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7章 挟恩201

第77章 挟恩201

三百荔枝 2023-04-24

  宝因浅浅笑着,那药管不管用倒是不知,只是昨夜做了两次颇费精力的体力活,两人最后都汗津津的,浑身顿觉疲乏,怎么还能睡不着,想起男子的话,她又吩咐玉藻日后不必再煎熬这药,以后都不吃了。

  毕竟已有了新的药方。

  玉藻虽不知为何,但还是应了下来,随后走去东壁,拿好女子换下的衣物,便出去了。

  ...

  吃过早食,原先还有些吵闹的院子渐渐安静了下来。

  忙完的侍女婆子都去各处了。

  唯独一人。

  听着廊下的唉声叹气,正在算月例数目的宝因搁置下木筹,起身下榻拢好鞋履,而后走到门口,低垂着眼眸,瞧着坐在胡床上的那人,似笑非笑道:“可是热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这个主子打杀了你。”

  今日起来,这丫头从早到晚叹气叹个不停。

  说话间,玉藻又叹了口气:“热倒是不热,只是心中忍不住的烦躁,像是有只蚂蚱在里头蹦来蹦去。”

  紧着,出现第三人的声音。

  主仆齐看去。

  “是该蹦跶的。”妇人进了垂花门后,脚下十分爽快的走过抄手游廊,语气只差一把火便能点燃,“没两日府里就真要来只蚂蚱了。”

  忽来外人,宝因收起与侍女玩闹的心,以为是那两个妾室干了什么,凝了神色:“叔母这是怎么了,可是谁惹你不快了。”

  到了女子面前,王氏流出严阵以待的神色:“听说二房明日就要到了?”

  瞧见妇人如此气愤的模样,宝因便知此事有秘辛,她不动神色的瞥了眼旁边,又对妇人笑道:“让叔母在屋外站着,我成什么人了?进屋坐着说也不迟。”

  王氏也明白,这等事情不好被底下的人听去,抬脚跟着入内。

  帘子刚落下,妇人就握着女子的手,慌忙询问:“宝姐儿,你快告诉我是不是,我昨晚从你叔父口中知道后,这颗心就一直跳个不停,再不来问问你,便只差没了。”

  “上月来信说是四月中下旬便能进建邺城,大概就在这一两日了。”宝因点头,“具体日子还不知,只说快到时,会提前差人入建邺,来府上告知一声,也好早做准备。”

  月初开始,东府那边的院子就已经开始收拾起来了,前天刚收拾好。

  “他们二房是什么高官贵女,还来要求你们早做准备?”王氏一听,心中更加不畅快,冷嗤一声,“不用说便是那杨氏的主意。”

  杨氏是林益的正室,出身陇东杨氏。

  想必是妯娌间的争执。

  宝因笑了笑,自不好开口说什么,扶着妇人去坐下。

  王氏来这儿本就是为疏解郁结,这些话不好与别人说,只能与自家人说说,当下也不管旁人搭话不搭话,嘴里像是海鱼吐泡似的,臀股刚沾榻,便滔滔不绝的说着:“她那张嘴可厉害得很,可不管你好受不好受,也不管什么利害,只管自个儿舒坦,只怕等她回来,府里又要天翻地覆,宝姐儿你也受不了,当年你舅氏病逝,她闹得还不够?绥哥儿...”

  说到一半,妇人便止住了话头,眼珠子瞧着外头不动,又给宝因使了个眼色。

  随后,只听到院里的侍女话里带着殷勤的笑:“铆二奶奶来了,我们大奶奶在屋里呢,三太太也在,正在里头说着话,您来的正好。”

  没一会儿,幕帘被挑起。

  女子进来了。

  袁慈航端着闺秀的恬静模样,万福道:“二爷找绥大爷去了,我便来找嫂嫂说说话。”

  宝因一听,径直开口:“爷回来了?”

  今日竟如此早。

  王氏听了,直笑起来。

  宝因后知后觉的红了脸。

  “二爷在门口等着,应是有急事。”袁慈航也跟着笑不露齿,先是摇头,后又带着道,“我说让二爷先回院子里去,他还不愿。”

  王氏这下再也憋不住嘴了,又怕新妇害羞,婉转揶揄道:“真是蜜里调了油。”

  袁二太太本就是才女,未出嫁时就爱写些诗,与丈夫袁游便是因诗结缘,袁慈航自小受到熏陶,素日便爱看些诗词歌赋,作诗,或与林卫铆讨论那些碑刻文章,两人倒也相配,兴趣相投。

  听明白妇人的话后,袁慈航立马不好意思的垂下头来。

  宝因看见新妇的娇羞模样,不由帮着说起话来,只是嘴上虽打抱不平,笑容却不减:“偏叔母这张嘴最爱打趣人。”

  “我说得都是实话,怎么便成打趣人了。”王氏边说边大笑道,“航姐儿你来评评这个理。”

  被点到的袁慈航愣了愣,随即很快便适应这种氛围,弯着嘴角,悄悄站了队:“我觉得嫂嫂说得对。”

  这一月来,她也已经摸清这位三叔母的性情。

  与晚辈一言一语的玩笑着,王氏倒也忘记了原先二房带给自己的不痛快。

  -

  林业绥从尚书省下值后,直接登车回了长乐巷。

  刚下车,便见有人拱手迎上来。

  “兄长。”

  林卫铆身在著作局,为著作郎,虽如今修史的是中书省领下的太史监,但著作郎亦有兼修国史之职,每旬需去太史监三日,而各郡县每隔十日都需将发生的大事、重大政令的调整及军事战役送进建邺城太史监,或天降异象,或民不聊生,或发生动乱,皆不准延误欺瞒。

  他想起今日刚送来的文书,待走到府内幽静少人处,立马便开口:“巴、蜀、广汉三郡所驻军队频繁有调动,那边专责修史呈报的小吏在文书上所记的是正常调练。”

  林业绥停下脚步,回头看他:“调动多少人。”

  “调动次数虽频繁,可每次只调动千余人。”林卫铆大概估计了番,“如此下来,到今日所呈的文书,已约有一两万人。”

  闻言,林业绥的吐吸也跟着慢下,语气重了几分:“每次调动都间隔多久。”

  林卫铆说着说着,脸上便起了忧色:“先前是一月,最近两次前后只相隔三五日,便又开始重新调动。”

  在隋郡随过军的林业绥深知军队规制。

  他手上青筋渐起。

  这分明便是在擅自调动军队。

  正常调练?为防止各地守军私下勾结,形成对中央朝廷不利的局面,任何调练都只允许在本郡县范围内进行。

  林卫铆虽少接触这类政事,却也深知其中利害,这才先来告知身为尚书仆射的兄长,求个主意:“可要上报?”

  林业绥静默不语。

  巴、蜀、广汉三郡位处西南,多高山险峻,常有叛军流窜于此,据守反朝廷,九年前隋郡的那场战役,便有小股敌军不知所踪,因人数巨大,清算起来耗费时间,待发现时,早已晚了,听说一路去了西南。

  他屈指,心中已有打算。

  “装作不知便是。”

  若抓住这次时机,棋局或能重新活起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