何才能使张素瑛信任于她。

  张素瑛作不经意状,轻挑了挑眉,道,

  “郑书巽是个颇为圆滑之人,他如今谁也不得罪,也谁都不站队。哦,或者说,他只忠于陛下。”

  “若他只忠于陛下,为何洞烛堂却偏要查他呢?”

  梅染顺着她的话随口问出此言,心中却百转千回。

  若他忠于陛下,洞烛堂也忠于陛下,为何洞烛堂要动他?

  若他忠于太子,张素瑛为何还会在此犹豫?

  而据她平日代为整理的奏折所知,郑书巽曾参过姜氏门生,虽不是什么大事,但若是与姜氏齐心,这件事情便如一只蜉蝣,自该隐匿于天地间。

  这桩桩件件,悉数指向一种可能,令她有些心惊。

  洞烛堂并非真正忠于陛下,而是在替姜氏行事,所以才会调查郑书巽。

  那目的是什么呢?

  是找到把柄,威胁郑书巽为己所用,还是杀了他,削弱陛下势力?

  她不得而知。

  张素瑛话语间也带着些许不解,

  “所以我才想知,陛下究竟是什么心思。若郑大人当真受困于洞烛堂,此时出手相帮,他为人再圆滑,日后也会念着此事之恩,对东宫感激三分,不是吗?”

  她收敛眉目道,

  “太子妃果然思虑周全。”

  张素瑛深深望她一眼,并未再言。

  待梅染走后,她站在门外若有所思,亲自目送她离去后,同一旁立着的内侍吩咐道,

  “帮我盯紧她的动向,此外,嘱咐你兄长,盯紧那晚与她一起的太医署太医。”

  “是。”

  梅染一如往常在养心殿侍候姜梧笔墨,只是今日思忖着如何将消息带给公主,便有些心不在焉。

  姜梧早已见她有些恍惚,盯她许久,她却未曾留意,终是开口道,

  “小染。”

  梅染猛一回神,见姜梧神色,忙跪下叩首,

  “奴婢出神,侍候不周,还望陛下恕罪。”

  姜梧轻叹道,

  “你自那日起,便心神不宁,朕还是有几分识人之能,怎会不知你为人?那日朕将你们二人支开,便是容你们去想法子,如今便是想出来个如此局面?”

  梅染垂首道,

  “太子殿下是个好人。”

  姜梧瞪她一眼,嗔怪道,

  “晟儿的性情,朕自是放心,可太子妃为何借机邀你入东宫,朕又不蠢。”

  “那陛下竟还放心将奴婢留于养心殿中。”

  梅染小声道。

  “朕信得过你,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对朕说,你会有分寸。”

  她被姜梧之语感染,有几分犹豫,四下打量一番。

  “此处是养心殿。”

  姜梧的话掷地有声,似是给她注了一剂强心药。

  于是她抬起头来,缓缓开口,

  “洞烛堂在查郑书巽郑大人。”

  姜梧轻笑一声,

  “朕知道。郑书巽那老狐狸滑头得很,他若是能落人手中什么把柄,倒也算是朕高看他了。”

  “您......您知道?”

  梅染语气中略带震惊。

  “朝堂中有何事能瞒过朕的双目呢?”

  姜梧静静望着跪于地上的她。

  “那陛下所言......”

  “你与月儿。”

  她柔声道,

  “那日宫人俱传你二人在瑶华殿中争执,应是做戏吧?她那般喜欢你,不会对你恶语相向。”

  她眼眶莫名有些湿润,并未否认,只是道,

  “陛下,公主她确实不是那种人,只是之中缘由,还请您莫要再问。只今日关于郑大人之事,还请您借李尚仪之口嘱托公主,他与公主曾同往西北赈灾,也算有些交情,如今奴婢不便见她,若公主知晓奴婢早知此事,却不与她知会,定会更怨奴婢几分。”

  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实则并非是忧郑大人之事公主不知,而是想透露给她一事——

  她既能够知晓,以云怀月的聪慧,定知是张素瑛决意插手此事,她所求的,不是只让郑大人无恙,而是不能让张素瑛一人占尽功劳。

  只是这于她而言,却是一个死局。

  一旦公主从任何途径知晓东宫欲插手此事,反而抢了东宫之功,那么张素瑛必会责难于她。

  她心中有些忐忑,后果会如何,其实她也不知。

  她能做的,便是相信云怀月。

  李令颐在书院将话转告云怀月时,她正理着向周慎所求来的誊写那七人之过的卷宗,闻言后,却略觉不妥。

  “若说张素瑛直接告知她此事,反倒更像是个圈套。”

  “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凝眉道,

  “容我想想,定会有一个万全之策。”

  她那挂着石锁的木盒中,早已收到此条消息,而洞烛堂之所以还未向郑书巽下手,应确如陛下所言,他处事圆滑,并无任何把柄落于人手。

  她瞧着手中反复查阅过却毫无漏洞的卷宗,想到了她设的那道石锁。

  她是否也被思绪桎梏了呢?

  若是脱离一惯的想法,心狠手辣之人该如何行事呢?

  她平生遇到过最心狠之人,当是瀛州的袁照罢。

  思及至此,她望着手中证据确凿的卷宗,想到了一个可能——

  当他们下定决心对人动手,却难寻破绽之时,为何不可编造伪证呢?

  正如当日的王勉。

  她突然起身,欲去寻郑大人,与他通晓此事,复而坐了回来。

  此举太过招风。

  若她去告知郑大人,无异将身在暗处的自己暴露于阳光之下,不仅置身于姜氏的对立面,反而会让张素瑛更为警觉。

  李令颐瞧着她反复的举动,问道,

  “你想到了什么?”

  “老师,你说当人欲行一事,却又不愿留名,该如何是好?”

  “这有何难,留旁人姓名不就得了。”

  对!为何不留旁人姓名呢?

  若与东宫联手,行东宫之名,不就仍不会暴露自己吗?且她本就是太子亲妹,如此行事颇合情理——

  只因即便如今姜梧身在帝位,世人大多仍觉得,女子不会有多大野心。

  她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如此,连梅姐姐所忧之事,也可迎刃而解了。

  张素瑛始终担忧她与梅染,不过是因为自己先前对她行事颇为介怀,如今若自己主动表态支持东宫,她定不会再疑心梅姐姐,反而会觉得,当初迫她入东宫,更是个无比明确的决定。

  既拉拢了梅染,又拉拢了她。

  她思及至此,再次突然起身,匆匆道别,

  “老师,今日先行一步!”

  李令颐莫名其妙望着她,

  “哎……这孩子。”

  她向东宫行去,路上斟酌着该如何措辞。

  她不应当直接去找张素瑛,而应该去说服她的兄长,比起她那位皇嫂,她这位兄长对她的信任可要多得多。

  只是若经此一事,恐再与东宫难脱关系。

  她思虑一路,终站至东宫殿前,内侍行礼道,

  “参见昭凰公主。”

  “通报太子哥哥,本宫有事见他。”

  她随着宫人来到太子墨室中,见他如往常一般临摹书法,心中不禁感叹,他这样的人,就该闲云野鹤,寄情山水,而非囿于宫闱,郁郁不得志。

  这太子之位,于他而言,当真是一道枷锁。

  “月儿,难得你来寻我。”

  太子哥哥似乎心情很好,抬眼笑道。

  她还未接话,却听见一道熟悉声音传来,来人正是梅染,梅染见她时,竟也愣了片刻。

  “殿下,奴婢替您取了些水果。”

  而后梅染装作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行礼道,

  “公主金安。”

  刹那间,云怀月捕捉到她略带警告的眼神,她再细细看去,却只见她神色如常。

  她只得挤出笑容,故作勉强,

  “这些时日不见,良娣竟如此得太子哥哥宠爱。”

  云怀晟作和事佬,

  “从前你二人关系甚好,如今这是怎么了?”

  二人皆未再言语,梅染将果盘放下,行了一礼,

  “既然殿下有要事相商,奴婢告退。”

  待梅染走后,她主动开口道,

  “太子哥哥,近日洞烛堂行事颇为张扬,你可知晓?”

  “是吗?”

  云怀晟有些疑惑,

  “洞烛堂一向依律行事,妹妹怕是因最近朝中风声鹤唳,多虑了吧。”

  “可兄长是否想过,为何朝中风声鹤唳?”

  她心下一沉,声音有些急切。

  太子哥哥如今究竟是在她面前装傻,还是当真不知此事。

  “朝中太平了这么些年,有些臣子难免生了些旁的心思,官员更迭乃是寻常之事,月儿,你也该司空见惯了。”

  云怀晟虽话中如此,但望着她的神情不似全然不知,而更像是在担忧她,劝她莫再插手。

  可惜她早已明白,生在皇室,注定难以抽身。

  罢了,她今日来此,想必不消多时,张素瑛便会得知吧?

  她沉声道,

  “既然太子哥哥如此说,那妹妹便告退了。”

  “公主。”

  她刚出墨室,还未行出东宫,便听见张素瑛的呼唤。

  她想到她会来,却不曾想她来得如此快。

  她止住脚步,徐徐转身,即刻明白梅染为何在墨室中仍要与她做戏,也明白为何云怀晟劝她莫要插手此事。

  因为整个东宫,已悉数掌控在眼前这个女子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难逃出她的双目。

  张素瑛笑起一双浅浅梨涡,主动发起了邀请,

  “妾早就劝过公主,你与太子,实乃骨肉至亲,公主竟今日才想明白。”

  她笑得分外清甜,

  “所以,要联手吗?太子即位,才是正统。只有云氏稳坐江山,才能保公主一生富贵荣华,不是吗?”

  她向云怀月走近几分,二人对立,身影借着落日映在湖中,宛若一双璧玉。

  云怀月亦扬起一抹笑容,

  “是啊,皇嫂,从前本宫与你生了些龃龉,如今本宫想明白了,皇氏血脉,才为正统。”

  夕阳映着二人衣袍,流光溢彩,显得瑰丽陆离,口出相同之语,却心怀各异。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